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novv建立AR新范式,用AI+AR做场景占位

ARknovv建立AR新范式,用AI+AR做场景占位
2023年07月27日 11:57 VR陀螺

本文关键信息一览:

硬件层面:致敬未知发布其首款AR眼镜产品ARknovv A1,采用Micro-OLED+自由曲面光学方案,标配电致变色技术,配备单目RGB摄像头、支持6DoF SLAM、3DoF指环交互,产品净重仅68g,A1售价2988元,A1 HUD售价3988元。

应用层面:ARknovv A1全面拥抱AI,以AI为交互核心,命令调用中心。一方面加强基于语音交互上对于自然语言的理解,调用所有资源输出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以AI+AR SLAM拓展内容,增强AR眼镜场景,带来全新玩法。这是致敬未知区别于市面上其他设备的核心竞争力,AIGC时代产业融合的产物。

观点层面:致敬未知CEO吴德周认为AR与苹果Vision Pro代表的MR是两条不同的产品路线,不过有内容层面上的重合。在AI的加持下,AR将比大家预期发展更快;吴德周认为致敬未知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用户的深入理解,算法、产品、功能与细节设计皆服务于此。

“现在大家双眼看到的世界是不完整、有缺憾的,未来有了 AR 眼镜以后,大家不仅可以看到现实内容,还可以看到虚拟的内容,让虚拟的 1/2 补齐,让双眼的世界更丰富。”

在 2022 年底,吴德周对 VR 陀螺兴奋地说道致敬未知对于品牌的定义与 AR 的未来愿景。时隔半年时间,作为另外一半 1/2 重要载体的致敬未知产品 ARknovv A1 正式发布。

7 月 25 日,致敬未知举办 ARknovv 品牌发布暨新品上市发布会。致敬未知创始人兼 CEO 吴德周正式宣布了两款 AR 眼镜 ARknovv A1 和 A1 HUD,前者面向大众消费者,售价 2988 元,后者更偏重车载场景,售价 3988 元。

作为一家硬科技属性的 AR 初创公司,致敬未知产品的落地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快,而产品打出的一系列差异化特性也展现了这家 AR 公司的对于用户的理解,以及创新基因。

借此契机,VR 陀螺再次与吴老师进行了一次思想碰撞,探析一款 AR 硬件诞生从 0 到 1 的背后思考。

致敬未知的三层AR眼镜定义:“戴出门”、“消费级”与“真AR”

致敬未知对于产品的追求,其理念一直未曾改变——要做能够“戴出门的消费级真 AR 眼镜”。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却并不低,尤其是对于产业链尚不成熟的 AR 硬件来说,所有的产品特性和设计细节都需要权衡。

(一)68g+普通眼镜形态,做更符合当下的产品

ARknovv A1 采用了分体式的产品设计,眼镜部分仅保留光学模组、一颗外置摄像头和眼镜外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重量压缩至 68g(去除镜片、连线),外形类似普通眼镜。

普通眼镜的外观形态与轻薄配重,在吴德周看来是可以让 ARknovv A1 被“戴出门”的基础条件,使其让用户长时间佩戴时不会产生较大负重感。

当然,分体式的眼镜产品形态也常常被人所诟病,包括苹果 Vision Pro。而就吴德周看来,在当前阶段,就应该做当前阶段的事,一体式产品形态短期内都无法成为市场主流。因为它无法解决电池续航、发热等问题。相反应该关注如何让 AR 眼镜更便携、佩戴更舒适,能够戴出门等实际问题。

吴德周还表示:“我认为,如果我们想在 AR 眼镜行业做产品,就必须认识到一个现实,即目前 AR 眼镜还未到达普通用户的阶段。因此,我们应该忽略这个(一体式)需求,做当前阶段能做好的东西。”

“在短时间内,我不认为一体式的产品形态会成为主流。只有当真正的尝鲜者和发烧友认可后,AR 眼镜才有机会进入普通消费者市场。此外,我认为 AR 眼镜需要有足够的算力才能支持更多的应用,否则只能用于信息提示,没办法给用户提供更多需求玩法。”

