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直击!AI奇点、出海狂潮,华人创业帮的硅谷狂飙

一线直击!AI奇点、出海狂潮,华人创业帮的硅谷狂飙
2025年01月24日 10:42 硅兔赛跑

访谈|Xuushan  蔓蔓周 作者|Xuushan 编辑|Evan

疫情后首批硅谷创业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2022年初夏,上海封控刚结束不久,石一站在繁忙的浦东机场,手中握着一张机票,目的地是美国旧金山机场。他此次跨越太平洋,准备去硅谷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

疫情期间,他不断追问自己:未来的10年,我究竟想做什么?一直没有找到最优答案。反复思索后,他决定只身前往并不熟悉的硅谷,亲自调研市场,明晰未来创业道路。“在硅谷的三个月,是我创办FlashIntel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的三个月,”石一回忆道。

彼时的他并不知道,同一时期,不少创业者正与他一起乘坐着飞往太平洋彼岸的航班。

当时硅谷,正在酝酿一场或许会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AI风暴,几个月后,一个叫做“ChatGPT”的应用席卷全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科技与商业生态。

石一为代表的创业者们,是后疫情时代下第一批选择在美国创业的华人群体。那时,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尚未完全显现,ChatGPT也尚未正式问世,跨境电商还在起步阶段。对他们来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疫情之后,硅谷创投风向有了哪些转变?如今,硅谷依然是华人创业的优选之地吗?新时代的浪潮中,是否还会涌现来自华人团队的千亿级独角兽企业?

2024年尾声,我们深度对话了一系列在北美创业的华人创始人群体,他们来自AI、电商、具身智能等不同的赛道。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华人创业者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迎难而上,踏浪而行。

01

华人AI创企:在OpenAI狂飙突进下积极求生

“那几年我们隐约感觉到AI快到爆发节点,但是我们没想到ChatGPT就是这个爆发节点。”两年后,OpenAI创始人山姆·奥尔特曼在采访中回忆道。

2022年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开启了AI产业升级以及应用新浪潮。

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Crunchbase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7日,2024年全球AI投资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

数据来源:Crunchbase

作为连续创业者,石一更早嗅到AI赛道的机会。“我在硅谷调研发现人工智能领域正在从狭义AI向通用人工智能(AGI)迈进。”他说道。

ChatGPT爆火带来了一波新的技术革命,企业应用迎来新的爆发,而新的AI公司只有站在足够细分、足够垂直的赛道内,才能在与大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与以往赛道升级不同,生成式AI爆火背后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现象:传统的产业生态位被彻底打乱。做底层公司同样涉及底层、模型层以及应用层,应用层公司面临的差异化竞争更为激烈。

HuHu AI创始人天强显然没有想到Adobe很快就推出了AI图片模型Firefly,打破了自己原定的赛道和方向,这让刚起步不久的HuHu AI就面临上企业转型问题。

生成式AI之后,技术迭代速度超过了过去十年之和。OpenAI就像一只横冲直撞且不断叠Buff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许多应用层的公司。“理论上说,他们能做一切。”许多投资者与创业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比如说,教育类应用公司Chegg,就在OpenAI推出教育类GPT产品之后,面临股价暴跌。

这么一来,应用类公司解决的就不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更精准的垂直市场、更优质的专业服务。

天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思考新的方向。“没想到最后是客户推了我们一把。”他在回忆转型那段时间说道。

不少客户看到HuHu AI图片生成模型质量较高,开始询问是否能将其应用到电商产品宣传图中,当市场需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倒推了企业转型方向。HuHu AI重新锚定了电商场景,为客户提供生成氛围感AI产品图等服务。

图片来源:HuHu AI官网

当AI独立工作能力提升,其工作成果和质量能够被量化,企业对AI产品的价值评估,也会根据其工作成果界定。原本SaaS时代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正在被颠覆。

