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初创企业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目前获得了逾70%的市场份额。
还记得十多年前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印度大众市场的时候吗?大约在同一时间,另一种设备开始受到追捧——不起眼的耳机。借助智能手机轻松访问多媒体内容的优势,大多数智能手机新用户过去都在寻找一副可靠的耳机或耳机。但他们过去得到的要么是索尼、飞利浦、Bose等公司的昂贵产品,要么是廉价的仿冒品。
尽管如此,印度的个人音频设备市场还是蓬勃发展。但在当时,这些产品并不是为千禧一代或z世代客户设计的。更糟糕的是,他们大多价格昂贵,而低端产品通常质量很差,缺乏全面的保修,或者没有提供可靠的售后服务。这意味着,如果客户不小心损坏了他或她的设备,他们必须买一个新的。
古普塔(Aman Gupta)和梅塔(Sameer Mehta)是最早认识到这一差距的少数人之一。两人于2014年成立了一家名为Imagine Marketing的分销公司,获得了马利之家耳机、耳塞和音响系统在印度的独家分销权利。基于从这一努力中收集到的见解,他们在2016年推出了自己的品牌“boAt”。
“我们做了很多关于客户需求的研究。我们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和需求,于是就想,为什么我们不生产一种和这些国际品牌一样好的产品,既能满足印度人想要的耐用性,又能让它们听起来像印度人喜欢的低音和响亮的声音输出呢?我们甚至给产品赋予了更时髦、更有抱负的外观,”梅塔说,她与古普塔共同创立了boAt。一项引人注目的创新是带有无缠结扁平电缆的耳机,吸引了许多客户,并为该品牌带来了许多口碑客户。虽然这是他们开始的方式,但从那以后,他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一路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并继续打造这个品牌。“我们不想成为最昂贵的品牌,也不想成为最便宜的品牌。我们希望自己处于两者之间,”他说。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第三季度追踪报告,在这些指导原则的指导下,boAt已经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第二大品牌,从耳机到智能手表,无所不包。不仅如此,在过去的两年里,该公司在印度的可听设备和可穿戴设备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boAt的初始资本只有300万卢比,但到23财年末,它的收入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400亿卢比。
当Gupta和Mehta建立boAt时,许多人正在印度建立其他品牌,如Boult、Noise、pTron、Fire-Boltt等。通过建立在印度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共同策划了印度的范式转变。顺便说一句,这与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甚至没有一个印度品牌占据重要地位。
“与一些国家的供应商或智能手机厂商相比,印度的供应商已经提前进入市场,并提供价格合理但质量/规格良好的设备。他们目前在整个可穿戴设备类别中占有超过70%的份额,”IDC印度高级市场分析师Vikas Sharma解释说。虽然boAt和Noise领先,但印度较小的供应商正在进一步推动印度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
IDC估计,正是在这些产品的支持下,加上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国际企业的贡献,印度有望在2023年成为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之一。到2023年底,预计将出货5.041亿部,其中印度将占1.3 - 1.35亿部。有趣的是,在2022年售出的4.92亿部中,印度售出了大约1亿部,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但专家表示,印度今年已经超过了这两个国家,原因是当地供应商生产的低成本但功能丰富的设备。
2017年,当瓦伦·古普塔(Varun Gupta)创立Boult Audio时,他每月销售的无线音频设备从几百台到1000台不等。但如今,Boult每月的销量在50万至80万辆之间。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在情况好的时候,当有活动期间或大型促销活动时,我们能卖出100多万台。”
对他来说,这一切都始于他之前的创业公司Brand Hawkers,这是一家电子商务咨询公司,帮助品牌从线下销售过渡到线上销售。在与他合作的70个品牌中,大约有15个是音响类的。“在需求方面,我非常了解基于情感的产品线——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当你在任何类别中密切合作时,你开始发现差距。我把这些漏洞告诉了我的客户,但他们对解决这些漏洞不太感兴趣。他们说,你们只管把商品卖出去,不用担心我们如何做得更好,如何定价,什么颜色等等。”
然后从2016年到2017年,古普塔开始花大量时间在中国的生产设施和研究实验室,以了解产品是如何制造的。他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背景帮助他解读了产品背后的工程原理。此外,作为一名音乐家和一名营销人员,他帮助他解决了需求方面的问题。当他和他的兄弟Tarun Gupta(联合创始人)一起创建Boult Audio时,他们决定只发行Myntra。“我们与Myntra签订了18个月的合同,从来不用担心需求。他们负责需求和销售,而我们关心的是产品。”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掌握了产品,开始扩大规模,开始在广告、品牌大使和团队建设上花钱。2019年与亚马逊和Flipkart的合作进一步帮助他们扩大了规模。
但是,在全球玩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为印度市场本地化产品,多次及时推出价格相近的产品,以及高分贝的营销和促销活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boAt的梅塔指出,早些时候,印度的产品并不是为满足当地需求而定制的。相比之下,印度的可穿戴设备品牌利用他们对当地消费者偏好、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要求的理解,设计出明显能引起印度消费者共鸣的产品。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印度人对手表的迷恋。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最初几天,中国公司主要专注于健身手环,而印度品牌则推出了价格在1999 - 3599卢比之间的廉价智能手表,这在许多千禧一代和z世代客户中很受欢迎,极大地促进了印度品牌的销售数字。