前沿技术的演进是缓慢的,一步步解决问题,而非一步到位。比起更前沿、但不够成熟的极致轻薄型 AR 眼镜,致敬未知更愿意做现阶段就可以量产出货的 C 端产品。

(二)自由曲面+电致变色,为“戴出门”而设计

为了能够“戴出门”,ARknovv A1 采用了自由曲面的光学方案。吴德周说道:“目前主流的 Birdbath 透过率基本在 15%-25%,加上外置墨镜片后,透过率可能会降低到 8% 左右,很难做到‘戴出门’,而 ARknovv 系列采用的自由曲面光学透过率达到了60%,达到了户外使用基本要求。”

ARknovv A1 还标配了电致变色镜片,这意味着该硬件可以基于环境光亮度,通过电压自主多档位调控镜片的透明度,使其能够适应更多室外、室内的场景,这也是其能够“戴出门”的支撑技术之一。

对于基于 OST 技术方案的 AR 眼镜而言,电致变色是一项非常具有意义的材料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改变在户外环境下,AR 眼镜显示亮度不足的问题,还能在“沉浸式的 VR 环境”和“通透的 AR 环境”自由切换。

此前,VR陀螺也曾对话伯宇科技 CEO 陈烨玥《VR陀螺对话伯宇科技CEO陈烨玥:电致变色材料如何解决 AR 眼镜“光学痛点”》,探讨电致变色技术在 AR 眼镜中的应用和意义。

VR陀螺认为在未来的混合现实时代中,如果 VR 与 AR 设备最终将走向融合,那电致变色将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技术,甚至成为标配。目前业内采用该技术的消费级 AR 眼镜产品凤毛麟角,而在 ARknovv A1 加持下,现在阵营又多了一位推动者。

(三)光学方案:消费级+可量产

ARknovv A1 采用两块 0.49''的 Micro-OLED+自由曲面的光学解决方案,屏幕与光学方案都为该技术路径下的最新成果,是一套供应链可满足量产且兼顾成本的最优搭配。

吴德周表示:“致敬未知采用自由曲面光学方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自由曲面整体光学效果较好、透过率高,另外一个就是它价格可控,满足致敬未知对于‘戴出门的消费级真 AR 眼镜’的产品要求。”

目前,在消费级 XR 眼镜中,Birdbath 是业内常用的一个光学方案。吴德周表示:“相比 Birdbath,自由曲面的 FOV 其实要小一些, 但是自由曲面在 PPD 上却是更胜一筹,画面显示效果更好。”

据悉,在双目 3840×1080 的显示分辨率下,ARknovv A1 眼镜 PPD 率可达 58 , 透视 FOV 达到近 55 度。

事实上,相比 Birdbath 和自由曲面,光波导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更适合“轻薄型 AR 眼镜”的光学方案。但目前受限于光效损耗大、FOV 小、量产难度高、成本高等诸多因素仍难以落地。

“光波导还处于早期技术阶段,采用光波导方案的 AR 眼镜用作信息提示的确可以,但是它却没有很好的显示效果,这与我们做‘戴出门的消费级真 AR 眼镜’并不太相符。”虽然吴德周短期内没有采用光波导,但他并不否认光波导技术的优势,放长远来看,其认为光波导可能是下一代消费级 AR 眼镜的光学方案。

(四)真AR:单摄像头实现6DoF空间定位

“AR 应该有空间融合。”

致敬未知对于 SLAM 眼镜的执着,早在创立之初,就播下了种子,而算法也占据了致敬未知团队的一大部分。

在 ARknovv A1 上,我们也看到了致敬未知对于在 SLAM 算法上的成果。ARknovv A1 采用了一颗 100 万像素超低功耗的 RGB 摄像头。

与市面上大多数采用摄像头,即拓展拍照摄像功能的 AR 眼镜不同,ARknovv A1 主要用于实现不同场景下 3DoF/ 6DoF 空间定位效果以及识别物体(依靠AI拓展),而 100 万像素摄像头在低功耗的同时,又恰好能满足其基本需求。

