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吉文, 193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籍贯河北黄骅,中共党员,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球物理探矿系,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通过多年来的刻苦研究与发现创新使其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他曾主持了青藏高原、攀西构造带、华北及陆缘、华南地区、西北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等多项国家和院(部)级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均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80后”,滕吉文院士至今还在带领着他的学生刻苦奋进,努力攀登着科学领域的高峰……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34年,滕吉文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九一八事变后,他父亲不甘心当亡国奴,带着一家四口来到江西南昌。在这里,不到6岁的他步入了小学。由于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他曾跟随父亲在江西、湖南等多地辗转漂泊,后来由于广西柳州修铁路,他便再一次跟随父亲南下,辗转来宾、凤凰等地。全家人只能依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薪度日,难以糊口,为了活下去,父母含泪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把他和大妹妹送进了坐落在广西桂林的一所孤儿院。1945年日本投降,滕吉文才跟随父亲前往金城江谋生,这时的滕吉文已经在车站当起了童工,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滕吉文的童年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度过的,解放后他才又开始正常学习。当时苏联的一些小说鼓舞着他们这一代人,其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使滕吉文受益匪浅,使他深深地懂得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的价值和准则。
1952年,还没有读完高二的滕吉文就参加了高考,并且顺利地考入了大学。也许是常年跟随父母在铁路沿线漂泊,少年时他便梦幻着要为祖国设计出漂亮舒适的客车和跨越江河的大桥,于是报考志愿是唐山铁道学院车辆制造和桥梁涵洞专业。然而早在1952年之际上大学选专业,首先是要服从祖国建设需要、服从组织分配,同时也要综合学校的指导意见,所以他接到的通知书是被录取到“东北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刚刚解放的中国百废待兴,祖国要发展、要建设,迫切地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一重任也必然地落在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在这种大形势下,滕吉文深深地认识到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方向,因此他非常珍惜这一机会,并且很快爱上了这门科学。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滕吉文在大学期间奋发努力,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1956年,滕吉文被选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进入了中国最高的科学殿堂,开始了石油地球物理研究。1958年,他仅仅读了两个半月的俄文,便赴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做学位研究生,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数理方程,弹性力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震勘探等学位课程考试,此后,他继续攻读了物理--数学学位,并进行绕射波厂房动力学难题的研究。他日以继夜,刻苦奋进,1962年,滕吉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前苏联科学院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同年,他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滕吉文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他运用自己学习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我国首次用地震反射波场探测柴达木东盆地的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并进行了反演计算和深入的研究,发现地壳为成层结构,地壳中存在着低速层和高速体,沉积建造厚度最大可达19km,而且在下地壳中还存在着地震波速为7.6——7.8km/s的壳、幔混合物,这一研究结果于1965年、1974年、1975年陆续发表,这也是滕吉文与导师曾融生先生和同事们在中国大陆提出的第一篇地壳详细分层速度结构模型,为认识我国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揭开了深部研究的内幕。
1965年,国家三线建设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滕吉文被派往西南工作,并担任课题负责人和深部地壳探测队副队长,此间还进行了红格、西昌地震活动地区的人工源深部地震反射测探,以研究结晶基底和地震断裂产状及分布。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滕吉文前往邢台地震区进行了由河北元氏到山东济南的深部反射地震探测,当然,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次在地震强烈活动区(红格和邢台)以地震反射波场进行深部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后来国人将其视为一条标准的地壳探测剖面。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滕吉文被派往河北省宝坻进行地震监测、征兆分析和综合地震预测的研究。同时他还进行着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结构与地震“孕育”、发生及发展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与探索。
80年代以来,滕吉文相继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室主任,研究员、博导和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主要致力于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克拉通和川、滇地域的地球物理场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早在1974年,他领导了一支人工源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场深部探测队伍转战全国各地(华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南和西北等),取得了大量的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响应的新数据。1975年,为了中国科学院首次青藏高原地球物理考察和适应在我国复杂地理环境下进行巨厚地壳地区的深部地震探测,在滕吉文倡导、主持下,由赖明惠等人负责一起实施研制了我国第一代DZSS型模拟磁带地震记录仪;1983年研制出第二代12位带浮点放大的数字地震仪;1997—2000年间又研制出第三代DS-24型24位数字地震仪,这三代地震观测仪器在精度上、动态范围上和整体性能上均达到了当时世界上同类型仪器的性能和水平。
1985年,在滕吉文的筹划与主持下在成都召开了《大陆裂谷与深层过程》国际学术讨论会。他系统地从理论、结构和深部动力过程方面论述了青藏高原和攀西构造带的介质属性、结构和构造格局及其物质运动与轨迹的行为和动力学机理,首次发现、并提出这是一个“被活动化的古裂谷”的论点与论据,阐明了其与金属矿产资源和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背景,补充了世界裂谷系的分类。
滕吉文院士工作中
