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互为鲶鱼

阿里腾讯互为鲶鱼
2019年11月10日 12:50 盒饭财经

马云:感谢腾讯竞争;马化腾:和阿里竞争太烧钱。

作者 / 郭晓康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马云:“蚂蚁和支付宝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微信。”

为什么感谢微信?没有微信这样的逼迫,蚂蚁的人就会睡懒觉。由于有微信这样的公司,我就可以退休。微信天天训练蚂蚁金服的人,一个八段、九段天天给你下棋,你还会睡懒觉吗?

马云近日参加投资会时表示,“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两大超巨,阿里和腾讯展开各种各样的竞争,这使得阿里和腾讯都越来越强盛,双方比的是未来的战略、人才体系、对组织的思考和对未来世界的判断。没有这些市场上的竞争者,一家企业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不只是马云,马化腾在曾在多个场合表示,阿里巴巴和腾讯只有相互竞争,相互督促,才会让二者保持战斗力。

在《鲶鱼效应》一书中,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马云把阿里的业务部门当成了沙丁鱼,而腾讯就是那个凶猛的鲶鱼,为了不被鲶鱼吃掉,阿里只能快速游动,不断进化,所以才有了蚂蚁金服和支付宝的今天。

但鲶鱼也有犯怵的时候,马化腾曾表示,“腾讯和阿里重合的业务太多,以至于有时候多到有一点困扰。”

但作为鲶鱼的腾讯,在移动支付和出行大战中主动出击,逼出最顽强的阿里,蚂蚁金服能成为估值千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腾讯功不可没。

马云:腾讯的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这只沙丁鱼活得太安逸了,说是一家独大都不为过。

但这一切在2014年开始了急剧变化。2014年春节,腾讯推出的微信红包,自此点燃了对支付宝的全面战争。就连马云也称赞腾讯“此次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并感叹,“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

而这次的全民抢红包的行为将引起一场横跨互联网和金融两个赛道的持久商战,战争双方是中国最大的两家科技互联网巨头。

但事实上,微信红包引爆社交后,腾讯并没有在移动支付的市场占比中占到便宜。据易观国际统计,直到2015年一季度末,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高达74.92%,财付通不过11.43%。

而真正的转折点在2016年,当年末,支付宝的市场份额降至54.10%,财付通则攀升至37.02%。

这堪称是蚂蚁金服的至暗时刻。在腾讯的重压之下,蚂蚁金服一度自乱阵脚,误入社交迷途。腾讯趁虚而入,从阿里嘴边抢下了半块肥肉。

那时候,微信支付势不可挡,依靠着高频、补贴战略,迅速占领移动支付市场,很多人甚至预测支付宝将被微信击垮。但在2017年,支付宝挺过来了,这条沙丁鱼没有被鲶鱼完全吃掉。

支付宝放弃了对高频的执念,转而主打多维、有用,并通过“码商”等to B层面的优势筑牢城池,守住了属于自己的半壁江山。

2017年以来,支付宝和财付通整体保持了各有优劣的态势:支付宝在金额上占优,财付通在频次上领先。

现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是双寡头局面。根据易观国际数据,2018年Q4,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名,腾讯金融则为38.87%。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二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2.65%,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在这场移动支付大战中,腾讯先是用闪电战迅速占领人们的心智,然后趁支付宝决策失误时大力扩张,最终稳住了阵脚。但在移动支付上,腾讯有其天然的优势。

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大应用,并且暂时看不到衰落的可能。背靠微信这样的社交应用,财付通可以在不用付出太多成本的情况下保持攻势;而支付宝在场景上天然处于劣势,需要维持较大的补贴力度才能实现用户下沉。

在天然优势如此明显的鲶鱼攻势下,阿里展现了自己顽强的一面,蚂蚁金服较早建立了完备的金融布局,有着更好的变现能力,并且支付宝与阿里生态的协作效应良好,让支付宝在更大的消耗面前保持坚挺。

而得益于更加完善和成熟的金融生态,蚂蚁金服可以通过理财、信贷和保险等业务获得利润,从而弥补支付业务上的消耗。

腾讯生生的从阿里的嘴边咬下一块移动支付的肥肉固然值得称道,但面对国民级应用微信的天然优势,阿里能依靠自身to B的优势,转变战略方向,守住半数的市场份额,将这场战争拖成一场持久战。

这场战争仍在继续,而最终的胜利者,赢得的不只是支付市场,而是科技和金融两大赛道。

马化腾:和阿里竞争太烧钱

腾讯能从阿里完全统治的移动支付市场抢到份额,靠的就是国民级的社交软件微信,同样的事情在出行领域也发生了。

2013年正是“微信颠覆一切”神话的顶峰,而腾讯也亟需打破阿里对移动支付的垄断,实现自己连接线上线下的梦想。于是微信5.0改版后,2013年9月份滴滴接入微信与手Q,打车服务用户群体与移动支付用户天然重合,腾讯推送微信支付的同时也帮滴滴与阿里支持的快的竞争。

