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网红越玩越大,其实是在玩命

这网红越玩越大,其实是在玩命
2020年12月04日 22:26 好机友机哥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邢育森

当很多人对热气球的印象,还停留在美轮美奂的婚纱大片、浪漫的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和想象中在月球上漫步的场景时;

却忘了一点,再美的玫瑰也是带刺的。

近日,云南腾冲某景点的热气球项目发生意外,导致一名地勤工作人员坠亡。

据报道,当时这名工作人员正在收热气球。现场突然起风,工作人员因来不及放手被热气球带到空中,后因体力不支不幸坠亡。

在有关此事的讨论中,网友把矛头主要指向了景点安保措施不足和工作人员资质不够的问题。

这场意外坠亡事故,不仅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责任在谁”的舆论争议,更把危险的热气球再次推回大众的视野。

一直以来,部分游客对于热气球始终抱有一种憧憬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种幻想一部分来自电影,一部分来自婚庆公司。

有人把热气球和刺激划等号。幻想自己是《热气球飞行家》里踏上冒险之路、探寻天空奥秘的飞行家艾米莉亚;

来源@热气球飞行家

偶尔也会希望自己能变成《飞屋环游记》里的老爷爷卡尔,驾驶一座挂满热气球的房子,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也有人把热气球和浪漫划等号。特别是近两年在商家的鼓吹下,越来越多情侣把热气球和摩天轮、鸭子船三者并列在一起,当做恋爱过程必备三件套。

在《女儿们的恋爱》里,金晨就安排了一场和张继科在热气球上的约会。

尽管张继科因为恐高在热气球上全程蹲坐,但他也没拒绝女方想要浪漫的小心思。

打着“浪漫”的旗号,热气球的发源地土耳其也成了近几年婚纱照的热门拍摄地。

波西米亚大毯子+随风飘逸白婚纱是新娘标配,以土耳其的蓝天白云和身后升空的热气球为背景;

更有甚者,干脆要求摄影师一起登上热气球,在空中捕捉自己的幸福时刻。

各大婚庆公司灵敏捕捉到了婚恋中人的需求,在宣传文案里反复强化着“热气球=浪漫”、“热气球=幸福”的关联印象。

腾冲事发后,婚庆公司热气球=幸福浪漫的宣传仍在继续

《飞屋环游记》里卡尔的冒险经历,也给婚庆公司提供了薅情侣羊毛的新灵感。

也许是被热气球给景区带来的人流和创收所吸引,国内开发商嗅到了商机,开始把热气球项目“移花接木”到国内旅游景点中。

并且凭着“看热气球不用出国”的噱头,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其中。

@腾冲文旅在几个月前的宣传套路就是“不用去土耳其”

虽然游客的热情高涨,但也不能掩盖它是“带刺玫瑰”的事实;

热气球故障致人伤亡,已经成了社会新闻中的“常客”。

在去年十月和今年十月,山东烟台和湖南株洲的热气球景区就分别发生过两起意外坠亡事故。

前者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后者是因为热气球牵引绳存在质量问题。

关于热气球存在的隐患,其实是老生常谈,游客并非一概不知。

在18年缅甸举办的热气球大赛上,载有18公斤烟花的热气球在升空过程中突然爆炸,气球被火焰吞没后砸向地面,至少造成9人在事故中受伤。

来源@央视新闻

韩国明星沈昌珉的某次演唱会中,粉丝发现其乘坐的热气球绳索处出现破损,即将断裂。

甚至早在2012年,美国就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热气球爆炸事故。热气球在高空中遭遇暴风雨坠落,随后起火,造成多人伤亡。

登上热气球的人,纵然设想过潜在的风险,但总有人抱着“意外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说服自己。

事故频发,且几乎每次都伴随着受伤与死亡;

若要归因,把原因只甩给“游客低估了热气球的风险”远远不够。

热气球这桩生意,本身就是一场“生死劫”。

无论是落地前的减速和颠簸;

还是对令人堪忧的绳索质量、变幻莫测的天气情况,以及热气球漂浮在空中的不可控感。

平安无事的,会赞叹热气球上的景色怡人;一旦发生意外,仅有的一点逃生时间根本来不及游客和工作人员做出反应。

被开发商搬进各大景点的热气球项目,在自身设计上就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妥当之处。

比如腾冲的事故中,如若在热气球场地内配备完善的地面锁扣装置,能在热气球下降后立即将其锁在地面,而不是仅依靠工作人员以人力对抗风力,也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能降低很多。

