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也开始撤离,社区团购如今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大厂也开始撤离,社区团购如今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5年03月25日 23:21 三易生活

在此前将以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为代表的“老三团”挤下社区团购这张牌桌后,淘宝似乎也要离场了。

继2023年5月淘宝方面宣布,整合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以及小时达业务淘鲜达为淘宝买菜,并在随后淘鲜达再次获得独立入口,淘宝买菜则专注于社区团购业务后。日前有消息显示,淘宝买菜已经在武汉、郑州、成都等多地调整运营模式。

具体而言,在淘宝买菜方面发布的公告中显示,已将次日自提服务模式调整为快递到家模式,后续用户可通过“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浏览、购买商品,而用户在次日达模式下已生成的订单,则将不受此次调整的影响。目前,淘宝买菜的Slog已调整为“农场直发、快递到家”。

放弃次日达自提、改用快递到家模式,淘宝买菜似乎已经不愿再背负社区团购之名。如今回头看去,淘宝买菜的这一变化其实并非没有前兆。此前在2024年12月就曾有消息称,淘宝买菜已相继在南昌等地全面关停自提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明已经是社区团购赛道仅存的三大头部平台之一,而且背靠阿里这个大厂的情况下,淘宝买菜为何要在此时离场呢?

事实上,虽然社区团购曾被视为重塑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重大机遇,以及向下沉市场普及互联网化零售服务的重要锚点,甚至曾经在美团创始人王兴看来,“这是十年才有一次的重要机会,是必须赢的一场战争”,但这个赛道却一直是大起大落。在全面兴起不久后,2022年破产、撤城、裁员就曾一度成为社区团购赛道的主旋律。

紧接着在2023年,拼多多、美团等大厂卷土重来,并再次加码。可仅仅时隔一年,社区团购赛道的风向再次发生变化,这一次各平台纷纷将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追求全面减亏、造血盈利。其中以美团优选为例,自2024年起就开始进行战略调整,目标是大幅减少经营亏损,计划提升商品加价率、并降低补贴,更关注用户自然留存率的长期增长。

至于导致社区团购起起落落的原因,说来也很简单,其中之一就是在改造传统供应链和物流这件事情上,这些平台做得并不成功。要知道,低价补贴同样是社区团购平台在初期用以引流的策略,并成功塑造了大量用户的低价心智。于是在后续,社区团购便始终难以摆脱低价二字。

而对于其他品类的供货商来说,社区团购明显就冲击了传统经销模式,低价补贴又扰乱了价格,因此也遭到了厂家的抵制,比如伊利方面就曾下令,禁止经销商向团购平台供货。同时在与供应商的合作方面,社区团购平台曾一度要求如果从价格确定到用户下单期间,市场上出现价格浮动,供应商就需自行承担损失,这无疑加大了供应商的压力。

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步消退,线下的商超、菜市场等场景,以及即时零售等模式的兴起,也对社区团购进行了分流。以“即买即达”的即时零售为例,核心优势便是利用高效履约来为用户带来高确定性的消费体验,从而摆脱计划性消费的束缚。可通常采取次日达模式的社区团购,偏偏鼓励用户进行计划性消费。虽然商品的价格维度并不对等,但这两种零售模式背后的消费理念冲突无可置疑。

由于用户消费习惯不够深入,以及对于低价的执着,也就意味着社区团购GMV增长缓慢或不及预期,但GMV保持健康、稳定地持续增长,却是社区团购平台实现对上游供应链议价权的必要条件。于是,平台也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与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相比,无论单量、市场份额淘宝买菜都有所不及。从用户端来说,这种差距在配送时间方面便有所体现。据了解,淘宝买菜规定每晚10点前下单订单可次日送达,而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则是每晚11点前下单仍可实现次日达。

更何况,当下互联网公司对于下旗下业务的资源分配和投入,都已经变得更加审慎。在阿里喊出聚焦核心主业这一口号的情况下,对于淘宝而言,一边是竞争激烈、需要严阵以待的电商主业,一边则是亏损不断的边缘业务社区团购,如何取舍也就一目了然了。

从这一角度看去,此次淘宝买菜之所以并未直接宣布关停,而是依旧保留相关入口、转用快递到家的模式,或许是希望尽可能地将其剩余流量价值留在淘宝。其实抱有让社区团购业务为主业让路想法的,或许不止淘宝。不久前就曾有消息称,多多买菜在拼多多App首页的入口位或将被降权,为其王牌项目百亿补贴让位。

说到底,即便经过多年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平台成长、壮大、湮灭,但如今社区团购这条路依旧没能跑通。对于美团和拼多多而言,淘宝的离场或许既是喜讯、同时也可能是件坏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