UpHonest行研团队总结,在SaaS时代,SaaS公司创新了按席位收费的商业模式,即按照使用SaaS产品的员工账号数量按月或按年收取订阅费用。许多SaaS定价的策略在于评估使用者效率以及提升创造的收益。到了生成式AI时代,则开始转向按照工作成果收费,打破按席位收费的模式。

对许多基于生成式AI的创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探索的过程。

在硅谷调研许久的石一最终创办了FlashIntel,这是一家企业级AI应用公司,通过其AI Agent产品,优化传统B2B销售和客户体验流程,是AI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上重要的实践者。

图片来源FlashIntel官网

石一他们曾尝试传统收费模式——如按次、按时间收费后,总是因为客户周期不同、产品服务范围不同等问题,难以寻求一个合理的定价标准。最终FlashIntel开始实验以资源消耗和业务增值为主进行定价。这种创新定价方式不仅更符合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也让FlashIntel更能展现其技术对业务增长的实际价值。

不久后,OpenAI创始人山姆·奥尔特曼也提到未来将会考虑按照资源消耗情况为企业级客户定价,定价方式更具灵活性,且保持基本的成本优势。

在硅谷待了几年后,石一愈发感到,同样创办一个全球化的团队,在硅谷与上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国内市场的竞争很多时候更依赖资源的整合与叠加,北美市场则更强调真正的创新能力,但面对的也是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全球竞争市场。

但中国的优势,在于模式和服务。HuHu AI创始人天强发现,国内AI企业在一些企业应用的玩法和服务比较占据优势。因为国内市场更卷,卷价格、卷服务等,在HuHu AI开始承接电商业务后,天强发现北美客户认可技术成果后,更乐意签长期合同,合作更为稳定。而国内客户对产品的定价较为敏感,更愿意按照产品数量来谈定价,合作变动较多。也给了创业者一些学习的思路,在玩法上寻找更多差异化的创新突破。

基于这一波生成式AI成长起来的创业者,都在寻找着不同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竞争力。MoBagel可能是业界最早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的AI创企之一,Iru担任这家公司的COO。

2015年,Iru和Salesforce Hackathon比赛的队友们联合创办了MoBagel。那一年,是人工智能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也被业界称为是机器学习最关键的一年,其对于图像识别的精准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进入了商业化的阶段。埃隆·马斯克和时任YC总裁的山姆·奥尔特曼为首的团队宣布成立非营利组织OpenAI,探索AI的发展方向。

Iru团队很快发现通过机器学习做AI数据分析效果最佳,此后一直基于机器学习分析数据。现在,MoBagel主要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营销数据,供应链数据分析与预测,结合LLM技术,达成熟悉企业数据与工作流程的AI Agent。

图片来源MoBagel官网

作为经历了两次AI浪潮的人,Iru发现在上一轮AI刚爆发时,国内投资人最初还处于观望态度,但在这一次生成式AI时代,国内外对于机器学习能力、AI能力的认知逐渐拉齐。

尽管各大厂都在生成式AI上展开“军备竞赛”,但在Iru看来,初创企业的机遇仍在。虽然一些传统企业其实更乐于去选择一个技术可能不是最先进,但是有合作基础的老牌企业,比如说微软、Salesforce、Accenture等,一些新的公司与刚成立不久的AI创企同样乐于选择新的AI工具创企。随着AI创业的增长,一些企业服务型AI创企的市场空间也在逐渐增长。

新王还尚未登基,AI还处在群雄逐鹿的阶段,一切皆有可能。

02

大厂精英出走做电商:玩法降维打击,本土化商业模式

1月20日,美国最大电商平台TikTok在新任总统特朗普“特赦”下,又获得了75天续命时间。消息一出,一众在北美做电商生意的华人创业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北美跨境电商,绝对是华人北美创业的主要赛道之一。在北美,大约有几百到几千家华人团队从事北美跨境电商创业,这些团队中又有几百家举家搬迁至硅谷附近不久,想要抓住海外电商第一波机遇。

