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科技巨头下场造车?小米官方最新回应来了

又一科技巨头下场造车?小米官方最新回应来了
2021年02月22日 17:51 今日商讯官微

科技巨头正在抢占我们生活的每一寸空间,从买菜到造车,无一不是如此。继百度联手吉利、阿里联合上汽,苹果造车等等一众科技巨头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息后,小米也终于忍耐不住性子,想要趁势进入这个风口正热的赛道。网友们纷纷发文表示期待,希望小米将手机的价格打法带入汽车行业,早日开上“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2月19日,据媒体报道,小米确定造车,并将其视为战略级决策。有知情人士甚至透露,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或将亲自带队,在这个目前最受资本追捧的赛道上,和各路大佬隔空对决。小米官方随后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此外便没有透露更多消息。

尽管小米官方没有正面承认,但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米造车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当年和乐视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就有媒体传出小米要造车的消息。彼时的雷军非常坚决,重心依旧放在小米的“三驾马车”,认为造车是值得一搏的机遇,但小米精力不够,短时间内不会涉足造车。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乐视造车资金链断裂,贾跃亭留下一身债务,前往美国继续追寻造车梦;而小米则稳扎稳打,在AIoT领域布局深远,智能生态链发展愈发完善,智能手机业务也常年保持在中国市场的前列,成为国产四大巨头之一。

雷军或许看好新能源造车,但他不会轻易下场。在一段官方的访谈节目中,雷军曾评价自己是 “极度保守下的极度冒进”:在大方向相对明确,风险可控时,小米推进得很快;而局面相反时,他的决策就会变得克制和谨慎。

直到去年为止,小米在面对外界造车传闻时,还斩钉截铁地回应,“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如今,小米态度则开始变得暧昧,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完全否认,而是要等等看。

2月21日,小米集团再度发布公告,否认造车传闻,声称“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从多方渠道的消息来看,小米确实在密切关注电动汽车领域,专利布局也高达834件,但尚未下定决定造整车,“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由此可见,小米的确有涉足造车的小心思,但还存在一些变数和顾虑。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文互联网最热门的词莫过于“内卷”。人们陷入一场愈发激烈的竞争怪圈中去,每个人都在拼命向前,挤压着他人的空间,收获的幸福却并没有增加。更令人焦虑的是,这种内卷式的竞争,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缺乏退出的机制。

对于在各自领域驰骋的科技巨头而言,他们同样正在陷入内卷的边缘,退一步或许就是万丈深渊。

过去几十年,他们搭着中国经济腾飞的便车,享受着规模庞大的人口红利,在一个又一个蓝海市场中成长,从蹒跚前行的创业者,到如今掌握各自领域的巨头。而如今,中国发展的重点从速度转向质量,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各类消费市场愈发接近天花板,科技巨头的主营业务增长也愈发到达极限,他们需要新的增长动力来讲诉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故事。

小米经历着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从起步到巅峰的十年,智能手机市场成就了小米,却无法带给小米更大的未来。至少在国内,智能手机已经从过去的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呈现出一片红海的趋势。

相较而言,造车无疑拥有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即使是目前领跑的特斯拉,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过是整个汽车市场的一小部分。而新能源与智能化,几乎是汽车行业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有大量传统汽车的市场等待着变革与开拓,是一块尚未分配的万亿级别大蛋糕。更何况,造车与小米的智能生态链战略不谋而合,此刻入场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

问题是,造车是一件非常烧钱的项目,对公司现金流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小米虽然近两年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毕竟不是阿里、苹果这些家大业大的超级巨头,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储备。一旦投入巨额资金造车,很可能“不成功便成仁”。风口上猪都能飞,可一旦风口消失,猪还没能长出翅膀,那只有摔死的命运。小米是否要造车?还需再等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