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厂做VC,开玩新「游戏」。
纵观 XR 产业过去五年投融资数据,参投机构达到了数百家,其中不乏头部财务机构 、产业资本、互联网大厂和国资。然而,在这其中,作为一家以游戏起家,并成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三七互娱可以说是「XR投资阵营」中最特别的存在,看似与「硬科技」属性关联不大,但却是众多前沿技术落地的背后推手。
8月26日,三七互娱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2亿元,同比增长18.96%;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75亿元,同比增长14.27%。稳步上升的集团财务数据,也为其在硬科技产业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报中同时指出,公司还通过科技投资方式逐步打通“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的产业链布局,包括直接或间接投资了智谱华章、百川智能、月之暗面、硅心科技、深言科技、Yahaha、星河视效、宸境科技、此芯科技、庭宇科技、辉羲智能、华翊量子、亿智电子等多家优质企业。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三七互娱背后投资逻辑,VR陀螺近期有幸对话到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刘雨,基于“三七互娱投资策略、XR与空间计算、AGI的最佳载体”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从「文娱」到「硬科技」,三七互娱VC策略变与不变
以2018年为分水岭,三七互娱在投资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刘雨告诉 VR陀螺:“在最初的阶段,我们称之为1.0阶段,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文娱内容上,其中游戏占据了主导地位,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除游戏之外,我们还涉足了音乐、艺人经纪、影视、动画以及各种其他文娱内容相关的项目。”
“以2018年为分水岭,三七互娱投资进入2.0阶段,我们的关注重点转向了「科技」。我们希望所投资的技术项目能服务于文娱内容的互动,至少能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整体还是一个To C的逻辑。”
三七互娱投资逻辑的变化,也让这家企业从专注于游戏和泛娱乐内容的投资,逐步转型为更加注重科技驱动和未来趋势的投资者,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和战略布局。
该变化一方面可能源于当时市场和环境所致,2018年,由于版号暂停发放等方面原因,中国游戏产业在整体收入上的增幅明显放缓,转型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科技现代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不可逆,三七互娱亟需新的业务增量。
变的是投什么,不变的是底层投资逻辑。与传统VC机构相比,三七互娱在投资上也有自己的「个性」偏好。三七互娱更注重与自身产品线的整合以及线上联动的可能性,不论是通过商业合作,还是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涉及新文娱、新消费或者硬科技。
刘雨表示:“由于相同的用户场景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来渗透,我们通常会让被投企业与我们的生态系统建立紧密的联系。游戏无疑是互动性最强的领域之一,无论是与我们的研发团队共同定制产品,还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游戏发行。”
“在国际化方面,相较于传统VC机构,我们更具全球化视野。我们在海外一直都有所布局,且所有的投资仍围绕着之前提到的内容和技术这两个核心维度。”
“对于国内市场,我们采取了直接投资和通过基金进行投资两种方式。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是「投早投小投科技」,侧重于项目的早期、中小型科技向的项目。这是我们与大多数VC机构的不同之处——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并且能够结合产业背景来打通整个生态系统,尽可能地为所投资的公司赋能。”
作为三七互娱在投资2.0阶段的代表性产业,从2018年以来,三七互娱已累计投资超过20个XR相关项目,从项目属性来看,近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空间计算」产业链。
涵盖芯片、光学到整机,三七互娱投出了一条「空间计算」产业链
刘雨认为:XR、智能座舱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信息交互的硬件入口,虚实融合、空间计算是下一个值得期待的交互形式。
三七互娱公开数据显示,其在XR产业投资布局广泛,涵盖了算力芯片、人机交互、光学、显示及材料、软件工具引擎、应用和整机项目。
据刘雨介绍,XR芯片厂商万有引力核心成员来源于苹果芯片设计团队。该公司前期主要以传感芯片为主,同时也可以覆盖计算芯片,第一代芯片主要对标苹果 Vision Pro协处理器R1。
据悉, R1主要负责处理来自12个摄像头,5个其他类型传感器,6个麦克风的数据信号,加速对于传感器数据的处理,降低延迟。对于VST路径的 MR头显来说,该协处理器十分重要,显著降低了因延迟带来的晕眩感。与此同时,安卓XR阵营也亟需这样一颗协处理器,万有引力则是其中最备受期待的中国玩家。