在吴德周看来,SLAM 是 AR 的必要条件,他表示:“没有 SLAM 就不是 AR,因为 SLAM 可以实现虚实融合,让虚拟的内容融合显示在真实的物体边上。”

“并且,基于 SLAM 可以调节 VID(虚像距离),根据不同的应用和内容,可以让用户感觉是几十米或百米远。如果是显示电影或视频,就可以让用户感觉是几米远,增强显示效果。”

相对于目前四目或者多目 SLAM,单目实现的效果自然难以媲美。不过吴德周认为,对于 SLAM 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应用的需求和场景。比如说,如果只是为了娱乐和好玩,稍微有一些偏差也不影响体验。但是如果是用在专业或医学的领域,就需要更高的精度。

算法方面,除单目 SLAM 以外,为让用户操作更容易,致敬未知还选择了“戒指”作为交互配件。一块小小的触摸板,加上一个按钮,组成了这个更适合 AR 的语音+戒指的交互方式,并且支持 3DoF,类似于 VR 头显中的手柄,可在虚拟空间内,实现射线操作。

算法,不止于空间与交互,还有 AI。

以“AI”为核心,拓展全场景交互+生成式内容

面向 AI 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

2023 年, AI 大模型让全球互联网沸腾,各行各业也以引入各类 AI 技术作为全新的增长点,赋能效率、提升竞争力。

而在 XR 行业,AI 也在逐渐被嵌入,形成各类应用。吴德周说道:“AI 和 AR 的结合一定是方向,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深度结合 AI,让 AR 眼镜真正能够成为更有效率、更好玩的工具。”

与传统的 AI 聊天类应用完全不同,致敬未知将 AI 与 AR 的融合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不禁让人感叹,这不就应该是 AR 该有的样子吗。

(一) Aladdin OS:以AI为入口,结果为导向

ARknovv A1 的操作界面可能是笔者体验过最精简的。

致敬未知在 ARknovv A1 上搭载的是其全自研的 Aladdin OS 系统,深度融合了 AI,入口通过界面右上角的精灵球进行语音交互,交互界面极其简洁。

传统的 AI 语音交互,都以“特定关键词”为接收指令,不管是天猫精灵、小爱同学还是苹果 Siri 都存在不少理解障碍,而在基于 AI 大模型的语音助手就能更好地进行自然语言的理解,与用户流畅对话。

与精灵球进行对话,如“帮我查询明天从深圳去北京的机票”,即可让 AI 自动调用手机端应用资源(基于APP或互联网),最后推送结果。

吴德周表示:“我需要的是它的信息,而不需要它的界面。比如,在“现实大爆炸”中,我只需要这家餐厅的评分是多少,推荐菜有哪些,以及用户的具体评价,拿到基本信息,而不需要按照原手机 APP 的用户交互界面来显示内容。”

“它的显示结果,可能是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但是那个界面里面一定有你想要的一部分信息,这是一个基于 AI 渐进式发展的过程。”

对于致敬未知来说,AI 不仅仅是 ARknovv A1 重要的交互核心,还是生产个性化内容,提高用户兴趣点的重要工具。

(二) 三大场景:AR相册、AR导航、现实大爆炸

大体来看,致敬未知将内容场景分为两大板块,一是高频刚需的工具,二是有趣好玩的应用。

ARknovv 产品主打的功能是“AR 三大件”,其中现实大爆炸是核心的应用。它结合了 AI 技术,可以把每个人都打造成“超级个体”。

用户只需要把需求和想了解的信息告诉精灵球,并用眼镜对准想了解的物体,就能快速显示这些物体背后隐藏的数字信息。未来,随着生态合作的拓展扩大,看见什么就“炸”什么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致敬未知的天使轮融资中,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或许能为致敬未知提供更多可以“炸”的信息源。不管是已有以“图”识“物”的淘宝,还是集成出行信息的飞猪,都是顶级资源支撑。

