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显里面做个“正常”的虚拟人,真的这么难吗?

在头显里面做个“正常”的虚拟人,真的这么难吗?
2024年04月12日 17:29 VRPinea

从“遗像”到“阿飘”,

在头显里面“做个人”,咋就这么难呢?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4年4月12讯)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头号玩家》(2018),相信会是不少人的元宇宙/虚拟现实启蒙之作。头显、万向跑步机、虚拟化身、“绿洲”……

这里,小P请各位看官回想一个电影情节:男女主角在复刻经典歌舞电影《周六夜疯狂》的悬浮舞池中双人对跳,气氛好不旖旎。这样在虚拟世界中尽情起舞的行为,基于现有的消费级XR头显可以实现吗?

(《头号玩家》剧照/“悬浮舞池”)

像影片中那样,仅佩戴头显,不使用任何追踪配件,无法实现。别说载歌载舞了,现在的虚拟形象,甚至还处在“不成人形的阶段。以苹果Vision Pro刚刚完成visionOS 1.1版本更新后的Persona功能(通过Vision Pro头显外侧的高清摄像头,扫描生成的用户虚拟形象)为例。

(Persona扫描示例)

苹果Vision Pro的“Spatial Personas”

更新后的Persona,可以让用户激活“Spatial Personas”模式。“Spatial Personas”相较于初始版本的变化,简单来说有两点,首先是去除了方形头像框,其次是视频对象的空间位置,可以被直观展现出来,如移动、距离变化等。

(开启“Spatial Personas”模式的选项框)

怎么说呢,一个很不恰当,但绝对没有恶意的比喻,Persona从“遗像框”中挣脱了出来,成功进化为了“阿飘”。“Spatial Personas”呈现形式,包括视频对象的头部、颈部和部分胸肩,还有就是双手。

(Persona视觉形象的前后对比)

这样的呈现形式,对于饱经恐怖片熏陶的小P来说,很难不联想到下图:

(经典“阿飘”形象)

如果说,早期版本的Persona还需要“布置”上白底黑字的“浩气长存”、白烛一对、清香三支,才能让人有恍如“灵堂”的错觉的话。现在的“Spatial Personas”,对于和小P一样“阅片无数”且脑补能力强的用户来说,戴上Vision Pro跟“开天眼”基本没啥区别了。

(编者按:小P再次强调,上文出现的“遗像”、“阿飘”、“灵堂”等词汇,既非对Vision Pro用户的恶意编排,也无对祭奠习俗的不尊重,仅为行文所需。)

当然,这次的“Spatial Personas”更新也并非全是缺点。基于苹果的SharePlay(同播共享)功能,Vision Pro用户可以在多个应用场景中,与朋友的Persona更加直观地进行交互。如在《Apple TV》里观影时,一起对剧情“指手画脚”,再比如,到《Game Room》中,手谈一局

(与“Spatial Personas”交互)

恐怖谷效应

说回Persona本身,为什么明明是基于用户的真人面部数据扫描生成的,并且还通过头显内部的眼动追踪摄像头实时反馈用户的眼部动作,却反而比那些早期卡通化的虚拟形象还让人觉得违和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人类对机器人/非人类物体认知感觉的假设理论了,即恐怖谷效应。恐怖谷效应是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1970年首次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当机器人等类人物体,随着与人类的相似度提高,人类对它们的好感也会随之提升;但当这些类人物体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这个临界点大概在70%左右,而后会在90%左右,迅速回升。如果以曲线图来表示,这陡降陡升之间,形成的波谷,即为“恐怖谷”。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虚拟形象的恐怖谷效应这么重呢?

(恐怖谷效应概述图)

虚拟人如何跨过“恐怖谷”?

现在的虚拟化身

目前常见的,应用于XR领域的虚拟化身,主要采用低模卡通画风,如《VRChat》和《Horizon Worlds》。但这一类的虚拟化身,更多是采用纯虚拟形象,跟用户自身形象,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

(《VRChat》的虚拟化身形象)

(《Horizon Worlds》的虚拟化身形象)

真正拟人化的虚拟化身,毫无疑问会是XR领域下一代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存在两种路径,一种是像META一直在研发的Codec Avatar。去年9月,美国知名播客主播Lex Fridman专访小扎同学的“元宇宙1小时对话”,就是采用了这一技术。

(Lex Fridman与扎克伯格的虚拟化身)

另一种是以Vision Pro为代表的Persona。就目前的水平而言,Meta Codec Avatar的视觉效果无疑更加出众,但出众的代价是,这套方案的虚拟化身生成方式极为复杂,需要专业场地、设备进行人物形象捕捉。而反观苹果Vision Pro,仅用头显即可完成数据收集。

(Meta Codec Avatar制作)

未来的虚拟化身

尽可能避免恐怖谷效应,一定是拟真虚拟化身需要克服的问题。当前版本Vision Pro的Persona,没有后脑勺、没有手臂,这样的“残缺形象”,还远没有达到足够拟真的阶段。

(没有后脑勺/手臂的Persona)

如果Vision Pro更新到visionOS 2.0版本的时候,能够推出一个拥有完整头/手,上半身延展至横膈膜位置(横膈膜是位于人体胸腔与腹腔之间的一层膜状肌肉组织)的Persona,再基于Vision Pro多路摄像头、传感器,以及AI算法的优化,实现Persona的实时反馈,那将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总之,千万别学Meta当年的“拦腰斩”Avatar就好。

(Meta的“拦腰斩”Avatar)

想在头显里完完整整地“做个人”,任重而道远呀!尤其是,只想单纯基于头显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收集数据,以视觉方案映射整个人的虚拟化身。小P期待着开发者/程序员大佬们的灵光一闪,期待着属于虚拟化身的“女娲”出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