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专属智能体 腾讯元宝大模型APP上线手机应用各大平台

定制专属智能体 腾讯元宝大模型APP上线手机应用各大平台
2024年06月05日 21:08 赛迪网

自从ChatGPT席卷全球,大模型就层出不穷,各行各业和互联网相关的大企业都纷纷卷入战局,推出自己的各种大模型,让中国互联网世界里呈现起百模大战的场景。各种模型既有类似ChatGPT的通用大模型,也有基于某些垂直行业领域的专属大模型。

在“百模大战”之中,互联网大企到底是选择通用大模型还是专属行业大模型,通常来说取决于企业掌握的数据种类,如果数据覆盖面足够广,就训练通用大模型,如果覆盖面足够精于某一细分领域,则选择专攻垂直行业大模型。而腾讯这种覆盖中国互联网用户方方面面的企业显然就把赛道定在了前者。

近日,腾讯混元大模型的APP产品“腾讯元宝”终于在手机端正式上线,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都可以下载。

混元大模型的历次升级

腾讯混元大模型从2023年9月就亮相在公众的视野,这是一款以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搭建起来的大模型,目前该模型参数规模已经扩展至万亿级。参数的规模决定了大模型应用的精准度,在中文世界里,腾讯混元大模型的表现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尤其在数学推导、逻辑推理和多轮对话中性能表现卓越。

自从发布以后,腾讯针对混元大模型功能的升级就没有停止过。就在发布仅仅过去了一个月,在去年的10月26日,腾讯又宣布混元大模型新增了文生图功能。经过升级后,当时混元大模型就在中文能力上就整体超过了GPT3.5,代码能力大幅提升20%。

在今年的3月15日,腾讯联合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推出了图生视频模型“Follow-Your-Click”。这项新功能可以用输入的图片,在其中选择对应的区域,配合少量的提示词,就可以让图片中原本静态的部分动起来,让图片“一键点,万物动”。

混元大模型位列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

在今年5月份,国内权威的大模型评测机构SuperCLUE最新发布了一篇《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4年度4月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腾讯混元大模型位列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这份报告从通用大模型在学术、产业与用户侧的广泛应用,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测评基准,由十大基础任务组成,包括逻辑推理、代码、语言理解、长文本、角色扮演等。

另外一家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也发布了《2024年中国大模型能力评测》,对国内主流的15个大模型进行了权威评测。腾讯混元大模型仅以微小的差距落后于文心一言,名列第二,在通用基础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上均领先国内其他大模型。

腾讯混元大模型能获得这样的高评价是其丰富的应用生态为支撑的。在今年的4月22日,腾讯就宣布旗下协作SaaS产品全面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除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一门三杰”产品,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协作SaaS产品也都已实现智能化升级。这些应用的接入大大丰富了混元大模型的语料,让大模型的智能程度更高。

例如,腾讯会议的AI小助手就能在会议中自动生成冗杂的会议纪要、课程笔记,还能提醒待办事项,这就大大提升了参会者的会议专注度,人沟通更加高效。

这场上线的大模型APP“腾讯元宝”还提供了创建个人专属智能体的功能,赋予角色设定,让AI自动生成智能体相关信息,比如可以复刻自己的音色,比如在最近推出了腾讯新闻哥、《庆余年》主题等特色智能体。

不抢AI热点

说到底,大模型的智能水平最终要给用户来评价,机构的排名仅供参考。那么混元大模型推出大半年来,大家的评价究竟如何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教授费俊表示:“腾讯元宝的AI搜索功能很强大,经过多轮对话,从知识整合到制图绘画,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腾讯元宝的AI生图功能很有趣,虽然有的素材还比较简单、表达不太清晰,需要多次调教和沟通才能达到要求,但这个沟通对话的互动过程很有意思,总体上来说已经很丰富、很智能,对现代的数字艺术会有很多启发。”

费俊教授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他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而且也为大模型的艺术创作提出了见解。传统美术要创造新的样式、图像、对象,但在今天用AI工具则是要创造新的语境、新的关系,是用这种方式去创作一个个公共介入的作品。虽然大模型是用人类的现成品影像和数据,都是二手、已有的内容,但因为组合、重构,又能创造出了新的关系,这对艺术创作是一个颠覆。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表示,腾讯做大模型不争一时之先。不去抢热点,低调地积累,精益求精,这才是能让AI技术真正改变未来的积淀。

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腾讯AI生态的细化必将为中文语料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训练出更加智能的中文AI产品。AI也将更加便利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策采:徐培炎

编校:小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