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短视频行业十大关键词

盘点:2018短视频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9年01月31日 15:57 叶探花

2018年,短视频逐渐成为信息记录、传播、分享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一年,短视频急速爆发成为投资风口,全民进入抖音时代,资本纷纷涌入,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基本形成了抖音与快手并驾齐驱、新入局者百团大战的局面。

这一年,短视频平台快速向前奔跑,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但奔向目标的路上存在各种问题,踩红线、侵权事件频发、流量变现困难......

这一年,一个个短视频品牌兴起,到底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短视频究竟是全媒体标配,还是鸡肋?对于观看者来讲,短视频是否“有毒”?

不管结局如何,过去一年的大小事件也都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个节点。2019年已经到来,叶探花盘点了2018年短视频行业十大关键词,一起回忆行业的每个时刻,希望给短视频行业一点启示与借鉴。

抖音爆火

2018年,仿佛在一夜之间,抖音代替了春晚,席卷年轻人群体。

就如同它所制造的众多爆款,抖音本身就是一个爆款,日活用户从2018年春节前后的4000万左右,不到10个月飙升至1.5亿以上。截至2019年1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5亿,国内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改变了快手在短视频行业一家独大的格局。

2018抖音国内DAU增长图

抖音疯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一是十几倍多于快手的预算,在所有可能的渠道疯狂买量;二是极致的观看体验,用户不需要动脑,只需要滑动手指,就能瞬间获得快感,“有毒”保证了买量的有效转化;三是行业红利期,抓住对手低谷全量进攻,战略上掌握主动权。

明星效应、红包加成、魔性运营,让抖音在2018年2月15日至3月7日,持续登上中国AppStore单日下载量冠军宝座,打破了至2017年初以来非游戏类APP所创下的冠军持续天数记录。

自抖音“出圈”后,崛起脚步也越来越快。不仅与行业巨头快手并驾齐驱,且呈超越之势。3月份,抖音公布“记录美好生活”的新slogan,将目标人群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下沉,开始了与快手正面的交锋。

百团大战

从2018年初开始,腾讯、网易、百度等加大对短视频的补贴,到BAT各大巨头继续布局短视频,行业格局迎来新变化。且题材上呈现更加垂直细分的发展势头。

火山小视频、抖音、秒拍、美拍、快手、土豆等平台群雄逐鹿,其中不乏已达到入口级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2018上半年短视频APP多达127个;而下半年腾讯、爱奇艺、百度等平台不断加码短视频,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新增了至少15款短视频产品。

短视频行业入局者的势头很猛,从一开始的快手、抖音,出现了微视、Nani小视频、波波视频等新的搅局者,“新贵”们之间的较量也是背后巨头间的博弈,存在很大变数,短视频行业距离“寡头时代”似乎还很遥远。

短视频阵容最为强大的当属“今日头条系”和“腾讯系”。

头条系短视频产品主要是抖音、火山和西瓜三款,以及下半年推出的皮皮虾组成的短视频矩阵。虽然产品不多,但人气各个都足以傲视大部分同行。

而腾讯走得是以量取胜的方法,2018年腾讯先后推出了微视、yoo视频等14款短视频产品。尽管腾讯流量庞大,且进行了明星、高额补贴等多个方式引流,但背暂时没能出现爆款,在数据上仍与巨头们有一定差距。如今腾讯转变打法,重点加码yoo视频,集中力量或许能为这个庞大的“家族”打造出一个人气爆款。

腾讯短视频矩阵

除了头腾两大巨头外,百度、爱奇艺、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网易云音乐、知乎、陌陌也没有错过。虽然入局较晚,但加入战局的“大佬”太多,谁能打赢这场仗依然是未知数。

势均力敌

刚刚过去的一年,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短视频都进入大多数人的视野,并上演一幕幕攻防战。参战者虽多,但其基本格局仍以抖音和快手为主。

两大短视频巨头一直暗中较量,抖音进攻性更强,快手倒是有些不急不燥的节奏,其商业化步伐也进展的颇慢,似乎更注重平台的长远目标。尽管这一年新入局者的加入让竞争进一步加剧。但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快手日活已突破1.6亿,下半年以来增长非常迅速。而来自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抖音日活也徘徊在1.6亿-1.7亿之间。

