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真故研究室

撰文 | 龚 正
编辑 | 杨 梅
前不久,在上海开幕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一系列被AI赋能的电视、空调、冰箱、抽油烟机等新品亮相,给消费者带来了崭新的使用体验。
不少网友评论,看了这些能对话、能思考、能自主决策的AI家电,感觉自己宅家可以彻底躺平。但也有消费者对AI家电是否系真需求、以及AI功能形成的高溢价,要不要马上剁手还在观望。
#01
AI家电,都玩出了什么花
“如果感知到片源是低分辨率,借助AI影像增强功能,能将片源提升至8K水平。”
3月21日,三星在上海发布了2025年新品,其中AI电视释放的一系列黑科技,引人关注。
除了能将低分辨率片源自动升级外,三星AI电视还能让用户根据新闻、比赛、电影等不同内容类型、来设置画质参数。
设置完后,如果频道跳转到某一内容类型,电视就能智能识别画面,自动调控画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观影需求。
比如调到比赛节目时,三星AI电视能通过“动态补偿”功能,消除运动模糊。调到游戏模式时,AI电视能够强化暗部细节和色彩饱和度,提高玩家沉浸感体验。

三星披露,能实现AI音画功能升级的原因,在于电视里植入了研发的最新AI芯片,这大大提升了电视智能化水平。而自研家电芯片的不只三星一家,而是行业的集体动作。
电视之外,绑上AI翅膀的还有冰箱。
海信在AWE上发布了最新的AI冰箱,它能智能匹配最佳真空度、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对冰箱内环境进行动态调节,致力于提高食品的保鲜程度。
比如在冷藏7天的情况下,用来测定普通保鲜牛肉鲜度的TVB-N值(挥发性盐基氮—动物性食品在腐败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一般大于15mg/100g,而海信AI冰箱下,真空磁场保鲜可达7.3mg/100g,远超国家标准中一级鲜肉低于15mg/100g的要求。
大家电之外,一些小家电还实现了AI+机器人双轮驱动。追觅最近发布了一款新的扫地机器人。
除了配备AI技术外,这款机器人还搭载了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清扫过程中,做到物体识别、抓取和整理。
据披露,机械手具备5个自由度,伸展距离可达33厘米,能够夹取宽度约为6厘米、重量500克以内的物品。如此一来,扫地机器人在清扫全屋过程中,能够做到对散落在各处的物品进行归类整理。

此外还有AI炒菜机器人。当配好的豆腐丁、牛肉末放入指定料盒,AI炒菜机器人便开始烹饪麻婆豆腐,整个过程完整透明。不过这种机器人餐厅用得多,家庭难以使用。
这些AI家电只是AWE展上展出的沧海一粟。他们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但消费者是否会买单呢?
#02
AI家电,伪需求还是真实用?
对消费者而言,能自己动脑、自主决策的AI家电,感觉能成为一个好的家庭帮手。但真要掏钱购买,大众还是会回归理性,关心AI家电的两个维度,一是价格,二是实际用处。
现在来看,家电行业发布新品本来就贵,如果再加上AI功能,价格都不算便宜。
在电商平台上,三星98英寸4K AI超清电视预售价为11.0964万。三星AI冰箱,依据容量和技术不同,从6000元(654L)到9000元(501L)不等。三星推出的AI空调3匹新一级能耗,预售价也高达1.16万元。
可以看到,三星的AI系列新品基本上瞄准的就是高端高价市场。这样的定价,里面应该包含了AI研发相关的成本。
国内方面,海尔旗下高端家电品牌卡萨帝,也推出了一款AI冰箱,冷藏区左侧为透明面板,右侧为智能触摸屏,售价为69999元。还有更高端的,价格达到10万人民币。
价格不算便宜,消费者是否买账呢?
在这个分层消费的时代,相信不乏高收入消费者。但从目前舆论市场的分析来看,不少消费者存在观望情绪,具体有以下一些担心:
●目前的AI功能,是否构成“必要消费选项”。比如像冰箱语音智能开门,消费者是否愿意进行语音操控,而不是自己直接开门,这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还有很多家电产品植入了DeepSeek,虽然消费者能体验到与DeepSeek在语音交互上的便利,但家电与DeepSeek深度相融的应用场景还乏善可陈。
●AI家电价格不便宜,是否需要“超前消费”。AI技术迭代很快,今年买的功能,后续服务是否有保障。而且导入AI后,是否会产生“AI会员费”,以便家电厂商进行后续服务,目前还不明朗。(此前一些AI宠物狗,除了一次性买断产品的钱,厂家还会推出会员制度,每月收取会员费来实现软件升级)。
●家电的AI功能要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吃透用户数据,这里面用户的隐私保护机制是否已经成型且能实际运转,目前还是未知数。
#03
AI,让家电行业重获新生?
经过数十年发展,传统家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长乏力。AI的到来,无疑为家电赋能了新的卖点。
从目前各市场主流家电品牌来看,大家的策略趋近,基本上都是“all in AI”。
三星集团的最新愿景就是“AI for All”。国内家电大厂海信,对AI的阐释更形象具体,对AI家电的布局也很全面,指出:家电AI应该是有感知温度的“皮肤”、有洞察食物新鲜度的“眼睛”、有辨别空气质量的“鼻子”,应该是一名无所不知、无时不在的专家。
另一家电头部企业美的,也走在了AI的前列。2024年美的预计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将超160亿元人民币,前不久美的发布了机器人样机。该机器人技术除了用于商用领域外,美的接下来预计会将家电也机器人化,近期会有产品落地。

这给业内以及大众一个想象:未来的家电,一定会“满屋机器人化”。
在AI助推下,业内咨询机构普遍预测,中国的智能家电行业还将维持增长。202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848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比增长约10%。2025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938亿。
不过如消费者担心的那样,现阶段AI家电和传统智能家电之间的区分,还比较有限,各家产品多少有点同质化,消费者感受比较深的、无外乎智能语音控制和智能场景管理,大众还期待更深度的AI之巧之妙出现。
2025年注定只是AI家电的起点,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不能否认AI对整个家电产业链提档升级有引领作用。
这里面包括家电AI芯片的研发、从单一智能升级成全屋智能、基于用户数据来挖掘新的功能应用点,这每一个环节都被预测有诸多增长的空间。
对消费者而言,家庭里的家电AI化应该是长期趋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收入来决定何时下单尝鲜。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