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效药”消息不断,何时能上市?

新冠“特效药”消息不断,何时能上市?
2021年11月15日 16:36 NEW科学

近期,全球多款新冠口服药物研发取得进展。

先看国内,

——腾盛博药新冠中和抗体有望12月底前获批(附条件)上市

据《科技日报》报道,抗体药物方面,目前进展最快的是前面提到的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联合研发的中和抗体联合疗法

据介绍,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导该药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巴西、菲律宾等7个国家展开,研究结果乐观,BRII-196和BRII-198的联合治疗可降低78%的住院和死亡率,最有可能率先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在我国,研发团队已于10月9日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附条件上市申报材料,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

——国药集团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已开展临床试验

据环球时报11月10日报道,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在接受专访时介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新冠治疗特效药分别为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张云涛介绍,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已在中国药监局以及阿联酋相关部门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相关临床研究已经开展。

在近期发生的全国多地的疫情中,这款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也已应用于新冠患者,试验结果良好。

——多款其他国产新冠特效药研发中

开拓药业已于10月1日在美国的临床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

君实生物分别向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药品监管部门递交了临床试验申请,目前已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治疗药物还有神州细胞的新冠中和抗体SCTA01、济民可信的新冠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注射液JMB-2002等。

国际上,

——首款抗新冠口服药“莫那比拉韦”,在英国正式获批。

11月4日,全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药——美国默克公司和里奇巴克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的莫那比拉韦,被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率先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新冠患者。

据默克公司10月1日公布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该药可将轻中症新冠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降低约50%,对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伽马和缪毒株也显示出一致的疗效。

——辉瑞跟上

11月5日,美国辉瑞公司公布了一款疗效更优的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最新数据。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该药能降低89%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该药由小分子药物PF-07321332和利托那韦组成,前者是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剂,利托那韦则是抗病毒药增效剂,此前曾用于抗艾滋病病毒。

“特效药”进展迅速,给抗疫带来更大希望,值得期待。

但在当下,口罩、疫苗、检测隔离等防控措施,仍不能松懈!

本期其他值得关注的资讯有——

11月12日至14日,全球首款可吸入式新冠疫苗在“2021第五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亮相,观众可现场体验吸入式新冠疫苗的使用方法。

这是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现场,工作人员以生理盐水代替疫苗,为参会者提供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向公众展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创新解决方案: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吸入式新冠疫苗在进行雾化转化过程中耗时仅为10秒钟。在使用之前,将疫苗放入仪器当中,仅需按动按钮,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雾化。疫苗被收集至杯中后,市民只需深呼吸,将杯中的雾化颗粒吸入口腔,并屏息5秒钟,即可顺利完成一次“接种”。整个“接种”操作流程耗时仅20秒。

吸一吸即完成疫苗接种

据了解,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肉注射使用了同种疫苗,其制剂配方未改变,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

雾化吸入免疫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由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研发,目前二期临床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推进紧急使用的申请工作。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

前期,“祝融号”火星车已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效率。

在遥感轨道,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等7台科学载荷,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实施高分辨率探测。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近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通过性能工艺验收,这标志着LHAASO已经建成并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

预计今年年底,LHAASO将完成国家验收所需程序。

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与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承担。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暗物质研究为核心科学目标,正式开始科学运行后每天可以积累1.7亿个超高能宇宙线事例和20多亿个甚高能宇宙线事例。

LHAASO主体工程于2017年11月动工,2019年4月完成1/4规模建设并投入科学运行。历时四年,科研团队通过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2021年7月完成了观测站全阵列建设。

观测基地全景航拍  图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位于广东的散裂中子源就像是一个“超级显微镜”,可以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提供重要平台。建成于2018年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之一,如今这一大科学装置已有四台谱仪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介绍,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正在调试中的谱仪设备,在改造升级之后将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大型高端部件的残余应力可靠性检测。由于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在研究高端轴承等大型部件内部结构和应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服务全球2600多位用户,完成课题超过500项,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太阳能电池等,同时也开展了航空材料、可燃冰等领域的前期研究。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准备进行二期工程建设,未来谱仪数量将扩建到20台左右,打靶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意味着数据采集时间是原来的1/5,而且可以研究更小的样品,观察更快的过程,为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平台。

11月10日,国内首例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在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与观众见面,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出生于今年7月。由于黑腿白臀叶猴幼崽存活率较低,国内相关研究和成功案例极少,为了保障猴宝宝成功存活,研究中心保育员借鉴了食性相近的川金丝猴育幼经验,针对叶猴特殊的生理结构和消化方式,摸索出了一条白臀叶猴科学保育之路。

白臀叶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野生数量不足1000只,多种因素导致其数量不能恢复,通过人工干预让其数量增加是目前相对有效的方法之一。

11月10日,广州长隆灵长类研究中心保育员给人工繁育成功的黑腿白臀叶猴宝宝喂奶。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始新世初期不同类型的原始偶蹄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这使得偶蹄类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始新世之后、尤其是中新世以来,偶蹄类获得了演化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它们是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高的有蹄类类群,数量众多、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通过早期偶蹄类化石材料的研究,可以不断完善对这一类群的认识、对理解其具体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历史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茜等人论文,报道了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中始新世地层中的一类原始偶蹄类化石。

新发现的材料其牙齿结构非常的简单、是典型的丘形齿,连接主尖之间的棱脊弱发育。

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新材料与偶蹄类中已知的各个属种都不尽相同,牙齿结构和一些头骨特征上显示出与缅甸和泰国中、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些偶蹄类更为接近、但明显比它们有更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建立新属——二连豨(Erlianhyus);根据最简约原则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二连豨在早期偶蹄类中位于较为基干的位置。

根据二连豨完全丘型齿的特点推断这一类动物很可能以较嫩的植物为食,以避开与动物群中占主导地位的奇蹄类之间的食物竞争。

内蒙古二连盆地伊尔丁曼哈组已发现并报道了大量的奇蹄类、啮齿类及兔形类等化石材料,整个动物群的面貌已形成。偶蹄类在整个动物群中所占比例很小,本次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动物群的组成,也为认识早期偶蹄类在亚洲的演化、探讨早期偶蹄类不同门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连豨冠面、颊侧面及舌侧面。(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资料来源:新华社、科技日报、环球时报、证券时报、观察者网、科学网、中科院等

编辑:高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