而背后有阿里腾讯的快的和滴滴为了抢夺用户和市场,开始了丧心病狂的补贴大战,双方短短几个月烧掉了近20亿元。连马化腾都心有余悸,“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再炒到3000万,我也跟,最高一天亏4000万,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了,内伤死掉了。后来跟马云沟通,最后在很多资本的撮合下合并了。”

2015年2月1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它不单是情人节,而且是滴滴和快的联合宣布战略合并的日子,据说双方从正式接触到对外宣布只用了22天。所有人都想结束这场疯狂的烧钱大战,而现在,滴滴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出行巨头了。

事后复盘一下,在市场公关方面,滴滴紧紧依靠微信,除了常规的优惠券分享发放外,滴滴基于微信先后推出了效果不错的中秋、万圣节等活动,而快的则在11月被微信封杀,在打车应用还处于大量发放优惠券培养用户的阶段,这显然对快的非常不利。

从快的离职的员工说,当时确实是感觉被降维打击,“腾讯的流量太恐怖了,本来我们还旗鼓相当,后来他们给滴滴上了朋友圈广告,用户在朋友圈就能领到明星发的打车红包,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流量入口。

在这场大战中,滴滴固然占领了市场,但背后的腾讯是绝对的赢家,腾讯投资的滴滴吞并了阿里投资的快的,而且,微信支付也因此出现了用户量的指数级增长。在成长初期,微信支付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微信红包,一个就是滴滴打车。

滴滴背后凶猛的鲶鱼腾讯把阿里支持的快的吃掉,但阿里这条顽强的沙丁鱼也不是吃素的。

在打车出行领域被腾讯打败,阿里及时调整战略,转身面向公交和地铁,这是出行支付场景的攻坚战,毫不意外的是微信和支付宝展开了激烈竞争。在覆盖面上,两家基本持平,微信未能凭借流量占据领先,以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级城市为例,地铁App首推的移动支付方式是支付宝。

更远距离的铁路,腾讯也在家门口失守。广深铁路刷支付宝乘车的消息宣布后,在广州上班的微信员工去腾讯总部出差更方便了。

2018年上半年,支付宝接入了上海地铁。上海地铁系统是一个高流量的系统,一年来支付宝积累了处理流量高峰的经验。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始竞标港铁。地铁是香港人出行的第一大交通工具,每天承载着超过580万人次的出行。

此次竞标中,腾讯和支付宝、银联、visa等同场竞标,腾讯和支付宝最为起劲,都是志在必得,但最终支付宝赢得了首次合作。

这次竞标成功对于阿里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是一个有力的帮助,当阿里和腾讯的出行竞争已经深度到出租车、共享单车和公交、地铁各个领域时,任何一个城市节点被攻下,都能帮助这家公司在这个城市连接和布局其它几个出行体系。

在这次不被广泛报道的公交地铁出行支付大战中,阿里占尽了优势,to B的成熟体系展露无遗。在11月份港铁投标上,有一个细节,在接到港铁临时的需求之后,支付宝方面,火速调动了公司级力量对接,用1周时间做出方案。而微信因为这一项目没有在上一年被立项,因此无法短时间调动更大资源支持港铁。

杭州公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支付宝其实帮他们干了不少“额外的活”,比如和他们讨论如何改变一条新开线路的亏损问题,线路优化其实已经超出支付宝的能力范围,但支付宝帮杭州公交协调了高德地图等关联方来试图解决。

To B起家的阿里显然比二十年专注C端用户的腾讯更有经验,“中供铁军”在最开始开拓业务时有大量时间需要面对民营甚至乡镇企业。而腾讯现在在市场上迈出第一步,就是要和阿里“中供”这个铁军体系正面竞争。

腾讯也有依靠流量优势吃瘪的时候,不过,腾讯这条鲶鱼总能逼出最能打硬仗的阿里。

结语

马云曾公开表示,“有人说,香港失去了阿里巴巴这个机会,我自己觉得是阿里巴巴错失了香港”。

而现在阿里巴巴要回来了。最新消息显示,阿里将在11月最后一周港股上市。届时,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将齐聚港股,港股将迎来双巨头互联网科技时代。

可以预见的是,阿里回归港股将会促进港股市场多元化,吸引百度、京东等更多巨头回归。

而阿里、腾讯资本版图布局也将更加白热化。如果阿里回归,阿里将带领阿里系与腾讯旗下的公司在资本市场展开激烈竞争。目前,腾讯系在港股上市的知名公司包括阅文集团、美团点评、海底捞、同程艺龙、易鑫集团等。而阿里系在港股有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云锋金融、高鑫零售等明星企业。

腾讯对于阿里来说是条鲶鱼,让阿里始终保持清醒与竞争力,而阿里这条鲶鱼即将游入港股,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浪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