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月2日电 (常涛)“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vivo分析过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研发路径,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空间感知。”近日,在“vivo会客厅”开放日活动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对中新经纬等媒体表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vivo的策略是“沿途下蛋”,搞清楚未来3至5年技术成熟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推出满足具体场景需求的产品。
中新经纬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多个消息传出。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各自公布了其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英伟达宣布在2025年进一步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投入,在上半年推出新一代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紧凑型计算机……
中国信通院2024年年底发布了“2024人工智能十大关键词”,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延续,具身智能位列关键词之一。近期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而按照此前相关文件提到的,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胡柏山看来,混合现实(MR)是做好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MR做好,机器人的空间感知能力不会出问题。此外,人形机器人还要求手、脚要足够灵活,大脑决策能力非常强。这两方面,vivo都有所准备。
在2023年年末的“vivo会客厅”活动上,胡柏山曾表示,人形机器人是vivo将来可以顺势切入的行业,因为vivo具备天然的两大优势。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vivo蓝心大模型持续迭代,会让机器人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其次MR会让机器人有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vivo三年之内,将有MR量产产品上市。
“人形机器人可以创新应用在医院等场景,解决养老产业医护力量不足的社会问题。”胡柏山当时说。
胡柏山近日则透露,vivo的MR团队已经达到500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9月份在全国十几个城市上线高保真原型机体验。
不过,无论是空间感知能力还是决策能力,人形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还做不到完美。“大家真正理想中的人形机器人,我们自己判断需要十年以上,甚至十五年以上(才会有),人形机器人的手脚能力会进步比较快。”胡柏山说。
对于vivo这样的手机厂商来说,胡柏山认为可以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就像手机影像一样,用户的需求很明确,就是得对标单反拍摄。现在人形机器人也一样,需求明确,但技术不匹配。我们要搞清楚未来3至5年技术成熟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在中间设置一个个时间点,生产完全能够应对某一个场景的产品出来。”胡柏山说。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