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微信群、朋友圈被“三胎”和“躺平”两个词刷给屏了,作为80后的我,上有老下有小,躺平是不可能躺平了,那就聊聊怎么躺嬴的话题。
如何躺赢?咱们先聊聊流量思维,懂流量玩法的人,好像挣钱特别的容易,他们的钱似乎会自我繁殖。
你是不是有听身边做电商的朋友说起过,只要抓住了平台的流量红利,赚个几百万是轻轻松松的事。今天我们就站在创投角度来看看,产品思维和流量思维到底哪个更重要?
产品思维vs流量思维(创业路上的两种思维方式和路径)
产品思维(从0到1):做一个产品出来,把产品做到极致,用产品去赢得商场赢得用户。
流量思维(从1到100):抓时机先搞流量,把流量搞到手再说。有流量就有用户,有用户就卖给他们适宜的东西,总能赚到钱(说白了就是倒货,让他们投入钱搞研发是不可能搞研发滴)。
这两种思维路径其实没什么孰对孰错,各有各的长处和缺陷。如果站在做小生意的角度肯定是流量思维比产品思维更重要,研发产品需要资金需要能力,门槛高风险大,小生意的老板没有这个实力,肯定先通过流量搞钱才是正经事。
产品思维的优劣势
产品思想的优点是它的想象空间很大,天花板很高。假定你能做出一个特别牛的产品,不说能做成一家上市公司,也很有可能销售额过亿。
但劣势是,做产品的风险很大,由于产品研发是一个挺烧钱的事。并且好的产品没那么容易做。
咱们看到市场上靠产品成功的案例很多,拿到融资的项目一箩筐,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误差。
在做产品这条路上,很多创业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做出来的必定会比竞争对手强许多,但往往真做出来后反响一般般。咱们再退一步说,即使你能做出一个牛的产品,你还需要会做营销、去融资,起步阶段都在烧钱,所以对创业者的能力的要求就很高。
产品思维是互联网创投圈惯用的一种打法,投资机构会看重赛道重趋势、产品力、用户粘性,以及创业团队的履历和能力。搞产品的,必须高举高打,要有高势能,要快打慢,优打劣,廉打贵。
流量思维的优劣势
与产品思维相对应的就是流量思维,现在大部分是在电商这个圈子。
流量高手特别热衷于捕捉各种流量盈利的时机,他们往往不怎么研究赛道趋势。不搞产品研发,不懂创业融资。
一方面,搞流量赚现金流,不太需求融资。另一方面,他们做的生意想象空间不大,真要融资也很难融到。这个圈子里闷声发财的人比较多。有些人不开公司,一个人单打独斗,一个月也能有个几十万收入。
但这类也有着显着的问题。
搞流量就是机会主义,行情来了赚一波,但下一波怎么赚不知道,所以这种生意的天花板就不是特别高。并且在流量高手眼中,只需流量,没有用户思维,没有能力迭代产品,缺乏很高的用户粘性,很难做成一家有品牌的公司。
在创投机构看来,电商圈的流量高手聚在一起,只会研究讨论搞流量的办法、规则、时机,还有如何把流量做变现,所以项目资本化,还得加个产品经理。
两种思维融会贯通,便可躺赢
对于真正的高手来说,产品思维和流量思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所以我建议现在做产品的创业者,一开始就要考虑流量方面的事。你看郭嘉已经看到未来的人口流量危机了,赶紧放开三胎,如果再不生,看来要推迟退休年龄了。
由于启动资金在初创公司的投入是非常宝贵的。假定一个项目的产品还没有获得市场数据的反馈,很冒然地将资金全都投入研发的话,风险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现在和创业者沟通的时候,常常会问你的流量从哪里来,或者你的用户在哪里。
产品思维和流量思维融会贯通的高手一手特别重视获客成本,一手特别重视复购率。
举个例子:你在一个平台上卖东西,在有相同流量的前提下,你卖的产品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少,假定你想让买的人越多,定价就要越低,这是一个很基础的经济学原理。那些做流量的人就会拿不同的图片、文案、价格来测验平台的转换率,找到一个定价的最优解。
假定这个产品最优解的定价是10元,然后你能在10元的状况下把转化率做到10%,这样算下来每一个触达到你产品信息的人,平均算下来会付1元给你。
在这种状况下,只要你买流量的本钱低于1元,你就可以挣钱了。比方说你可以花9毛钱去买流量,你就可以赚1毛钱的价差了。
那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产品力,钱砸下去买流量,可能也只是暂时赚一波流量红利的钱,只要没有合格的复购率,流量成本就会不断地上涨。这也就是有产品力,有自带流量的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在后期所发挥的复利效应了。
还有我认为我们不要只盯着线上的流量红利平台,其实一些本地化流量,比如一些社区,一些大学城,也是非常巨大的市场。这是互联网创业者所不太重视或者不太擅长的领域,而拥有很好体验度和信任度的线下渠道,用户粘性相当高。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