时代的风浪早已掀起,2022年年初,阿里蒋凡执掌阿里海外业务,重整海外业务。2023年,TikTok Shop在美国正式上线。

“‘一把手’们都冲在最前面。”

Cici说,所有国内电商巨头已经集体发力海外市场。这是一个关键的风向标。她曾在美国某大厂担任大区总经理,彼时她已经预见到美国传统独立站、亚马逊、线上商超组建成固定格局将被打破。扎根电商业务赛道六年期间,她先是担任大厂中台负责⼈,了解商家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熟悉着电商业务各类渠道以及内部运转流程。担任大厂地区总经理后,她试着从不同角度看待北美电商赛道,逐步搭建了自己对市场认知、资源优势。

“现在是时候了。”Cici对此次创业准备接近四年。

2023年,Cici成立了Midas Touch Partners,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B端供应链品牌,为商家提供全链路B2B解决方案服务。通过快速试错、快速调整选品,并结合不同的爆款公式,Midas Touch Partners能够让商家更快卖出产品。

图片来源Midas Touch Partners官网

和Cici一样,曾杰辉也同样洞察到了海外市场电商业务格局即将转变,尤其是他发现在近一年多时间内,有7000多个商家注册海外品牌,海外电商明显加速。

曾杰辉在淘宝、阿里国际和TikTok Shop接触过国内比较大的电商环境后,判断北美内容电商起步早期,内容电商生态市场大有可为。

于是2023年,曾杰辉离开了TikTok Shop,成立了自己电商生态服务平ShoppeDance,通过AI能力帮助Shopify,Amazon等平台商家集成到TikTok Shop,如何达人营销等等,帮助企业迅速孵化相关产品。

图片来源ShoppeDance官网

有意思的是,Cici和曾杰辉都是连续创业者,Cici曾在硅谷创办了一家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在中国创办了一家服饰供应链公司,两家公司估值均过亿;曾杰辉早期也在国内成立过公司,上线过三款社交社区类App,但先后解散。进入海外大厂前,他们都抱着学习大公司的方式,重新梳理自己对公司、对业务之间的看法。

在华人电商创业者中,像Cici和曾杰辉从大公司出走创业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的画像基本都是:优秀的学历背景、曾有过创业经历、在大厂中担任公司高管。这一系列加持,让他们顺利踏上北美电商创业的第一波浪潮,顺利获得融资支持。

但想要在北美做好电商服务,单纯复刻国内的电商玩法根本行不通。

以达人的建联为例,在国内,一般达人会在平台建联后,积极推动选品过程,视频拍摄等进程。但是在北美,达人们会关注视频拍摄是否会耽误与好友相聚或者家庭聚会等生活时光。Cici发现,甚至还有因为想要和男朋友度假,选择拒绝掉大批客单的达人,甚至还有一些因为工作习惯不同,导致业务流转速度放缓的例子。

生成式AI的到来,在文生图、文生视频领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曾杰辉告诉硅兔君,今年,他希望能够借助AI能力打造“真人拍摄+AI生成”的方式,批量快速生成大量的AI视频,帮助达人提高拍摄销量,也缩短交给客户产品的周期。

平台生态的不同,也是导致国内玩法难以在本地复刻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电商是生态更为中心化,商家更倾向围绕大平台做生意。而美国的电商则是比较去中心化的形态,商家会希望以一个站为主体,比如Shopify,打通其他平台或社媒作为多渠道销售。因此,对美国而言,做电商可能更需要一款能够管理同个平台的产品。“这在国内基本不可能,不会有人想做一个打通京东和淘宝的平台工具,用淘宝管理京东。”曾杰辉说道

