两年狂砸上千亿,广东三兄弟拼第三个IPO

两年狂砸上千亿,广东三兄弟拼第三个IPO
2023年03月20日 19:30 铅笔道pencilnews

如欣旺达不能杀入第一梯队,势必无法摆脱第二梯队内一众同行的纠缠,其庞大的转型计划和融投资工程,价值将大打折扣。

作者丨杨锐 吾人

资金饥渴的欣旺达又有新动作。

不久前,市场消息称,欣旺达旗下的电池子公司拟IPO募资40亿。

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欣旺达旗下电动汽车电池公司正考虑在上海科创板进行IPO之前筹集至多人民币40亿元的新资金,并寻求在本轮融资中获得超过人民币300亿元的估值。

据称,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正在与一家顾问公司合作,并已与潜在投资者取得联系,最早可能在6月份提交IPO申请。不过,知情人士同时也指出,有关方面正在进行商议,估值、融资规模和IPO时间节点等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而在此前,去年8月,欣旺达汽车电池曾宣布完成80亿元融资,博华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领投。而在2022年2月,欣旺达汽车电池刚刚完成24.3亿元的融资,共计19家投资方参与。在这轮融资中,可以看到一众车企的身影,包括理想汽车、蔚来资本、小鹏汽车、上汽投资、广汽资本、东风交银等。

值得一提的是,欣旺达汽车电池的母公司,起家于手机电池的欣旺达2011年已在创业板上市。

目前,作为2022年全球排名第九位的二线动力电池企业,欣旺达不断加大产能扩张步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至今,欣旺达已宣布投建多个产能扩张项目,累计投资已上千亿元。

产能扩张之下,欣旺达对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最新消息显示,3月9日欣旺达再次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48亿元。据统计,在过去5年欣旺达已经通过定向增发和可转债进行了3次募资,合计募资额超75亿元。

-01 -

“电池大王”王氏兄弟的第三个IPO?

成立于1997年的欣旺达,起家于为多家香港移动通讯公司做替换电池。实控人为广东茂名人王明旺、王威以及王宇兄弟,三人合计持有公司27.61%的股份。

在上世纪九十代末,欣旺达切入电池OEM领域,开始为包括海尔、中兴、波导等手机厂商提供电池代工。2003年,欣旺达销售额首次突破一亿元,同年进入联想和ATL(宁德时代拆分前母公司)供应链。其后,又通过与ATL合作进入苹果供应链,后来,又逐步打入华为、OPPO、小米、联想等主流手机品牌的供应链。2011-2015年,欣旺达抓住智能手机行业红利期成长为锂电池龙头。

2011年,欣旺达在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营收仅10亿元,且在当时iPhone3和iPod电池的供应中,欣旺达占比高达20%。

之后,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热度趋于平缓,欣旺达维在持锂电池业务的同时,也逐渐布局毛利较高的消费电芯行业。另一方面,公司早在2008年就开始布局电动汽车电池业务,于2016年进入储能领域。

如今,欣旺达的智能手机电池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约占30%的市场份额。同时,欣旺达的业务已扩展至六大板块,即3C消费电池、智能硬件、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及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实验室检测服务。

目前,欣旺达旗下的欣旺达电子等4家公司主营电池模组相关产品,惠州锂威主营锂电池电芯,而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等3家公司主营动力电池相关业务,综合能源主营储能电池及设备相关业务。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汽车动力电池板块。

依靠动力电池行业带来的高景气,欣旺达一路水涨船高,并于2022年11月14日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募集资金约为4.4 亿美元。

如果欣旺达汽车电池公司成功分拆上市,将是王氏兄弟的第三个IPO。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为新能源行业提供电芯、模组、BMS、PACK的具有竞争力、场景化的动力及储能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以电池系统为核心,上游延伸到矿产原材料、电芯正、负极材料等关键环节,下游延伸至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产业,公司分别在广东深圳光明及广东惠州设立两大研发中心,并布局了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枣庄、四川什邡、湖北宜昌、浙江义乌七大生产基地。公司坚持“混动、纯电、储能”协同发展的策略,产品以方形铝壳为主,涵盖三元、磷酸铁锂等多种材料体系。

2020年底公司创新性的推出“不起火”的安全型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建立起产品安全竞争优势。2022年9月发布SFC480超级快充动力电池产品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电动车消费者购车时的里程、充电、安全、保值等关键痛点。目前公司已与雷诺、日产、大众、沃尔沃、吉利、东风乘用车,东风柳汽、广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易捷特等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过,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一直到2020年,发展都不算顺利。

财报显示,2017-2020年,欣旺达汽车电池类产品收入分别是7.59亿元、9.88亿元、8.49亿元、4.28亿元,收入占比分别是5.41%、4.86%、3.36%、1.44%,呈逐年下滑态势。在市场排名方面,欣旺达2019年虽然挤到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第十,但到2020年又掉到了十名之外。

2021年,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寻找动力电池的第二、第三供应商,欣旺达终于迎来了转机。

根据财报,欣旺达2021年相继获得东风柳汽菱智CM5EV、东风E70、吉利PMA平台、上汽ZS12平台等多家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已与雷诺、日产、易捷特、吉利、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等车企建立合作关系。2022年2月,欣旺达还获得包括蔚来、小鹏、理想、上汽、东风等车企的战略投资。