抖音凌厉攻势下,快手2018年8月之后化被动为主动,由防守转为进攻,社区呈现出旺盛生命力,这颇令人意外。

都说2018年是短视频决战之年,现在看是低估了短视频所能带来的改变,以及快手价值观和打法的威力。而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这场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资本涌入

在直播融资减缓的当下,短视频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

今年上半年短视频领域的19起融资案例中,有8成处在A轮及之前,6起融资处在天使轮,而短视频领域仅4月份至少有7起融资,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起融资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梨视频获6.17亿元A轮融资;小象互娱完成3000万元pre-A轮融资;阿里系最大短视频内容供应商“耀世星辉”获2.1亿元A轮融资;腾讯4亿美元追投快手;百度视频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动次APP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南拳互娱”获500万元天使融资;二咖传媒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贝壳视频获数千万元融资。类似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或者短视频制作公司获得投资的新闻经常传出。

资本对短视频的青睐,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短视频未来的发展活力。而由短视频衍生而来的新物种则正在见证着短视频本身蕴藏着的巨大潜能,短视频+电商、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生活……这些以短视频为圆心的表现方式正在打开有关短视频发展的全新逻辑。随着短视频开启更多的尝试,一个以短视频为主要内容切入点的时代由此开启。

随着更多的变现模式出现,短视频将会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变现期。不可否认的是,在经历了市场培育、资本驱动、格局大战之后,短视频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监管趋严

短视频风口引得资本争相入局,但野蛮生长背后的内容乱象也迫使监管不断升级。

今年3月份,广电总局下发特急文件,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其实主要指向两件事,包括短视频版权和视听节目许可证。此后,广电总局责令今日头条与快手整改,下线问题节目,永久关闭“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6月份,美拍被三部门约谈整改。7月份,国家网信办会同五部门依法处置“内涵福利社”等19款短视频应用。8月份,广电总局对快手、抖音等应用存在的问题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在短视频监管上,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内涵段子被永久关闭

不难看出,主管部门对短视频在导向、低俗、资质和版权上已经开启了全面的管控,这不仅可以祛除劣币低俗的内容,也让优质内容成为巨头争夺的对象。监管的密度和力度之大,短视频也随即遭遇最强政策风险。

眼下短视频行业的泛娱乐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用户也逐渐开始审美疲劳。部分短视频平台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引发整个行业内容供给侧改革和价值回归。

变现困难

从平台补贴到自我盈利,短视频正在经历蜕变。

做短视频不赚钱是大多数达人的共识,投入时间长、拍摄成本高,回报却没有保证,需要通过广告、商演等方式变现。然而这一块大头更受制于人气等局限,大蛋糕基本被头部机构和达人占据。

为改变这一困境,短视频平台开始尝试多种变现渠道。成立商业平台是各大平台的“标配”,快手、美拍、陌陌、抖音均在其中。

除此之外,电商变现更是互动视频平台所向往的变现方式。3月份抖音视频出现购物车按钮,打通电商入口;6月份,快手与有赞达成合作,布局短视频电商导购。而用户粘性极高的快手还在双十一到来前的11月6日举办了首届卖货节,上线“快手卖货王”的比拼活动。快手一哥“散打哥”创下1.6亿元的销售额。

快手红人散打哥在3小时内带货5000万

短视频红人的粘性和平台调性,显然为快手电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尝到甜头的达人们也纷纷将目标对准电商,更有公会负责人表示2019年的短视频重点将转移至电商。

电商自然是最赚钱的选择,但短视频平台的电商变现仍面临着众多难题,如怎样保持电商销售与粉丝感情间的平衡等等,都是主播和平台需要衡量的。

布局海外

国内短视频巨头平台一直都有进军海外的野心。

就在抖音正式上线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开启了其全球化的征程,主攻东南亚市场,同时向欧美进军,甚至头条官方放出豪言,将投入上亿美元来支持抖音进军海外市场。

2018年,在日本地区评选的年度最佳应用榜单中,抖音海外版应用Tik Tok登顶第一。根据第三方市场数据机构App Annie的统计数据显示,抖音海外版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40多个国家的应用商店内排名前列,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短视频APP。

