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100座台北101大楼高的犀牛盾手机壳幕后的彰化“兄弟档”

一年卖出100座台北101大楼高的犀牛盾手机壳幕后的彰化“兄弟档”
2024年06月15日 09:20 一波说传承有道

犀牛盾是台湾手机壳、手机防护配件的龙头品牌,其创办人是一对出身彰化的创业“兄弟档”,今天一起了解他们10多年来的创业传奇故事。

犀牛盾虽在台湾生产,但创办人两兄弟却从英语系地区市场入手,直到2014年才打进台湾市场。有趣的是,为了研发手机防摔保护贴膜,他们从烤鸭找到了灵感。

一年卖出100座台北101大楼高的犀牛盾

犀牛盾品牌共同创办人王靖夫、王靖谕

在中国台湾,犀牛盾(RhinoShield)是手机壳及手机保护膜的龙头品牌,它也是岛内本地生产的品牌,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再到行销,均在台湾。

目前,犀牛盾品牌由爱进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运营,其品牌创办人是一对出身彰化的创业“兄弟档”——王靖夫、王靖谕,两兄弟的传奇创业历程,也是台湾青年创业型态的一个生动写照。

据说,犀牛盾在一年卖出的手机壳,如果堆叠起来,相当于100座台北101大楼的高度。在中国台湾,犀牛盾成了不少人脑海中防摔手机壳的代名词。

今年3月,犀牛盾推出一款完全100%用旧手机壳回收材料再制的循环再生手机壳,引发了业内及市场的关注。

犀牛盾手机壳展示活动

王靖夫、王靖谕两兄弟创业,始于2012年,公司最初仅他们两个人,纯纯的“兄弟档”,如今,公司已发展到员工500人规模。

12年来,王靖夫、王靖谕兄弟最初从英语系地区市场入手,直到2014年才返回拓展台湾本土市场。凭着经典爆款产品如耐震防摔的手机荧幕保护膜,还有“永不变黄”的透明手机壳,犀牛盾长年稳居台湾手机配件市场前三大。

不过,截至目前,犀牛盾品牌的70%营收占比是来自海外市场,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其市场占有率也排名前三。从2019年以来,其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一年可以卖出相当于100座台北101大楼高度的手机壳。

自家门口砸玻璃,砸出一个犀牛盾

犀牛盾品牌创办人、执行长王靖夫(右1)

出身彰化的王靖夫、王靖谕兄弟于2012年创业时,两人均不满30岁;当时,时年28岁的哥哥王靖夫,还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材料学博士,弟弟王靖谕是和硕公司的一名产品客户经理。

王靖夫,从小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投入复育珊瑚的活动,但碍于专业技术与现实,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这项行动,但对创新一直有高度的热情。

在剑桥大学材料学实验室,王靖夫意外发现ShockSpread这种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强度且抗震的保护特性,加上当时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 4,这是第一款使用正反两面全玻璃镜面的手机,虽然外形美观,但由于是使用大片的玻璃表面,一不小心滑落,荧幕就变成“蜘蛛网”了;于是,王靖夫就找上自家弟弟王靖谕共同创业,开启了犀牛盾的创业之路。

犀牛盾品牌共同创办人、产品开发暨供应链管理副总经理王靖谕

据说,王靖夫在剑桥实验室发现ShockSpread这种高分子材料,刚好可满足玻璃手机荧幕保护的需求后,就将试验效果拍照下来,发给在台湾和硕工作的弟弟王靖谕。“就是它了”,王靖夫、王靖谕矢志创业,只不过一开始,仅是兄弟俩“二人转”,既缺乏创业资金、缺入手,也缺少工作室。

为了测试保护膜的效果,兄弟俩就将自己的家作为创业“起家厝”;恰好自家门口前是一片花岗岩地板,王靖谕每天坐在家门口,拿钢珠狂砸贴上保护膜的手机玻璃,有时一砸就是大半天。

当时,苹果iPhone 4所使用的“大猩猩玻璃”(大猩猩玻璃),一片要新台币60元。回忆起昔日创业之艰辛,兄弟俩既感到心酸一面,也有“苦中作乐”的时候。

现为犀牛盾品牌共同创办人、产品开发暨供应链管理副总经理的王靖谕说,当时他在自家门口,像摆“担仔面”地摊一样,一坐就是8个小时,爸妈有时都觉得儿子是不是疯了。有一次,妈妈打扫门口,以为兄弟俩放的东西是垃圾,一扫就扫掉了,害得两兄弟扒垃圾堆找东西,说起来也相当好笑。

至于募资,犀牛盾品牌共同创办人、执行长的王靖夫回忆称,当初,他们跟爸妈说要创业,爸妈以为是复育珊瑚,没想到是砸玻璃,当他兄弟俩说将视频上传就有人给钱的时候,爸妈用闽南话回了一句“你不要骗肖啊!”(注:骗傻子的意思)

犀牛盾产品

当年,王靖夫将产品视频上传到全球最大众筹募资平台Kickstarter,希望在30天内募集5万英镑。当时,众筹在台湾尚不流行,让传统制造业出身的爸妈看不懂二个儿子在变什么戏法。王靖夫也承认,创业12年来,其中5年都是在求生存,直到后来才开始起色。

早期,王靖夫两兄弟研发出的新材料,主要卖给企业客户和军队等,直到2013年,才把新材料同在手机配件上,比如保护套等。除了上Kickstarter平台募资,二兄弟也学着爸爸那样,走自我宣称的路,但产品上线,仅19人光顾,可说是“成绩惨淡”。后来,他们寄了上百封信给国外科技媒体、部落客,连篮球明星林书豪也寄信了。

王靖谕说,当时为了推广产品,无所不用其极,每天醒来就是在写信,拜托人家试用我们的产品。至于Kickstarter平台募集来的资金,扣除税金、平台抽成,仅够两兄弟平常自掏腰包投入的研发费用。此外,他俩还遇到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将来自60余个国家及地区、在两个月得到的3000多个订单的产品寄出去。当时,还在和硕上班的王靖谕,经常大半夜拉着一帮同事在仓库打包,有时甚至干到天亮。

为了节省成本,王靖夫两兄弟用了拼柜方式,后来出货量大了,快递巨头FedEx亚洲区高管还特地跑到台湾,探视“大客户”;可他们到公司一看,都傻眼了,公司在一栋旧大楼里,地板铺的是假草皮,员工用纸箱当桌椅。二兄弟说,他们创业都是被问题追着跑的,当初办公室、仓库太小了,他们就搬家来解决问题;后来,他们又利用自设电商平台扩大销售,后来又从研发到自建工厂。

王靖谕在推介循环再生手机壳

目前,犀牛盾为了推循环再生手机壳,除了设立9家直营店,还与灿坤、台湾大哥大等合作,一起合作打造400多个回收点。

犀牛盾共同创办人、执行长王靖夫表示,对于犀牛盾来说,比起市占率第一,更希望自家产品能永续发展,为环境尽一份力,希望带领犀牛盾成为一家零废弃的科技材料公司。

2024年3月,犀牛盾推出循环再生手机壳,据称,其生产的手机壳可以循环6次,而且一样坚固耐用,还能调配出独一无二的渐层色系。此前,为了让产品无毒、无塑化剂,犀牛盾从2017年起全面采取单一材料制造手机壳。为了达到此标准,王靖谕与产品研发部门的人经历了无数次实验与失败。

王靖谕说:“材料的限制,一定要用材料科技来突破。”“为了让地球变得更好,犀牛盾会一直在材料科技的领域中全力以赴。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