随着动力电池业务的扩展,这一板块的收入占比也从2020年的1.4%增长至2021年的19.3%。目前,欣旺达仍在加大产能扩张步伐。根据产能规划,2022年公司产能将达到43.5GWh,2025年产能将达 215.7GWh。目前,欣旺达已建设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枣庄、广东珠海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至今,欣旺达已宣布投建多个产能扩张项目,累计投资已上千亿元。

-02 -

备受VC/PE追捧水涨船高的估值

事实上,2022年曾多次传出,欣旺达汽车电池分拆上市的消息。据称,欣旺达已经从2021年末就启动了分拆上市计划,2023-2024年提交IPO。对于此传闻,欣旺达官方一直没有做出公开回应。

有分析指出,正因为欣旺达汽车电池即将IPO,投资者因此认为机会难得,故而备受热捧,

去年8月,欣旺达汽车电池曾宣布完成80亿元A轮融资,博华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领投。而在2022年2月,欣旺达汽车电池刚刚完成24.3亿元的融资,共计19家投资方参与。在这轮融资中,可以看到一众车企的身影,包括理想汽车、蔚来资本、小鹏汽车、上汽投资、广汽资本、东风交银等。

事实上,近年来分拆动力电池业务单独上市已成常态,比亚迪、赣锋锂业均已披露旗下动力电池业务分拆上市计划。

除了IPO之外,近年来欣旺达也对欣旺达汽车电池进行了多轮增资。

2021年8月,欣旺达公告称,同意欣瑞宏盛、前海汉龙、欣瑞宏睿以及天津和谐4家企业合计出资7.5亿元,认购欣旺达汽车电池新增注册资本7.5亿元。欣旺达汽车电池的估值,由交易前的36.4亿元,变更为交易后的43.9亿元。同时,欣旺达持有欣旺达汽车电池的股权比例由100%变更为82.92%。

随后,欣旺达汽车电池的增资速度加快。2022年1月、2月、5月,欣旺达均公告了欣旺达汽车电池的增资情况,几轮融资完成后,欣旺达汽车电池的对应估值分别为68亿元、124亿元、126.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启动融资后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欣旺达汽车电池估值增长7.8倍,甚至在六年时间内增长197倍。而截至今年2月15日收盘,母公司欣旺达的总市值才为434亿元,子公司估值即将赶超上市公司市值。

可见,欣旺达汽车电池正通过不断融资,推高了公司估值。随着融资步伐加快,其分拆上市进程或将提速。

-03 -

IPO估值隐忧

在资本追捧、多轮增资加速IPO进程的同时,欣旺达汽车电池的业绩却并不理想。

财报数据显示,欣旺达汽车电池2021年净利润亏损3.04亿元。至到2022年第三季度,欣旺达汽车电池才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77.54亿元,净利润1.82亿元。

与此同时,欣旺达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下滑。

据财报显示,从2015年以来该公司的毛利率都稳定维持在15%,但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出现了首次下滑。而且,与宁德时代15.04%的毛利率,国轩高科12.49%的毛利率相比,欣旺达8.76%的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差距较大,盈利能力待提升。、

事实上,除了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欣旺达毛利率下滑,主要源自动力电池巨大的投入。根据年报披露,2021年欣旺达的研发费用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29%,研发费用率6.23%。目前,其公布的研发项目有近20 个,涵盖BEV超级快充电池、新一代动力电池CTP/CTX技术研发项目、新一代高比能快充电池产品研发项目等。

市场份额方面,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中,欣旺达目前排名第九,不过其市场份额却从2022年上半年的2%下降到了1.8%。

另外,为了高速扩张,欣旺达常年维持财务高杠杆。从2014年发力动力电池以来,其负债率就始终高于60%水平,2020年甚至一度达到了76.7%。截至2022年一季度,欣旺达账面上货币资金为102.6亿元,但有息负债已达到261.2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6%。

对于高企的杠杆水平,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将通过股权融资、优化账期管理和提高中长期债务融资比例三种方式降低负债率。

除了业绩隐患外,即使上市成功,目前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也普遍难以维持高市值。比如,中创新航上市前的估值达630亿元,而自2022年10月在港股上市至今,其市值已蒸发近半数。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业绩和IPO后市值疲软的表现,和日益内卷的市场格局有关。

一方面,当下的动力电池格局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牢牢把控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渐扩大的动力电池缺口同时也助长了头部电池厂的话语权。而欣旺达与中创新航、亿纬锂业、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瑞浦兰钧这六家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占率却都在3%以下,彼此差距十分微弱。

另一方,老牌动力电池企业外,新电池企业也层出不穷,更是加速了竞争的烈度。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1.9GWh,同比增长60.4%,环比36%。从企业排名来看,对比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仍然稳居前三甲外,欣旺达被LG新能源超越,排名下降一位。

虽然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企业为摆脱依赖,把握产业链中的主动权,转而扶持二供、三供,为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但面对市场竞争和去库存压力,作为从消费类电池企业转型而来的欣旺达,想要杀出重围并不容易。

业内分析指出,如欣旺达不能杀入第一梯队,势必无法摆脱第二梯队内一众同行的纠缠,其庞大的转型计划和融投资工程,价值将大打折扣。

未来格局很难判定,IPO上市融资能否帮助欣旺达突围,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铅笔道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原标题《“电池大王”王氏兄弟的第三个IPO来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