在谈到整机方面的投资时,刘雨说道:“整机方面,我们在2021年参与了影目的天使轮投资,2023年又投资了雷鸟创新。从目前市场数据来看,他们在AR一体机以及Birdbath观影类型的产品上都做到了行业头部的位置,并且它们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的商业策略。”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中国2023 VR/AR出货量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72.5万台(sales-in口径),同比2022年下滑39.8%。其中AR出货26.2万台,同比上涨154.4%。2023年中国AR市场出货量前五分别为XREAL、雷鸟、Rokid、影目以及华为。
与此同时,三七互娱在AGI上的投资也能与XR整机与应用层结合,形成赋能。刘雨说道:“AGI已经开始与耳机、眼镜等多种可穿戴设备结合,尤其在云服务支持下实现了很多功能,但在视觉、触觉整合方面受限。相比之下,AR眼镜由于能接入多个模态信息(如视觉、听觉),我们认为是AR眼镜目前的确是AGI的最佳载体。”
除正在进行的种子型选手外,三七互娱在部分XR投资项目上已成功实现效益最大化。刘雨表示:“2021年,AR衍射光波导厂商WaveOptics被Snap以5亿美元收购,三七互娱在这其中实现了数倍的股权增值。”
作为后续对XR衍射光学的对标补充投资,同年三七互娱投资了光舟半导体。该公司由前华为科学家、AR光学专家朱以胜联合业界科学家共同创办。资方名单中不仅有三七互娱,还包括腾讯战投、红杉中国、世纪华通等产投和头部VC。
2022年,Micro-LED微型显示技术厂商Raxium被谷歌以10亿美元收购,同样让早期参投的三七互娱收获颇丰。“仅仅6个月的时间,真的很难想象,这个数值能够在海外可以成交。”刘雨说道。
更高亮度、更高分辨率、更小尺寸和低功耗的微型显示技术,不仅仅可用于XR硬件,未来对于大多数可视化电子设备可能都有影响。在Raxium后,2023年12月,三七互娱又投资了Micro-LED微型显示厂商镭昱,继续看好微型显示技术。
光学、显示和芯片外,三七互娱还投资了更上游的材料公司,比如:氮化镓(晶湛半导体),可应用于功率、射频和新型显示。刘雨认为,作为上游材料公司,氮化镓技术可以在不同行业的发展的节点和应用场景上,去做材料和外延片的交付,具备长期营收能力和投资价值。
就此,从XR芯片、显示及材料、XR光学、人机交互、XR整机到应用,三七互娱在硬科技的投资上,近乎形成了一条「空间计算」产业链。
做XR的长期主义,关注优秀的XR标的
2023年Apple Vision Pro正式发布,全新空间计算概念,将XR技术与下一代计算平台深深绑定。与此同时,XR相关投融资项目也开始回暖。
然而,3499美元的超高售价、过重的头戴使用方式以及产品有限的应用场景等现实因素抑制了产品的爆发,多家市场调研机构预计2024年Vision Pro销售将保持在50-60万台。
对此,刘雨表示:“其实三七互娱在2021年的时候就提出了XR大方向投资的策略,即使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也没有因为某些产品销量的变化和趋势的变化,去影响整个策略的走向。”
“我们认为这可能仅仅是品类上有一些不同的发展脉络,是阶段导致的不同品类的起伏和波动,这是一个周期性问题。我们并不会因为某一个热点,然后去追逐、制定投资策略。”
三七互娱早在Vision Pro推出之前就投资了AR光波导企业WaveOptics、光舟半导体、XR芯片厂商万有引力、VR内容厂商Archiact等诸多XR企业。
刘雨认为,尽管Vision Pro在市场反馈上不及预期,但它其实代表了大厂还在坚持VR/MR,对于XR行业来说,仍是利好的一款产品。
她补充说道:“另外,AI眼镜Ray-Ban Meta也带来了AR过渡阶段的另一种形式。可能在XR芯片、Micro-LED、光波导还没有达到相对成熟之前,这样的一个产品定义确实也能卖到单品百万级或者千万级的市场预期。”
众所周知,相对于不少独角兽项目来说, XR至少在短期可预见的未来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回报率,商业化投资周期较长。
在刘雨看来, 部分XR项目的确存在商业化周期较长,短期很难规模起量的问题。她表示:“作为早期的投资者来说,其实在部分项目后续的融资轮次中,随时都可以选择退出,并非所有投资都需要长期持有,我们也长期看好XR/空间计算产业的发展。同时,三七互娱投资的项目中,更偏向于一些偏底层供应链的人机交互技术,它们通常具备较多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化变现能力,潜在回报率较高。”
最后,刘雨透露,目前三七互娱仍在高度关注XR产业,最近还在看一个材料项目,致力于减轻AR眼镜重量,进一步优化产品穿戴设计。
写在最后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事实上,游戏公司做VC并不罕见。游戏行业的盈利能力通常较强,许多游戏公司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这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支持风险投资项目。
同时,稳定的现金流使得游戏公司能够承担较高的风险,支持那些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盈利的创业项目。海外巨头任天堂、Epic Games和动视暴雪几乎也都有相关战略投资事业部。然而,在诸多互联网大厂的投资中,深耕XR投资的三七互娱是独一个。
风投的本质虽是追求股权增值,实现更高收益,但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其对于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却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力。
放眼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XR仍会是小众市场,从技术破壳到市场破圈,仍需更多的「三七互娱」。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