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璞资本关注数字货币诞生:四大央行试点,能否冲击当前支付格局

德璞资本关注数字货币诞生:四大央行试点,能否冲击当前支付格局
2019年12月12日 11:42 FW融语投资大师

2019年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字货币之年”,除了6月由Facebook发布的天秤币Libra吸引市场目光,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诞生也已经渐行渐近。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

据悉,中国央行自2014年就已着手研究数字货币,2017年进行了首次测试。时隔近三年,中国央行研发法定数字货币已悄然提速。

赋能线下生活场景

相较于第一次试点,本次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将走出央行系统,进入交通、教育、医疗等实实在在的服务场景,触达C端用户,产生频繁应用,试点银行可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场景选择。此外,法定数字货币的相关标准以及支付系统接入等测试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据悉,本次试点计划分为两个阶段,今年年底是一个阶段,在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明年为第二个阶段,在深圳大范围推广。

如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可谓真正的“呼之欲出”。

目前,全球各国央行都在研发数字货币,较早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有望在数字货币潮流中取得先发优势。

毫无疑问,在全球数字货币的时代赛点上,中国正成为领跑者。

能否冲击当前支付格局?

2016年二维码支付合规化后,以微信支付、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风靡全国,逐渐替代现金交易,垄断线下移动支付市场。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1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3.76%。其中,支付宝、财付通仍保持绝对垄断,两巨头占据约93%市场份额。

那么,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诞生能否改变当前双头垄断的移动支付格局?

相比于支付宝、微信支付,央行数字货币在法律地位和安全性上更具优越性。现在私营的支付机构或平台,一般会设置支付壁垒,例如微信与支付宝不能互相扫码。但是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等同于人民币现金,任何支付机构和平台都不能拒收。

在安全性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结算,拥有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不存在破产清算的问题。

尽管拥有诸多优势,但是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目的是代替现金和零钱,而在这一方面,微信和支付宝已经渗透客户、打通产业链,在人群中的使用度和接受度更高。尽管不可以拒收法定数字货币,但是消费者拥有是否使用的权利。

至于,央行数字货币会对现有的支付格局产生何种影响,还要看其在现实中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在哪些领域或场景更适合使用。

长远来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仍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验证。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未来到银行取钱时,既可以选择兑换实物现金,也可以选择兑换数字货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