“AR 导航”是许多概念性 AR 智能眼镜宣传片中的老朋友,而在 ARknovv A1 上,致敬未知让其成功落地消费级。

AR 导航主要依靠眼镜的单目空间计算和定位系统,可实现 3D 车路融合的导航。据称,所有的显示信息通过 3DoF SLAM 算法完全定于眼睛正前方,不会跟随头部转动而变化位置。

除支持 AR 步行导航的 ARknovv A1 外,致敬未知还为汽车场景,推出了A1 HUD 版本,额外配备车上专用的空间定位模块以及边充边用模块,并开放 HUD 驾驶导航功能。

如果说现实大爆炸的“信息获取”和 AR 导航的“地点引导”是日常高频刚需的功能,那么 AR 相册就是一个有趣好玩的功能。

致敬未知的 AR 相册功能结合 AIGC 工具,通过 AI 算法可以快速把第一视角看到的平面风景变换成原画、油画、手绘效果的 3D 风景图。

吴德周对 VR陀螺表示,AR 相册的风格化创作功能,是基于开源绘图大模型 Stable Diffution 的 AI 图生图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 AR 相册去拍照、去创作、去观看 3D 电影。

他表示:“AI 生成图片的核心价值就是好玩,让用户觉得有趣,并且调动他们的创造力。我们目前提供了三种风格,未来我们还将提供更多的风格和内容,让用户可以自由地生成和分享自己喜欢的图片。比如说,我们可以让用户把自己的模型投射进去,或者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这些都是用 AI 的技术来实现的,不是简单的滤镜效果。”

“我们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和迭代,找到最适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和体验。我们也希望通过提前发布,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来优化我们的产品。我们认为 AI 生成图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能力,可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乐趣。”

致敬未知在硬件技术上,主要围绕“选择”、“组合”与“创新”展开,而在应用层面,更多的是“定义”、“创意”与“立异”,而 ARknovv A1 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这款产品,是致敬未知基于对用户理解以及对 AR 技术价值判断所带来的成果。

致敬未知的核心竞争力:用户理解

“我并不认为 AR 光学、AR 硬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供应链技术,很容易复制。但是想把应用、场景和交互做好,这个才是要靠体验、要靠实力。就像普通的戒指,它们的延迟是 20 毫秒,而我们的戒指的延迟可以做到 5 毫秒以内。”

吴德周对于致敬未知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清醒的认知,相对于行业内其他竞品,他认为 ARknovv A1 的优势不在硬件技术上,而在于软硬件一体化,通过场景定义、算法增强和细节化功能设计带来的体验提升。

在 ARknovv A1 上,我们也看到了诸多展现用户理解的细节化设计, 比如显示驱动芯片的转移——从眼镜端到连接线。

不少 XR 眼镜面临长时间使用,头戴部分就会发热的问题,这是由于光机与显示驱动芯片进行传导所产生的发热,不可避免。部分 XR 厂商的解决方案是将显示驱动芯片置于远离直接接触皮肤的位置,但由于导热性和长时间使用,用户依旧会有所感知。

而致敬未知的产品设计做了一个个小小的创新——它将显示驱动芯片等发热元器件置于连接线上的一个模块,如此设计避免了发热带来的直接影响。

另外,该连接线上的模块不仅放置了显示驱动芯片,致敬未知还在上面设置了一个一键开关屏按键。在其看来,用户或许并不需要 AR 眼镜常亮,如在汽车驾驶等场景下,可以随时关闭或者开启屏幕,不仅提升了场景适用性,同时还能降低功耗。