同样的不妥当还体现在牵引绳上,近来几起热气球事故的原因都是牵引绳在升空时发生断裂;

在几起事故过后,热气球营地对于绳索有没有统一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该标准由谁来制定,又由谁来进行质量监管的工作,这一点也令人存疑。

此前有网友在国内景区体验热气球项目时,就发现过牵引绳的质量问题,所幸因飞行高度不高,飞行时间较短,没有发生意外,该问题也因此不了了之。

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该有的装置景点都没配备。

“缺斤短两”的热气球,让旁观者望而生畏,也让体验者心有余悸,不可谓无关痛痒。

在此之外,热气球项目中工作人员的资质和营地的安全管理也令人堪忧。

今年10月湖南株洲的热气球事故中,一名工作人员意外坠落,后被归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新闻出现后,就有人曾质疑过该名工作人员的资质。

营地在后续回应中称该名工作人员为在景点兼职的大三学生,是景点聘请的临时员工。

而更加荒谬的是,据知情人透露,这名大学生是当天才来到热气球营地,接受岗前培训的时间仅有一个半小时。

缺乏正规的岗前培训,意味着员工的操作规范缺少保证,也意味着必备的安全教育出现缺失;

更不用提在危急环境中,如何帮助游客解决问题、如何自保。

再进一步,矛头不仅指向工作人员,同时指向了开设热气球项目的景点和营地;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应只是资质上的,也应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数量上——营地开设项目时,是否配备了符合安全标准所规定的、足够多的专业工作人员。

根据规定,热气球升空前,需要进行繁琐的地面准备工作,使一个热气球起飞至少需要四个人共同协作;

但在腾冲事故中,热气球的着陆的后续工作只由一名工作人员来进行,这其中起飞与着陆在人员数量的悬殊,同样使人困惑。

悲剧一再发生,心痛之余,这些问题不该再含糊其辞;

热气球自身设计上的缺陷和工作人员能力上的欠缺,两者的解决都刻不容缓。

想要彻底解决这两点问题,是在进行一项艰难的“亡羊补牢”。

而“补牢”的前提在于,牢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上文说道,国内开发商嗅到热气球的商机,把它们搬进国内——

然而中国各景区内,真的具备开设和承载这项高风险游乐项目的条件吗?

广西阳朔,据说有“中国最美热气球”

按照规定,热气球可以自由飞行的条件是当地风速小于6米/秒,能见度大于1.5公里,气流稳定,且飞行区域里无降水。

换句话说,大风、大雾,都是不利于热气球飞行的气象条件。同时为了温度过高引起爆炸,热气球在飞行时必须回避太阳。

腾冲热气球事故所在的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势不平、海拔高低悬殊,虽然气温上四季如春,但是春天风大、夏天雨多。

即使是在秋冬天,由于落差和气温不均等原因,也可能会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风。在这种条件下,景点的工作人员对于天气条件的预估和判断非常有限。

不仅如此,热气球对飞行时间也有严格限制,需要选择在无风的清晨或者傍晚,最佳飞行时间是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或日落前两小时。

按此时腾冲的日出时间推算,当地热气球适宜飞行的时间应当是8-9点;

但据疑似事发时也在当地旅游的网友称,事故发生是在中午,这可能代表着腾冲的热气球在此时段刚刚结束飞行。

如果要严格遵守飞行条件,很多热气球一天只能飞一次;

倘若景区从利益角度出发,考虑到热气球购买和维护的成本,想要接纳更多的游客,选择多飞,势必要承担风险。

也就是说,当下国内的一些热气球景区,从自然条件上看,未必是最适合开展热气球项目的地方;

而如果仅凭景区的意志去设计和安装某种游乐设施,其中的安全隐患往往会被忽视。

“老网红”玻璃栈道

把危险的“网红”搬到自家的庭院里,是近几年中国旅游业的大趋势。

诸如此类的还有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几乎没有保护措施的夺命大秋千,以及大头朝下的山谷蹦极。

北京的网红秋千,灵感最初来自于巴厘岛

在“网红”的光环和从众的诱惑下,仍有游客选择铤而走险。

听起来都够刺激够新鲜,可由此酿成的悲剧也不在少数。

即使是再常见不过的旋转木马都有存在风险的可能,更不必说这些和热气球一样本身就浑身带刺的游乐设施。

和它们比起来,一个人实在太渺小;

登上热气球的那一刻起,很难说自己是不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

相较于一时的刺激和过瘾,作为“人”仅有一次的生命,才更应该好好珍惜吧。

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看过视频的表示怕怕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