在电商领域,北美这种强大的应用生态,给小公司带来了更多活下去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家独大。这也是曾杰辉选择在硅谷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国内淘宝、抖音等玩法逐渐成熟,国内内容电商发展的进度比国外领先两年到三年,曾杰辉发现,经过了国内突飞猛进和成熟的电商环境所培养出来的团队,对场景商业化的敏感度非常高,能够很快进行产品迭代,也能够根据国内电商的发展预判行业未来发展的路径,提前布局,这是华人团队的独特优势。“如果中美电商创业团队都处在同一片创新土壤之上,中国团队可能能比美国团队做得更好。”曾杰辉说。

此外,中国人的勤奋与勇敢,也是给了大洋彼岸这片创业土地一抹浓重的色彩。Cici就见过很多人破釜沉舟地只身来到硅谷,亲自来寻商机,感受在北美本土化的不同。“他们可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Cici说。

当被问及TikTok禁令会对围绕电商商家的创企造成哪些影响?曾杰辉和Cici回答得都比较迅速,显然心中早有考量。他们认为,尽管现在主要服务主要是TikTok商家,但他们其实还是服务内容电商这类形式,哪怕TikTok最后真面临关停,也会有新的内容电商平台出现,内容电商的时代大势已经无法阻挡,总有新的机会。

03

硅谷的东方“淘金者”:在团结中未雨绸缪

段永平曾说过,一类是天生创业的人,根本不需要你鼓励;另一类则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创业的人。 

对这一代的硅谷华人创业帮而言,这两句话,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

前往硅谷的“淘金者”,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创业机会逐渐减少,一方面向往于硅谷自由的创业氛围、更为成熟的创投孵化体系以及丰富的创新网络——总能在硅谷看到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还能找到“买单者”。

红杉资本风险投资家唐·瓦伦丁曾说过,硅谷最宝贵的是一种心态。在这里,不必因为失败而背负污名。

Tom不觉得自己是天生创业人,但是他非常享受创业带来的挑战和收获,“每天醒来我都会很激动,创业也会给我与世界一个更紧密的交流机会。” 

几年前,Tom来到美国求学,博士毕业后,他断绝了所有的后路,一封Offer没投递,因此他选择将自己逼上梁山,以加紧步伐以高强度的方式去提升自己的认知,促成创业大计。

2023年,Tom在美国东岸成立了一家专为果园服务的机器人创企Daxo,其发明的苹果剪梗器Zapper能够帮助农工更快更高地保存高品质的苹果。

苹果剪梗器Zapper 图片来源Daxo官网

他说,在他觉得自己太过现实的时候,就在硅谷走一走,和不同的人交流,获取新的能量。为了迅速对其自己创业的认知,他曾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的目标,是要打十个电话,这是十个人里,有上市公司的CEO,有VC,或是创业者,还有学校里的mentor,“我听他们不同的观点和视角。”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Tom总结他曾经的一个经历,这代表了美国创业的一个特色。有一次,他得到了与一群重要的行业内的人开会的机会,于是Tom先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用建模软件画了一张产品概念图,发给所有人。聊完后,大家的反应是,“Tom,你的东西什么时候能有?我们想要。”在研发出了这款产品后,他们拿到农场试,但在实际场景中却出现了问题,如果重新做,还需要一周的时间,第二天就要向众人展示产品,于是Tom回到工作室,用热空气枪和塑料片,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做出了一个模型,这也成为了Daxo产品的雏形。

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网络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深入和富足。根据一份2011年汤森路透数据库的报告,硅谷占据2011年全美风险资金总额的40%,全美排名第一。在这里,为创业公司种子基金或早期融资制定的标准化条件一直被推动并且默认。例如“投资人或者得到普通股,或是份额加倍的不参与普通股分红的优先股;控制权变动时,创始人可以加速行驶权利;小型天使投资人与大型风险投资者共同投资,他们应得到与风险投资者相同的经济权益,或是无控制权”等。这些标准和规定能够促使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健康合作。

当企业孵化成立,硅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创业者只要专注创业,其他问题,投资机构都会解决。

比如像是专注投资硅谷早期以及海外华人优质初创团队的风投机构UpHonest Capital威诚资本,在成立10年期间,投资了不少华人创业团队,如FlashIntel、HuHu AI、Daxo等。

