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掀起内卷高潮

拼多多掀起内卷高潮
2024年06月12日 15:31 嘿财经

所有的电商巨头都开始学拼多多,讲着低价的故事。对于商家来说,则是另一个利润微薄、被迫杀价的故事。内卷之下,在消费者利益和商家生存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均衡点?

据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拼多多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868亿元,市场预估768.6亿元,同比增长131%;调整后净利润306.0亿元,市场预估155.3亿元,同比增202%。

拼多多市值一路飙升至2150亿美元,再次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当下最热门的电商之一。

崛起的拼多多

据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利润方面,拼多多>阿里>京东,京东的利润不到阿里的四成、拼多多的三成。成立9年的拼多多,其赚钱效率将25岁的淘宝和21岁的京东——曾经的电商两大巨头甩在了后面。

财报发布后,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为全世界不同的消费者提供品类丰富的优价好物。”优价二字,意味深长。

曾经,通过承接被阿里“抛弃”的中小商家,并借助在腾讯的流量入口,拼多多成功以低价策略为杠杠,撬动起中国的线上零售业。

在此过程中,中国消费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消费观念转变。

当商品供给不再稀缺,面对愈发丰富的商品选择和消费场景,大众消费观逐渐发生转变,以更低的价格收获更好的服务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共识。尤其在疫情过后,大家把钱包看得更紧了,热衷于找性价比更高的“平替”,多方比价只为找到价格更优的产品。

正如拼多多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所说,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已形成跨平台消费的习惯,消费者会在不同平台间从商品的品类、价格、服务质量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比较,再作出选择。

二是产业链巨变。

以往源头工厂只负责生产,需要品牌企业对其进行商品集合并触达消费者进行售卖。而如今为顺应消费者低价需求,更多厂家从幕后走上台前,通过白牌产品低价售卖给消费者。拼多多则为这些工厂店提供了更直接的销售触达平台。

为保持低价优势,拼多多日前上线了自动跟价系统,通过大数据系统将报名商品与平台上其他同款商品进行比价,并由平台对商品价格直接进行修改调整,以保持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拼多多一条低价路线走到底,面对如此劲敌,其他电商平台不得不被动内卷。阿里旗下的1688,以及同样走低价路线的抖音商城,也上线了类似的比价系统,可以找到更多更低价格的相似商品。

此外,拼多多在2021年提出的更偏向消费者的仅退款功能,更是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后续淘宝、京东也在2023年底开启这一功能。

可以说,拼多多飞速崛起给各大电商巨头都带来了真实的压迫和紧张,同时也掀起了国内电商界的内卷高潮。

商家利润被挤压

当大众对618、双11已感疲劳,“全网最低价”成了平台们争夺用户的手段。

然而频繁内卷的价格,让商家利润被一再挤压,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却不断加大。同时,极端低价竞争长久发展可能会导致企业薪酬水平下降、产品质量下滑、制造业转型升级受阻。“低价竞争毁了制造业”的声音也随之增加。

在拼多多市值飙升的背后,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控诉拼多多——极限压价和名目繁多的买量(广告)、还有就是最令商家难以忍受的“仅退款”。

面对竞争对手的紧追不舍,拼多多只能进一步通过多个高价限流功能挤压商家端利润,并开始推强付费流量模式,以维持平台低价优势,让商家到手的利润越来越少。

在商家的角度,商品售价一降再降,甚至低于成本价,还要付费购买流量,利润已在崩溃的边缘。但如今一直强调价格竞争力的市场大环境,商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内卷,要么关门不干。

拼多多第一季度868亿营收中,交易服务收入(平台收取商家的佣金)就为444亿元,占比过半达到了51.1%,比2023年同期的103.926亿增长了327%。

而最让商家所诟病的,是拼多多的“仅退款”功

在交易中,顾客十分轻易便能申请“仅退款”,拼多多更多则会选择支持消费者,部分“白嫖党”则滥用这一功能,无需寄回货物便能退款,导致商家损失惨烈。所以,“仅退款”也被业内认为是拉低电商底线的一个标志性的操作。

某社交平台上,搜索“仅退款”便会出现多条针对这一功能的负面内容。

2023年“仅退款”曾引发了一次拼多多商家“炸店”风波,“仅退款”相关的诉讼案例也在持续增加。生存空间被过多挤压后,不少商家会选择出走平台。

对低价“踩刹车”

随着国内电商的内卷形势持续,一味追求低价让平台、商家、消费者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和争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对外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中的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均针对平台经营者进行合理规范,这也是对如今电商市场的低价乱象踩了一脚“刹车”。

《规定》第18条明确指出,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限流、屏蔽、搜索降权、商品下架等方式,干扰其他经营者间的正常交易,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的正常运行,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规定中针对平台高价限流、自动改价、物流退款、不合理划扣保证金等一系列“霸王条款”将得到合理规范。虽然《规定》中对商家最为关心的“仅退款”并未提及,但不少商家认为距离“仅退款时代结束”不远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