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贷转型助保,市场存在哪几大掘金空间?

从助贷转型助保,市场存在哪几大掘金空间?
2019年12月13日 15:10 一本财经

整理 | 一本学院

曾经,“物美价廉”的流量,让水滴互助、小帮规划、多保鱼等平台快速壮大。然而,如今广告投放的成本,同比去年至少提高了一倍,客户转化率却大大降低,多家平台的获客成本已达到上千元。行业从业者预估,再过半年,获客成本或将达到2000元。

在很多赛道上,照搬先行者的成功模式是后发者的“捷径”,然而,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谁也无法再现去年的低成本高效增长。学习者方生,模仿者必死!

一本学院上期保险特训营,深入探讨分析了互联网保险的流量商业模式,以及保险业的发展机遇。我们发现,能抓住保险流量红利的平台,是至少2-3年前就开始筹备的;目前已经成功拓展保险业务的机构,是1-2年前就开始布局的。那么,如果现在要涉足互联网保险行业,目标应是明年甚至后年的行业机遇。

那么应如何从保险行业生态中发现机遇呢?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保险的生态图谱。

互联网保险行业生态的参与方,主要包含:持牌保险公司、To A机构(代理人服务)、To B业务、To C业务以及后端服务/科技赋能机构五类,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可简化为下图:

01 持牌保险公司

在互联网保险业务领域,持牌保险公司分为两类:传统保险公司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

对大部分行业参与企业来说,持牌险企是重要的合作资源,是所有保险产品和保险定制的提供方,同时也是各类技术和服务的采购方。

保险牌照一“牌”难求,门槛很高。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科技企业,如计划涉足该领域,可以考虑入股保险公司。

02 To A

To A机构,主要提供支持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展业的服务和工具。最会保、i云保、保险师、超级圆桌、晶算师,都可归于此类。

在互联网保险流行之际,人们会有意无意“低估”保险代理人、经纪人的作用。但后者作用不可小觑,数量也很庞大。普华永道2019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保险营销员数量稳定在764万,贡献的保费占比最高,达到47%。

需要指出的是,线上线下并非截然对立。纯线上的长险营销转化并不容易,那么换一下思路,如果为保险代理人、经纪人提供支持服务,再由他们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呢?从这里入手,也许也能找到不错的切入点。

抛开简单的流量思维,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对有技术、数据和客户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来说,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03 To C

To C的机构大致分为销售平台、场景模式、保单管理和智能保顾。这类平台主要面向C端用户,是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吸引了全网的注意力。这个领域也成为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要想参与其中,金融科技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独特优势,深挖细分场景,打通O2O链路,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新模式。

04 To B

To B,即面向企业客户,主要分为场景定制和企业团险。其业务模式比较多样,比如企业定制化保险解决方案、B2B2C模式、理赔服务等。

不断涌现的新场景、新需求,对保险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量子保的场景生态为例,保险业务涉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市场空间很大。

05 后端服务/科技赋能

为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To B业务,涉及保险科技输出、保险风控、SaaS云服务、健康管理等。伴随着5G落地,物联网、远程医疗、远程监控等技术日趋成熟,在保险产品的定制化、保险风险监控、风险排查、健康管理、风险定价、理赔服务等方面,均将产生更多创新和合作空间。

保险业在中国还处于发展早期,是可以长足发展的赛道。然而,这个市场不同于网贷,一直属于强监管行业,参与者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合规经营。

说明:

1. 本文企业图谱来源艾瑞研究院。

2. 本文所涉企业按照主营业务分类,部分企业存在多业务线交叉融合。

☆ 一本学院 新年课程☆

■ 金融科技机构转型保险还来得及吗?

■ 进入保险行业还能做哪些业务?

■ 如何利用机构的现有技术、流量和服务资源?

在现场,一本财经会请来行业头部公司的负责人、金融科技转型保险的实践家、私域流量的大佬,进行深度分享,探索保险营销领域的商业机会与合规发展之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