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千万不要爱上自己的产品

创业者千万不要爱上自己的产品
2016年12月22日 18:52 有言Utalk

Steve Hoffman 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孵化器Founders Space的创始人兼CEO,也是美国硅谷的著名天使投资人。他所创立的Founders Space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海外前往硅谷初创公司的首选加速器,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创业项目来到Founders Space。Steve表示,他们和加速器、孵化器、大学、政府都有合作,覆盖德国、奥地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地,不过他们目前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也是他今年有一半时间都待在中国的原因。

Founders Space的创始人兼CEO Steve Hoffman

“中国在未来的十年,不管经济是过山车还是沉浮,都会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势力,还会有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更多的估值超过百万美金的公司在中国诞生,我们要把这些独角兽公司联合起来。”Steve如是说。日前,Founders Space和优客工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Steve在接受有言采访时说:“很多创业企业,你可以给他们钱和空间,但是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花,花完了、烧完了钱就失败了。所以我们必须帮助这些创新的企业家们了解、体会,究竟好的商业模式怎么落实,这才是重点。”

以下为有言创始人高超与Steve Hoffman的访谈,由陈帆进行归纳整理,未经对方审阅。

Founders Space能给初创企业提供什么?

有言:Founders Space到底能给初创企业提供什么帮助?

STEVE:Founders Space在初期要做的,是帮这些初创企业的创业人进行深度分析,帮他们搞明白他们的商业模式。因为很多创业者刚大学毕业,他们从来没有经营过一个企业,不一定懂分析、懂市场、懂怎么跟客户交涉、懂怎么让商业模式变现——而这些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学的东西。

有些大学生学会了这些事情,成功了,但他们可能只占了创业者的2%不到——剩下98%的创业者也可能非常聪明,但是他们没有学会创立一个成功企业应该具备的东西。这98%的创业人才是我们想改造的对象,我们会教他们如何分析、弄明白他们的模式会不会成功,以及如何做一些改动走上正确轨道,这就是我们的使命,Founders Space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指导。

一旦他们上了轨道,我们就会带入其他的资源,比如一些关键的联系人,像华为、博世、上汽等公司的联系人,根据这些初创企业的行业进行引荐,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当然还会帮助提升他们的合作关系,不仅是在中国国内,世界范围内也一样。

有言:你有哪些具体方法去支持、指导这些初创企业和创业者们?

STEVE:我们的孵化有四个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是我们会举办很多大型会议和演讲,初步地去教育、鼓舞、帮助他们,让他们反思、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他们的商业模式。在这些演讲里,我会要求这些初创企业用别的方式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孵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学习班,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会开学习班。比如我们现在在上海,一个星期会举办一次。

有言:学习班一般都是什么规模?有多少个企业参与?

STEVE:我们一般保持在20个初创企业左右,因为我们需要跟各个企业一对一地交谈,整整一周我们会跟这些企业每天都在一起,通过扮演他们企业内部的角色分析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有一家很酷炫的VR创业公司找过我们,他们的技术是可以在真实的场景——比如我们这个房间,只要戴上他们的VR头盔,我们可以一起进入同一个虚拟场景,我们在这里移动,在虚拟场景里也会移动。他们的模式是想把这个VR体验放到国内各地的商场里。但放商场里只是一种营销的噱头,根本不会得到足够多的用户,无法带来丰厚盈利。

所以我就说:“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在游戏这块做下去,但是要把游戏做得非常非常棒才能带来收入,这是很难的;要么,你就要走企业客户。比如跟军方合作,如果你能做战斗模拟,能让用户进入各种逼真的战斗场景,这也是一个方向。这样的客户才会掏钱让你做基于位置的大型VR设备,而不是在散乱的商场。”

有言:也就是说,要做B2B,不做B2C。

STEVE:没错。如果做B2C,一定要有很多很多用户,他们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他们是工程师,非常非常聪明的人,对VR技术很有激情,只是没有弄明白这点简单的规则。我不知道他们最后会怎么选,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看得更清楚而已。

有言:这些计划都是一对一的吧?

STEVE:对,这些是一对一的。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会这么做。这是我的激情所在,我很喜欢做教育。我们的创业导师们都是创业者,他们也喜欢做指导。我们全世界跑,去韩国、去欧洲、而且很快还要去印度了,还有乌克兰等等。但是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所以我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在这里了。

有言:你刚说有四个具体步骤,第三步、第四步是什么呢?

STEVE:第三个阶段是我们会做一个合伙孵化项目。目前在上海我们有做这个事情,我们在上海有自己的孵化基地,Founders Space在漕河泾有一座楼,我们会把这些初创企业请过来,让他们待上更长的一段时间并且给他们投资……

第四阶段即我们为期三个月的在线计划。创业者都是很忙的,要怎么做一个教育计划才能让创业公司真正去参与进来很重要。所以我们做的是视频课程,基本上他们拿起手机,就可以看授课视频了,不管在哪,在床上、在公司,都可以上课。

有言:这个在线计划是放在微信上还是什么app上面吗?