抖音海外版高歌猛进

而抖音的对手——快手也在调整海外业务。有媒体报道,海外业务的实际负责人、原快手首席增长官刘新华已于2018年12月初离职,宿华或将亲自接受海外业务。

刚刚过去的2018年,短视频行业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国内短视频市场的争夺和厮杀就从未停止,不过目前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不少投资者转而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希望能在海外复制短视频爆红的奇迹开拓新的赚钱领域。

但目前来看,视频类出海的商业模式与国内并无不同,都是通过内容来吸引粉丝及潜在人群,再通过引流实现商业变现。如何才能精准匹配短视频内容创造者和广告商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短视频的海外之路也很难走。

MCN模式成主导

在短视频从风口走向爆发的关键期,谁都不愿意倒在曙光前。

2018年,为了迅速提升流量与内容,不少平台选择了加大对内容的补贴力度,以吸引优质创作者,或者更直接,用红包提成等方式拉动新用户的增长。

后者用低成本创造高回报,裂变式的分享拉新方式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参与,而前者则让不少公会为自己悄然安上短视频MCN这一称号,而这一爆发来自2018年4月的微视补贴活动。

网传微视实行大力度达人补贴政策,这让在朋友圈里“招募主播”的各大公会负责人在短短一个多月内统一了口径,“改行”招起了短视频达人,甚至宣称对接官方,掌握一手资源。

但这对于有实力、有准备的部分公会而言,是个自然而然的转型。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国内某知名公会就在抖音上孵化了好几个粉丝过百万的达人,迈向了“直播公会+短视频MCN”的道路。

不过,对于只想捞一把补贴的热钱,而并非想真正“转行”的公会们而言,挣钱的热切大都落了空。

大多数公会都面临着持续生产和策划内容能力不足、高成本低回报、水土不服等问题。加上短视频变现能力相对直播更低,大多数高薪招募达人的公会都因此闪了腰,最后只能黯然离场。

侵权频发

短视频侵权事件频发,或因侵权手段较为简单。

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开门受理的第一案,是“抖音短视频”诉“伙拍小视频”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据悉,这也是“15秒短视频”这种作品形式的首个诉讼案件。

事实上,2018年9月份,针对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就曾按照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的部署安排,约谈了抖音短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15家企业。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15家短视频平台就共下架删除各类涉嫌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57万部。平均下来,意味着几乎每天都有1万部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被下架删除。

短视频成为侵权重灾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客观原因。首先,短视频曾在一段时间内未能明确是否可以享受著作权保护,在多位短视频主播看来,即便有人起诉,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基本无需承担任何法律风险。另外,此前市场上曾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即传播5分钟以内的视频属于合理使用,这也导致短视频热度攀升后,大量简单剪辑、掐头去尾的侵权作品出现。

但是,随着短视频领域第一案落定,这一现象才有了规定。上述抖音诉伙拍小视频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中,法院指出,涉案的15秒短视频虽然篇幅短小,但具备很强的独创性和正能量,应当属于“类电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才为短视频证明了身份。

精品化

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作,短视频正在进入新阶段。

早期的短视频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无论是从内容产出还是从运作机制上,短视频都给人一种“非主流”的感觉。正是因为如此,短视频在早期并不被主流的市场所接受。直到后来,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不断加持其中,我们才看到了短视频的发展势头,并且开始将短视频纳入人们的视线里。

随着垂直化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各种平台开始嵌入短视频功能,短视频也开始与其他媒介形态进行融合,短视频行业的产品类型与服务更加多元,朝着更加垂直和细分的方向发展。在短视频领域,内容精品化将是一个长期趋势,短视频与多种媒介进行融合也加强了短视频内容精品化,产业链将出现很多机会。

经过几年成长,传统媒体布局的短视频也雏形初现,比如《新京报》的“我们视频”、SMG中心“看看新闻”、北京时间“时间视频”。这些新类型平台大多主打泛资讯生产,专注于国内外时政新闻资讯,依托于新浪或腾讯的渠道进行内容分发。相对于商业化平台的娱乐性,传统媒体生产的短视频以严肃硬新闻为主,新闻的现场性更符合短视频的碎片化和社交化场景传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