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这个新功能,果然又是遥遥领先

华为鸿蒙这个新功能,果然又是遥遥领先
2024年06月25日 22:10 好机友机哥

在前些天关于华为 HDC2024 的内容中。

机哥已经给大伙盘点过,关于「纯血鸿蒙」最主要的三个升级点:

全场景、原生智能、原生安全。

而在这之中呢,又以原生智能」,也就是鸿蒙 AI (Harmony Intelligence

最为瞩目。

基于全新的盘古大模型 5.0,华为的小艺助手升级成了小艺智能体。

更加智能的同时,使用方式上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另外,说到 AI 。

这可能是机哥今年在各大手机发布会上,看到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前有珠海小三星魅族,彻底放弃传统手机研发,All in AI。

后有浓眉大眼的黑厂,宣布开启全民 AI 手机时代。

从顶级旗舰到性价比千元机,都塞进了一个「AI手机」的后缀。

一开始大伙还以为 AI 手机的风潮,不过只是在国内市场卷卷。

结果呢?

当海外大厂星星星和苹果,今年都将 AI 分别当作是 S24 系列以及 iOS 18 的核心卖点时。

一切,就变得不同寻常了起来。

最近机哥也看到有机构统计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大 AI 手机的销量榜单。

其中在硬件上牙膏倒吸,本以为会销量翻车的三星S24Ultra。

实际上靠着 AI 又一次完成了销量逆袭,直接拿下了 30% 的市场份额。甚至包括 S24+ 和 S24,也都卖得甚好。

而国内厂商这边,入围前十榜单的机型,则是来自米 OV 耀的四大中杯旗舰——小米 14、vivo X100、OPPO Find X7 以及荣耀 Magic6。

回到各大厂商整的 AI 功能上。

暂且抛开 iOS 18 正式版,以及鸿蒙星河版的实际体验能做到什么地步不谈。

倒是那些已经实装了 AI 的机型中,到底都 AI 了个啥呢?

要说好用的话,我觉得第一个可能还得是图片处理这块。

AI 消除

单说魔法消除的话,这在手机上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新功能。

很多厂商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支持。

不同的地方在于。

现在有了 AI 加入后,原本大部分都不可用的一个特性,现在终于开始像样了。(PS:谷歌 Pixel 系列除外)

如果要给各家的体验排个序的话。

个人觉得目前做得最好的,应该还是华为 Pura70 系列上的那个。

emmm...虽然这机子用的还是鸿蒙 4.2,但 AI 消除这块,确实是已经有点说法了。

首先是被提及最多的路人消除环节。

在大部分的日常场景里,华子都能做到比较干净不翻车的消除效果。

不仅如此。

当面对一些稍微复杂的场景时,Pura70 系列的 AI 消除,时常也能展现出「超出群机」的消除后补图能力。

反正机哥第一次用的时候,真的觉得蛮 Diao 的。

除了华为之外。

vivo 和 OPPO 这两家的 AI 消除,也都做得还算不错,可以算是目前的第二梯队。

平时大家拍的照片,有啥小瑕疵想消除一下的话。

这两基本上都能满足需求。

那么,阿米的呢?

我用下来,AI 补图的表现是有点猛。

但消除这块,对比其他三家还有着比较大的进步空间。。

AI 通话摘要

关于AI摘要这个特性,也算是这波AI普及里一个比较基础的功能。

从简单的录音、文章智能总结。

到通话和会议等场景,现在的 AI 确实展现了比以往更为聪明的能力。

以黑厂重点宣传的AI通话摘要为例。

作为一个起初机哥并没有抱太高期待的功能。

它的实际体验嘛,确实有小小地惊艳了我一番。

当你在通话阶段开启这个功能时。

系统就会自动录音,并生成 AI 的文字总结。

划重点:这里的总结,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复述。

而是它会根据通话中不同人物的声音、说话的情绪等自动分析,再进行总结。

有一说一。

效果真有点东西。

如果未来可以把这个功能加入到微信通话里,那就更好了。

AI 计算摄影

除了让 AI 在图片处理和声音处理中,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外。

「怎么让AI在手机影像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也是各大厂商的重要课题。

毕竟,如今的旗舰机最卷的也就是影像。

尤其是超远距离的变焦。

手机镜头受限于体积问题,想要挑战20倍以上的焦段拍摄。

引入 AI 几乎是目前唯一的解法。

从效果来看,像是一些户外建筑、风光之类的场景,AI 算法加入后也确实对于画质有着明显提升。

关于「手机拍人像到底哪家最好」这个问题。

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毕竟风格不同。

但单论对于人像的发丝处理。

目前来说,OPPO Find X7 Ultra 无疑是市面上表现最好的手机。

而实际上能做到这么好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这一代,有了 AI 的加入。

当然了。

在面对猜字和拍人这种场景时,现在部分机型的 AI 算法,也有点「双刃剑」的意思。

前者有时候猜准了还能看,后者就...你懂的。

话说回来。

除了机哥提到的这些特性外。

不少厂商还经常提到的 AI 智能助手。

目前来说,也算是进一步增强了原有功能的可用性。

手机 AI 的元年确实已经到来。

但如何让 AI 在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后,让手机终端展现出更智能的体验。

也是手机厂商们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嗯...继续等果子和华子的答卷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