STEVE:不是,我们可能后面会放上微信,但是目前我们是直接每天邮件推送给用户的。这些视频都是在线的,每个都很短,每个都只说一个主题,比如第一次跟投资人见面该说什么、怎么做Growth Hacking、初创企业应该用什么公关策略等等。

这就是这个阶段的模式,也是跟优客工场合作的一种方式。这些课程基本包含了所有(初创企业应该注意的)内容,等于是他们得到了一个入门课。并不是所有创业公司都值得我们投资时间和金钱,但如果是有前景的创业公司,我们会举办一个比赛,选出最好最好的那几个参加一个特殊的Founders Space计划,然后联合创立基金并且给他们投资,给他们更深入和集中的指导,强化他们的商业模式。

有言:所以前期投入了这么多资源和时间,其实你们盈利反而是在后期的投资?

STEVE:对,我们唯一的创收就是来自于我们投资的创业公司。

如何寻找2%的最具投资价值项目

有言:给创业公司提供指引,为什么会有这种使命感?

STEVE:我之所以会有这种使命感,是因为硅谷、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资本都是过剩的——资本真的太多了,资本找不到足够多的好初创公司。这也是Uber为什么值六百五十亿的原因。其他异军突起身价超十亿的新公司也是一样,他们确实出色,但他们可能被高估了——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其他的好的初创公司可以投资。

其实,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合通过这种方式去融资,有的企业并不适合投,但还是拿到了投资,因为有的投资人根本对此不懂,他们给你投钱只是因为你做的是AI、大数据、IOK。以前O2O也是这样。

一个有经验的投资人很快就可以看清一个商业模式,它能不能做起来,但是没经验的投资人就只能卡在表面,他觉得这是现在的新兴产业,就盲目投资了。

有言:有些投资者也可能是跟风,是吧?

STEVE:对,他们也可能会跟风,以为这些先投资的是先看透了,他们投资只是因为这些初创公司的领域比较热门,以前是O2O,现在是AI、大数据和机器人。我不认为热门领域就值得投资,我觉得一个团队一定要先做好功课,清楚地知道附加价值应该从哪里获取。有的所谓AI公司甚至并不是做AI的,他们只是有一个算法,连初级的认知能力也没有,但是他们也拿AI做文章了,纯粹是炒作而已。

有言:所以一定要看清热门领域的噱头。

STEVE:是的。不过,即使真的是AI公司、大数据公司、机器人公司,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商业价值,它只能在你弄清楚商业模式之后赋予你竞争力。所以有很多初创企业失败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人们以为的技术能力不够,大部分初创企业失败是因为他们无法给客户提供在别家无法获取的真正价值。

有言:这其实就像是在项目堆里筛选最好的项目。

STEVE:没错。我们坚信每个创业公司都应该得到指导,所以我们通过我们的在线计划、会议、活动去教育他们。但最有潜力的那2%,我们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花最多时间培养的企业。剩下的那98%,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只是程度上不同。

有言:今年你应该观察了很多项目吧?

STEVE:我已经看过几百家了。

有言:在这几百家中,有多少感兴趣要投资的企业?

STEVE:十几个吧。

有言:确实是2%左右。

STEVE:对。有一家我很看好并且会投资的就是Hiibook,我非常喜欢他们。

有言:你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兴趣?

STEVE:我对做AI和大数据有兴趣。有一家大数据的公司,我现在还不方便说名字,他们也在上海,只有20个员工,但是他们自发创业之后现在已经有营收了。他们跟汽车公司有合作,把这些汽车行驶途径的地理信息数据拿出来实时地用在地图上。所以我们就把这家公司引荐给了博世和上汽,我们很快会给他们投资。

在中国如何寻找合作伙伴?

有言:目前Founders Space在国内有多个合作伙伴,你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什么?特别是在中国这边。

STEVE:我知道很多西方公司入驻中国都失败了,他们很多失败的原因是他们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扛,没有找强有力的中国合作伙伴。

我们的战略是在大城市里建立独家的合作关系,一个城市一个合作方,比如在上海就只有一个独家的合作方。我们三位独家合作伙伴分别负责一个环节。一个负责在漕河泾的基地,一个负责培训项目,还有一个负责风投。这些都建立在上海生态体系的基础之上。在每个环节找一个专注于那个领域的合作伙伴,比如空间、投资,且基本上不太干预当地的部分,以后我们可能会在更多城市有这样的合作伙伴。

有言:不久前Founders Space和优客工场签了合作协议,双方具体是怎么合作的?

STEVE:我们是签了一个比较泛的、战略性的合约,条款比较宽泛。具体就看你需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什么,以及双方如何可以最大化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就比较自由,我对双方怎么合作也没有很严格的规定,很大程度上看合作关系如何发展。

有言:为什么选择和优客工场合作?

STEVE:优客工场的目标跟Founders Space的任务非常接近,我们有很大的潜在合作空间。优客工场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家网络,而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使命,以及我个人的热情,就在于给创业公司提供指引。

有言:中国是Founders Space很重要的市场,你应该花了很多时间在中国吧。这两年你大概花了多少时间在这边?