除了资金扶持,华人的社会网络,也给了这个群体带来了助力。他们会有不同的华人微信群组——创业群、老乡群还有校友群,创业者们会在群里进行资源互通、技术交流甚至是情感支持。来自故土的信任和温情所催生出的互助和团结,这是硅谷华人创业帮这么多年世代延续的底色。

不过,创业者的天堂背后,也有更大的风险,创业者抱团取暖之外,还需要未雨绸缪。

当生成式AI出现之后,刺激了全球的风投市场,人们时常会因为某家公司由于AI产品或技术拿到极高估值而热情高涨,融资规模也在不断上涨。圣克拉拉谷成长出一个个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巨型独角兽。Tom明显感到,硅谷空气中都似乎飘着一股“风口”的气息。

有一些创始人开始迷茫,例如一些基金开始只看公司美国的业务,“哪怕全球增长都没用,他们只关注北美的市场的情况。”一位创始人在回顾成长期融资时表示。在国际环境波谲云诡的当下,创始人们开始为时局的变化做好准备。

不过也有人持有乐观心态。“100个投资团队中只有要一个合适的机构能够认可全球市场的价值就可以了。”还有聪明创始人发现,这类问题多数存在于估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公司,1亿美元以下的公司关注度较少。“走一步看一步,环境变化太快,犹豫会拖慢脚步。”

#结语

硅谷华人创业帮:惊喜与风险并存

1847年,无数淘金客涌向加州,其中就有三万多名衣衫褴褛、梳着辫子的中国人,他们后来被称为“金山客”。这批来自东方的淘金者,成了加州的第一批华人海外移民。

170年的时间里,华人创业帮从餐馆,到中药铺,从连锁商铺,再深入到了高新技术领域,成为美国硅谷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在生成式AI的今天,也无不充斥着“东方色彩”。

在我们曾经发布的文章《谷歌与英伟达的AI人才之战:深度解析具身智能领军人物》中,就统计过在谷歌和英伟达的114名研究员中,华裔占比约27%。

硅谷的华人创业帮,他们在中美两种语境下切换转圜,一面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与创新,一面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商业场景和最全的产业链。这也带给了他们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商业嗅觉以及产品迭代的能力——“中国团队擅长从1到100的能力。”创业者们如是说。他们的极强信念感,以及创业的自驱力,这些促使他们即便知道前方随时可能触礁,但仍能奋勇前行。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ChatGPT发布之后,生成式AI的技术以指数级速度更新迭代,催生了无数新的机会。但也有业内人士戏称,OpenAI发布一款新产品,就会看到有一类应用公司会被打败。对初创公司而言,直面的竞争更为激烈。教育类公司Chegg的例子正在说明这一点。

另一面,尽管AI领域的融资额在不断增加,但风险投资变得更为谨慎,与以往“鸡蛋分散在不同篮子里”不同,他们现在更倾向于重金押注,投资人考量的因素更多了。

对硅谷的华人创业者们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所访谈的许多创业者也表示,华人的社会网络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另外,在硅谷创业,走出华人圈,与当地人的沟通和交往也尤为关键。例如Tom的农场业务,接触的农场主近乎都是当地人。

“一代企业正在老去,但总有企业正年轻。”作为关注北美创投动向的媒体,硅兔君正在持续记录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发生的故事。

例如,2024年,我们看到了AI如何席卷全球,我们通过专业行研调查,预测并报道属于AI应⽤公司成长的黄金即将到来,新的百亿级、千亿级市值的企业将要出现。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也关注特朗普上台,将会给科技圈带来哪些变化。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事件的开端——这个伟大事件叫做人工智能,这个开端叫做生成式AI,它将为我们开启一个新时代。在接下去的一年中,我们将作为记录者与观察者,关注一切或是起于青萍之末技术,或是颠覆行业的事件。

文末互动:

你对硅谷华人创业有何感悟?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看法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