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红书俨然成为了一众互联网大厂的重点效仿对象。例如字节跳动就先后推出新草、Lemon8、可颂、有柿,阿里巴巴则陆续拿出态棒和淘宝逛逛,腾讯也先后带来企鹅惠买和微信“小绿书”,京东方面则端出了种草秀。
小红书之所以会被如此追捧,自然与其一手带火的种草概念不无关系,这也给了一众互联网厂商进一步将用户价值变现的机会。再加上凭借种草二字,小红书更是成为了近年来少有还能实现用户大规模增长的平台。随着各大厂商相继进入用户增长乏力阶段,小红书如此增长的含金量无疑就带来了极高的吸引力。此外,内容社区的用户粘性强之强,更是早已成为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红书模仿秀日前又迎来一位新玩家。近日网易推出了一款名为网易小蜜蜂的独立App,并将其定位为“年轻人分享和交流生活日常的内容社区”。据了解,网易小蜜蜂支持用户发布图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并且其他用户可对内容进行打赏,同时还设有话题广场,支持用户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创建或加入各种兴趣群。
而在产品设计方面,除了同样采用双列信息流作为内容呈现方式之外,在首页、消息页、个人主页等页面的布局和设计上,网易小蜜蜂与小红书不能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说一模一样。所以同样定位内容社区,再加上几乎是“像素级的复制”,网易小蜜蜂对标小红书的意味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既不是网易方面第一次探索内容社区,更非首次效仿小红书。其实早在2011年,网易就推出了轻博客产品LOFTER。此前有LOFTER的离职员工向Tech星球方面透露,2015年网易方面曾对LOFTER进行改版、模仿部分小红书的功能。随后在2016年,网易推出独立护肤美妆社区产品“网易美学”。到了2022年,网易又上线了一款名为“彼应”的社区产品,也曾被外界视为视频版的小红书。但从刚刚上线的网易小蜜蜂就不难发现,与其他大厂类似,网易此前对于小红书的模仿显然并不成功。
那么此番卷土重来,究竟又有几分胜算呢?
不可否认的是,与小红书相比,网易小蜜蜂确实有一些差异化,例如其更强调用户的学生、职场身份,更强调社交属性等。但要是跳出小红书就会发现,这些网易小蜜蜂的“特色”在其他产品中也不难找到,例如职场社交之于脉脉等等。这也就意味着网易小蜜蜂不仅要与小红书竞争,还需要面对来自不同细分领域的的竞争对手。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内容社区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如今的网易小蜜蜂似乎有些生不逢时。一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即便是身为流量高地的字节跳动,也难以复现此前“App工厂”时代的辉煌。换而言之,在如今这个存量竞争和超级App大行其道的时代,一款全新的独立App想要成功并不容易。
君不见虽然一众大厂仍未放弃种草,但相比以往试图再造一个小红书,大多数厂商已经改变了打法,开始尝试用种草来赋能已有业务。例如在旗下独立种草产品珍箱折戟后,如今美团方面尝试在主站用种草来为外卖业务赋能。
据了解,近期美团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测试一项名为“本地在吃”的服务,支持用户以及KOL通过种草的方式来分享自己购买过的外卖订单,以便其他用户发现相关商品和商家。
另一方面,内容社区这种产品本就十分讲究“厚积”。虽然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相比,曾坐拥网易博客、LOFTER、网易新闻的网易并不缺乏内容基因,但奈何随着相关产品的逐渐没落,创作者也早已被各家瓜分。但在网易方面此前四处乱撞的同时,小红书却一直在专心建设内容社区,甚至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维护自身的社区属性,早前曾长期主动遏止商业化。
最终的结果,则是小红书求仁得仁。作为先来者,小红书多年来聚集了大量创作者,这也导致其拥有后来者难以匹敌的内容产出能力。毕竟大厂虽然可以花钱迅速砸来创作者,但社区本身的属性便是因为拥有自发生长的特性,即使是平台有时也难以干预。
换而言之,一个社区的成型往往是用户、创作者、平台共同努力的成果。而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有源源不断的用户接受社区氛围、愿意发声,进而转化为创作者。这便需要平台能够提供公平的上升通道,可直接从外部直接引入创作者就无异于让去年的状元参加今年的科考。
说到底,在当年小红书尚未成为“国内第一种草平台”的情况下,网易都未能将LOFTER改造成功。那么到了今天,网易又能有什么底气来再造小红书呢?更进一步来说,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大厂为什么执着于效仿小红书”这个问题,答案除了与小红书本身的价值有关外,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反映了互联网行业的创新能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