STEVE:2015年没有很多,就是来中国考察了几次。真正开始经常来是2016年,也是16年才开始我刚刚说的这种模式的。2016年到后期我有一半时间都在中国,前半年就是10%、20%、30%慢慢多起来,到夏天,我已经开始有50%时间都在国内了。因为我觉得中国有很大的潜力。

有言:你们在上海已经有了个基地,那在这边有一个运营团队吗?

STEVE:有的,我们跟我们的中国合伙人一起组了个团队,我们的导师也经常过来教授课程。我们怎么跟中国的团队配合呢?我们有个非常简单的模式,就是无论我们去哪个国家,我们绝不会做我们当地合伙人已经在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只做你们不做的事情。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特别看重带来的一些东西:

第一是我们的品牌。我们通过给初创企业提供高质量和深度的孵化,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品牌,就像优客工场一样。在硅谷我们很出名,在韩国、台湾等其他很多地方都很出名,以及现在在中国大陆也有一定知名度。

第二我们的教育。我们深度培养初创公司的方式。

第三是我们的国际关系网。我们在全球22个国家有合伙人,如果一个中国公司问我们“要跟德国哪个公司合作比较好”、“跟硅谷哪个公司合作好”,我们都有适合的推荐。甚至在中国我们也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关系网。

第四是我们的投资人。如果他们想在美国扩张,我们可以给他们投资。或者如果他们想在国内扩张,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投资,或者给他们引荐适合的投资者。

让大象也能飞起来

有言:听说你有本书要在中国出版?

STEVE:中信近期要出版我的书,书名叫《让大象飞》。

有言: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

STEVE:大象体型很大,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很多创业公司的idea也都很大,但是你要怎么把一个非常重、提都提不起来的东西给送到天上呢?中国有很多企业,想要做到跟BAT同级别的规模是很难的,就跟让大象飞起来一样。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我们的培训,我们怎么给世界各地的企业做孵化、怎么做创新、怎么帮他们发现可发展的模式。

有言:这本书什么时候上架?

STEVE:明年二月中,过了年就上架。这本书就像是《从0到1》的续集一样,《从0到1》比较宏观,Peter Thiel在书里说的idea都是比较大的,而我的书就是从它停笔没有说下去的地方接着说,具体地阐述了初创企业想成功必经的流程,一些他们可以马上可以在他们公司内部用起来的东西,副标题是《激进创新的流程》。

有言:怎么理解激进创新?

STEVE:创新分很多种,有的公司非常善于增量式创新,特别是大企业。比如腾讯把微信拿出来,增量式地把它越做越好,他们就这样做出了品牌产品。但是初创企业就需要激进式的创新了,他们要从零做起,他们不能去照抄或者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改进。

所以这本书就是要教会你两件事情,要么运用技术去开发一个从未有过的新产业,让你做出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东西,开了先河肯定发展得大;要么运用技术去破坏、改造现有的传统产业。这就是激进创新的两种方式了。然后就会详细解说这两种方式背后是如何运作的。

有言:这一年来你微信加了多少联系人?

STEVE:现在有三千五百多人。我现在已经开始不加好友了,到三千个人的时候就开始刹车了。很多人会后会找我加好友,我现在都说我没微信了,就假装说我是美国人没有用微信。(笑)

有言:你刚说在书里会教这些初创企业怎么做才能成功,那么失败的原因一般有什么呢?有没有那些误区可以去规避?

STEVE:第一点,不要爱上你的产品。爱上男朋友女朋友倒是没有问题(笑),但是不要爱上你的产品。只有你的客户爱它才有用。所以,不要爱产品,要爱客户,并且让他们爱上你的产品。所以第一个误区就是爱自己的产品。

第二,不要围绕着idea去做事,很多创业公司都觉得他们有自己的idea,实际上你并不需要一个idea去成立你的公司,你需要的是一个好团队,跟大家一起想出来的东西会更完善。真正好的企业几乎从来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创办的。

比如马云一开始的创业点子就是错的,是吧?他是慢慢把自己的idea修正成了正确的点子。很多创业公司一开始的idea都是错的:

Twitter一开始是想做广播公司的,失败了;YouTube一开始的idea是做一个视频约会网站,失败了;Groupon刚开始是一个做社会行善的网站;Yelp一开始比较像Craigslist那种模式,后来他们才发现原来点评才是大家想要的。Instagram也是后来才改名叫Instagram并且加入了别的元素,最后才成功了。Facebook一开始只是一个挂着照片让你投票好不好看的网站,是哈佛学生用来选妹子泡的网站(笑)。这些现在很成功的企业,都不是他们一开始预想的样子。这就是第二个误区。

第三个误区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筹资。如果你做的东西很好,钱会自己跟过来,资本多得是。如果你一直在筹资却吸引不到投资,那是因为你的idea不够好,你的方案不行,没有做出成效,你没有想出可行的模式。应该多花时间跟你的团队坐下来,好好想一个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的方案,当然,除非你本身就很有钱。

这就是我的三点建议了。只要你坚守这三个原则,你就可以成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