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书乐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书店,正在从目的地名单中消失。
为什么?你不去了?
这个国庆小长假,书店有点小寂寞……
你有多久没进过书店了?
我有2年了!
你有多久,不管线上线下都没有买过书了?
我有3年了。
实体书店,你还好吗?这不是一个问题。
先看一则报道:在线下,越来越多谋求改变的书店,开始向轰轰烈烈的外卖大军伸出了橄榄枝,近日,首批北京72家实体书店已经陆续上线美团,而在另一边的沈阳,饿了么也受到了来自多家书店的进驻需求。
于是乎,很多人在感到悲凉的同时,还会揶揄道:出售精神食粮,还打包外卖口味食粮,两个食粮一起抓,终于完成了。
但这其实一点都不算新闻,很多书店早就已经变成了餐饮店,只不过口味不好罢了。
书乐所在的三线小城市书店里,早早就完成了这样的蜕变,还没等网红书店进驻和开卖饮料、便餐。
曾经在株洲的河西有一个小书店,面积不大,上下层分别二十多平米,但论及书的选择,店主还是很有心思——少不了的畅销书,但不太多。更多人文社科的优选,倒不是各种老书,总会有一些新出版的却很有穿透力的图书在架子上……
算是,本地一个很有心、不跟风的书店了吧。
不过大约四五年前,这个书店就转型了。一楼变成了快餐店,二楼还继续放书,食客可以楼下吃饭、楼上免费看书,环境说不上好,书也越来越少。
自从那个书店里满满的烟火气后,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也有没烟火味的,比如后来开的两家网红书店,面积大的超过新华书店,里面各色书籍一应俱全,还有书乐出的书;环境舒适、可买可看,附带要付费购买的餐饮……
然后呢?在书店里总会有些人在看书,偶尔有人买,不过每次进去总感觉书店工作人员要比读者多,反正一本书我也没在那里买过——网上折扣低,我又没有那种为爱发电的心。
话说回来,实体书店,到底是被谁打败的?
线上书店扁平化渠道后的超低价格和超长的尾吗?肯定有之。
普罗大众越来与缺少的实体书阅读习惯,以及被电子书、短视频切割走的总阅读时间吗?是个原因。
缺乏更深层的增值付费场景,除了买精神食粮和让人读书感到饿了、搭售一些口粮外,找不到更多的场景变现渠道吗?或许有之。
但根本上来说,还是自身的浮躁把书店给折腾成了异类。
真正的读书人,在当下的书店里,能找到一个宁静的找书场景吗?
从各种书城的崛起开始,书店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纸张贩卖场,喧闹而杂乱,并不弱于菜市场。
进入书店,真正的爱书之人是来寻找自己远离尘世的沉思所在,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城门口读书的。
书店的老板还在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他认为最适合的书单吗?曾经,一个书店无论大小,就靠老板自己的品味来形成用户黏性。
书单就是菜单,也是彩蛋,“看,我的推荐,这里也推荐了。”这样的话语,曾经是多少人在朋友面前的高光时刻,这远比书店堂食或外卖的口粮,更充盈。
可惜,现在快节奏的书商们,都在摆放着各种畅销书,同质化竞争,至于独门的单子,你只能到网易云音乐的歌单里找回点影子。
找不到书的阅读者,干嘛还要去书店。
没有了精神食粮,开始用网红书店来包装自己,变身成路人经过的打卡地,赚取那一点卑微的流量,却无法变成持续黏性的时候,实体书店其实已经彻底的把自己的场景给摧毁了。
您拥有的,曾经是远离尘世的沉思。
如今的你,只是销售《沉思录》……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