90年代至今,滕吉文对华南的壳、幔结构与动力学;渤海湾特异的深层过程与地幔热柱背景,郯庐深大断裂的纵向与横向延伸;西北造山带与挤压盆地;青藏高原的东、西分区;南北向大型张性构造带属性;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和其东构造结的介质属性与异常展布特征,提出了陆——陆板块碰撞双层楔板新模型与碰撞挤压过渡带及物质运移的边界条件,对油、气盆地与结晶基底的“镜像模型”且对东亚岩石圈与大陆动力学等进行了剖析,从深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动力学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新的探索。
滕吉文遵循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方针,首次提出了第二深度金属矿产资源(500—2000m)和油、气能源(5000—10000m)、探查大型、超大型矿床、多金属矿集区和油、气双机混合成因(有机和无机)等新理念。这一理念的论点和论据提出后,为近10年来全国找矿勘探实践的发现所证实。近年来,滕吉文正在设计、并实施着东北亚及南亚第一条超长大剖面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该超长剖面南起中越边界,向北经白色盆地、四川盆地、秦岭造山带、渭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阴山造山带,跨过中蒙边界,穿过整个蒙古高原,直抵蒙俄边界,长达5000km(现在已经完成一部分,整个工作还在继续中)。通过这条世界上第一条连续超长剖面来研究和探索在考虑海洋刚性板块远程效应下,重点研究和探索大陆内部岩石圈结构、构造、圈层耦合、盆山相互作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行为和大陆动力学机制,及其与资源、能源、地震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化认识地球本体,以达建立起反映我国深部响应与能量交换特异深层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在60年来的科学生涯中,滕吉文一直致力于集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理论、方法、观测、实验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特别强调在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方针导向下的学科交叉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研究。他密切关注国际间地球科学整体的研究动向,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为我国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开拓新的领域,凝练了新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论点与论据,且特别注重理念的创新,正因为这样,确为培育这一学科领域的将才、帅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滕吉文说:“基础研究是人类利用前人研究积累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探索自然界未知的奥秘,揭示新现象、新规律、创立新理论、新方法的创造性劳动,是中国步入世界科技强国的‘灵魂’。地球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必须采集大量的数据,因此可靠信息与信息量的缺乏或不足是任何数学技巧和图像显示无法弥补的。”
滕吉文极力推进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同时特别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近30年来,他花费了很大精力从事教育工作,他每年均在多所大学进行短期讲学、讲座和专题报告,持续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 和两门学位课程。同时,为了整体地球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议。他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论著和学术思想推动并引导着中国地球内部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的发展、创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的发展方向的凝练及进程。
2017年12月25日滕吉文院士在中央美术学院作演讲
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同时招收了1500多名第一批研究生,其中地学领域相关研究生共计130人。研究生院在第二学期开始设置了关于地球科学学科课程,滕吉文参与了编写教学大纲,领导并主持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物理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
滕吉文说:“基础研究是科学创新的源头,要使学生在研究生院领会到学校与研究所的不同。研究所里的讲课,往往讲授学生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多一些,而在研究生院我们应更系统的落实在教育规范上,如果一个研究生具有非常扎实的基础,那么非常有利于这个研究生今后的发展。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于观测的,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科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作为地球物理学来说,科研工作必须采集大量可靠信息。同时图像显示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年轻人非常重视数值模拟,但是如果缺乏第一手资料,那么模拟做的再好也是虚构的,所以实践就是第一手资料,也是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必然过程。”滕吉文常常这样说。
几十年间,滕吉文全方位支持科学院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他亲力亲为,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源头抓起,对研究生的学习课程尤为重视,他多次参加研究生院地学院的“百人计划”候选人评审及硕士、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面对当前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的教学质量难以显著提高等实际问题。滕吉文说:“研究生院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让更多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承担讲课任务,因为他们长期坚持在科研一线,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需要储备哪些专业知识。虽然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压力很大,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承担研究生院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他们对于培养下一代人才的任务不容置疑。”
1985年,滕吉文开始了他在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一直到2011年秋在其77岁高龄时才停止。对于这26年的教学生涯,滕吉文说:“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教学工作应该是科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我可以把这门课程的知识系统化,然后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对科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对待科研,他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我国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待教育,他严于律己,毫无怨言,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兢兢业业,科学报国,在创新的征程上永不停息,滕吉文是名副其实的地球“谈心人”。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10月刊
编辑:壹壹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