致敬未知对于用户的理解,产品化的细节设计还体验在交互指环上。业内大多数采用指环设计的 AR 眼镜,多为一体式设计,而致敬未知巧妙地将交互戒指分拆成了“主机模块”和“戒托”两部分。其中戒托在新品发布会之前,以实物邀请函的形式进行了寄送,这是交互的 1/2,在前期给人遐想。

指环的主机模块可以单独从戒托上进行充电,或直接更换,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使用的灵活性。

当然,类似的产品设计细节,在 ARknovv A1 还有许多可以探索,但是对于用户而言,这些功能也许都是“应有”的。这种无感的体验,正是致敬未知对于用户理解的体现。

致敬未知的产品始终围绕着用户、消费者出发,对于 ARknovv A1 的市场预期销量,吴德周表示:“我们目标销量没有特别的高追求,我们更希望能够达到我们定义这款产品的目的——让用户觉得它真正有用。”

“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持续玩起来,能够和我们持续的去互动、去探索更多好玩的点。这个可能是我们会给团队更重要的目标,我认为只要解决了用户可以持续体验的问题,后面产品的销量自然就会拉升。”

吴德周:与苹果Vision Pro不同,MR和AR是两个方向

2023 年,科技巨头苹果入局带来了 XR 产业的转折点。苹果 Vision Pro 的发布,对于 XR 产业而言,可谓忧喜参半。“喜”的是苹果的入局,为整个 XR 产业再次带来了增长机会,证明了 XR 赛道的正确性;“忧”的是苹果 Vision Pro 在产品定义与技术路径上,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而对于吴德周而言,他始终坚定致敬未知的 AR 眼镜产品路线,并认为 AR 的应用场景可能会大于 MR,他说道:“对于 VR,我觉得 Vision Pro 是一个创新的产品,它拓展了 VR 的应用场景,让 VR 不仅仅是游戏机,是一个空间计算平台。它也定义了新的交互方式和体验,带来了 VR 新的发展方向。我相信很多 VR 的厂商都会跟进这个趋势,调整自己的策略。”

“对于 AR 和 MR,我坚持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产品方向,就像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一样。MR 可能更专业,要求更高,而 AR 可能更便携。”

“我觉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都会有各自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当然,它们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内容和应用。比如说办公、娱乐等,这些都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共享和交互,所以我觉得它们是会相互促进的。在 AR 的发展上,我觉得它可能会比 MR 更早成熟,尤其是结合 AI 的技术之后。”

AR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要耐心和勇气

吴德周是华为第一部出货量过千万手机的缔造者,原华为荣耀产品线总经理,主导开发了华为第一款手机、第一款滑盖机、第一款触摸屏手机、第一款类智能机、 第一款美国运营商 T-Mobile 定制手机、第一代荣耀手机......

在手机产业的发展年轮中,吴德周创造了很多第一次,参与了很多第一次。然而,在吴德周看来,相比于过去的手机产品设计,一款 AR 眼镜的研发过程更加困难,不过也更富有想象空间。

“做 AR 的难度和挑战在于 AR 是一个没有被定义的领域,需要从 0 到 1 去探索和创新,不像当年做手机那时已有成熟的产品形态和功能点。做 AR 需要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耐心,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当然,这一过程也充满兴奋和乐趣,因为 AR 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领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定义产品的形态和交互。做 AR 可以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和价值,也可以跟用户产生更多的互动和沟通。”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ARknovv A1 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并不符合大家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理想型 AR 眼镜。但是,在现阶段,又有谁能一蹴而就呢?

正如吴德周所说“我们做的并不是一个 Demo 产品,我们真正希望它能够量产并发货。虽然这个批量可能不如手机那样大,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让大家都体验到我们的产品。”

“我们希望 AR 技术能够回归本质,成为一个增强现实的产品,让人们能够与现实世界互动。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线缆连接产生的美观度影响等,但我们的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愿意尝试和使用我们的产品。”

ARknovv A1 踏出了“致敬未知”致敬未知的第一步,让 AR 回归本质,真正实现“增强现实”。

2023 年开始,用 AR 看见另外二分之一的世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