不仅如此,由于了解了印度人是注重价值的消费者、注重产品质量的细微差别,本土品牌与中国同类产品相比,提供了更好的功能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Noise于2014年以移动配件品牌起家,并于2018年进入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其联合创始人阿米特·卡特里解释说:“我们的论文是,我们如何创造差异化。在Noise之前,我曾与H&M、Zara和JCPenney等品牌合作,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不像Big Bazaar的一些产品那么便宜。所以,有大芭莎,然后有这些品牌在上面,但中间没有人。”Khatri被这些全球品牌如何销售以价值定价设计的产品所吸引,于是决定效仿它们。“以这个主题为关键,我们想在中心建造一些东西,而不是在顶部或底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Noise开始以3000卢比的价格销售其智能手表,而其他品牌的价格仅为1000卢比。但是,随着消费者愿意在价格略高但功能丰富、质量上乘的产品上投资,这不仅推动了Noise的显著增长,也推动了其他品牌的显著增长。Noise最近还聘请了奥运会金牌得主尼拉杰·乔普拉(Neeraj Chopra)担任品牌大使。
说服消费者选择印度品牌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售后服务。早些时候,当许多智能手机附带的配件只提供6个月的保修期时,印度品牌提供了一年的保修期。有些商家甚至允许顾客在不喜欢的一周或一个月内退货。如果设备在购买一年内出现故障,也可以进行无缝维修或更换。例如,boAt仍然继续为价格低至1000卢比的产品提供上门服务。这有助于他们留住客户,这些客户经常会再次购买该品牌,甚至有助于口碑宣传。
但当时,由于消费者对投资一个新的印度品牌持怀疑态度,这些公司进行线下销售更多的是在烧钱。而对于品牌来说,渠道分销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然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首先,他们的覆盖范围并不局限于一线城镇,这有助于将这些产品推广到二、三、四线城镇。其次,顾客可以在购买之前查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社区评论,而不是听信店主对产品质量的说法。这有助于印度品牌接触到更大的客户群。
有趣的是,这对电商玩家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因为他们能够摆脱在他们的平台上流行的非品牌产品。一个完美的例子是,本土品牌pTron在亚马逊(Amazon)的前100名产品中,至少有20%至25%的产品来自其稳定的产品。该公司在2014年至2019年期间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移动配件,它意识到自己无法与电商巨头的主导地位竞争。因此,它选择了与亚马逊合作。pTro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阿米恩•赫瓦贾表示:“我们知道,人们对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他补充说,该公司决定向亚马逊推销产品。pTron的卖点是,在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前100款产品中,约有30- 35%来自无组织的玩家,这些玩家总是有抱怨或一些问题,导致亚马逊有一个更大的客户支持团队来继续与这些卖家合作。“我们向亚马逊提出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当“印度制造”浪潮开始改变消费者的心态时,印度企业的另一个转折点出现了。“早些时候,人们想买从美国或伦敦进口的产品。但现在消费者以购买‘印度制造’产品为荣。”
虽然“印度制造”计划始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类别的设备,但它也刺激了印度的可穿戴设备组装。政府还对进口完整组装的汽车征收关税。这导致约70%至85%的配件在印度组装。此外,行业参与者正在推动政府推出与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以便他们能够在当地采购更多零部件。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级研究分析师安西卡•贾恩(Anshika Jain)表示:“目前,三分之二的智能手表是在印度生产的,近一半的可听设备是在印度生产的。”“未来一段时间,这一比例可能会上升,因为政府的分阶段制造计划正在帮助生态系统推动产量。”她补充说,越来越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也开始在印度组装,甚至电子制造服务(EMS)公司也在扩大生产线,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今年上半年,印度智能手表市场同比增长90%,主要原因是价格实惠、客户需求不断上升,以及可供选择的种类繁多。真无线立体声(TWS)部分也增长了42%,而领口市场同期下降了17%。但预计增长率很快就会开始趋于平缓。Boult的古普塔解释说,耳机的销售已开始企稳,但仍在以40%至50%的年增长率增长。智能手表的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300%左右,但预计这一增长率也将稳定在100%左右,并在25财年进一步降至50%左右。
这些趋势令人担忧,因为销售停滞不前可能会打断这些初创企业的强劲势头。但这些品牌已经在探索和投资新的品类,或进入新的地区。例如,Boult正在关注智能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并已进入英国市场。与此同时,boAt的梅塔表示,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新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戒指——这是一款由优质材料制成的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提供健康监测和智能跟踪,电池续航时间长达7天,价格为8999卢比。噪音公司也宣布了类似的产品类别。“作为年轻的印度脉搏守护者,我们理解推动新时代技术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进一步维持我们研发工作的一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推出了三款创新产品:Noise i1、Noise智能耳机和Luna Ring。”
另外,pTron计划扩大其产品组合,包括音响和派对扬声器。此外,该公司还计划进军游戏领域,推出耳机、键盘、鼠标和其他游戏配件。“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制造部门。我们可以扩大规模,看看出口。我们还可以为欧洲和美国的品牌做OEM-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业务,”Khwaja说。
但最终,所有品牌都意识到,将客户置于战略的中心,是确保其良好运营持续下去的最佳途径。boAt的梅塔说:“每当我们推出一款新产品时,我和阿曼都会每两个小时跟踪产品及其评论,即使是今天。这就是我们对客户和客户体验的痴迷程度。”难怪,这些品牌正在用歌声打动印度消费者的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