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独立运营,曾经历九死一生,接近人士称分拆是好事

微软小冰独立运营,曾经历九死一生,接近人士称分拆是好事
2020年07月14日 17:11 AI财经

文 | AI财经社 唐煜

编 | 赵艳秋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6岁的微软小冰正式独立。

7月13日,微软中国宣布将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前微软副总裁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为CEO,原微软日本、印尼Rinna(小冰)负责人陈湛将担任日本分部总经理。所有相关工作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

微软称将保持对新公司的投资权益,并授权新公司使用及继续研发完整的小冰技术,包括日本Rinna品牌。新闻称,此举旨在加快小冰产品线的本土创新步伐,促进小冰商业生态环境的完善。

“独立对微软小冰是好事“

“独立对微软小冰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位长期观察微软小冰的人士对AI财经社说。

2014年创立以来,由于是由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一直受到两位微软内部华人高管陆奇和沈向洋的力挺。两人虽然来中国次数不多,但每年微软小冰的发布会一定会到现场站台。随着他们的离职,外界也在猜测,小冰在内部受重视程度或许会不如以前。

作为一个开发智能语音助手的200多人的小团队,在微软这种大体量的外资公司里,无论营销还是拓展业务都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无法很好地施展拳脚。他透露说,比如在微软小冰第一代推出时,仅邀请奶茶妹妹章泽天担任实习产品经理的过程就十分曲折。

“作为对产品体验和用量都有着严格要求的一家全球性公司,微软小冰走到今天可以说是经历了‘九死一生’。”

从2016年开始,陆奇还在微软的时候,小冰就有独立之意,跟不少头部互联网公司传出过绯闻,高管也和一些大的投资机构有过实际接触,这次总算是靴子落地。

据上述人士了解,从2019年开始,微软小冰在客服、零售、纺织等行业都已经有了实际收入。这也意味着,以后独立运营和核算,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天眼查显示,新公司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于5月20日成立,微软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经理,持股25.05%;微软小冰产品负责人彭爽为监事,持股0.99%;微软前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为执行董事,未持股份;大股东李明未在公司高管一栏,持股70%。

作为第二大股东、人称“微软小冰之父”的李笛,并不仅是长在大公司里的一位高管。在加入微软之前,李笛就已经有一段完整的创业经历,创办的公司被收购后,李笛曾担任国企上市公司华录百纳董事总经理。但他在30岁时选择退休,过了一年多写小说、作曲、画油画的休闲日子,后来因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首任院长王永东博士三顾茅庐邀请,才加入微软。

有分析认为,由沈向洋牵头,更有利于推动新公司的融资进展。

KPI压力之后,小冰商业化加速

相比市场上其他智能语音助手,主打情感交互的微软小冰似乎一直在商业化之路上态度谨慎,进展缓慢。

2017年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李笛说,当时小冰团队几乎收到了所有国内IoT厂商的合作邀约,有人手握重金要求获得API。但在他看来,盲目赋能IoT更容易产生泡沫,因此都婉拒了。

“一旦我们开了这个口,大量模仿者跟上,这事可能就会走样,就会伤害这个业态。”李笛解释道。

从外界观察,小冰团队在技术打磨和商业化落地上显得比较谨慎。李迪曾举例说,会真的先跟用户认真讨论零食是否美味,再看似不经意地推出打折券,不让人产生被安利的反感,但业内大多数机器人,还处于一捕捉到购买关键词,就立即推送的“强行安利”阶段。

因此,当时小冰主要是在日本市场发展商业化,比如给日本第二大便利店劳森提供对话式人工智能托管,并在对话中推送打折券。

前述人士对AI财经社说,他曾和李笛讨论过是否要把微软小冰做成实体,最初他们考虑的是做一个16岁少女的仿生机器人,但是评估完后发现,一是成本高,二是市场是否真实存在,另外微软本身不是一个做硬件见长的公司,小冰又是一个200多人的团队,微软不会盲目投入。李笛认为,当下阶段硬件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关键还是对话系统能否真的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满足情感。

这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开发自己的语音助手。一时间,出现了亚马逊的Alexa、Google Assistant、天猫精灵、百度的度秘、小米的小爱同学等产品。大家都先选择靠智能音箱疯狂抢占IoT市场。

从去年开始,各家逐步有了分化。百度的度秘在教育市场有了明显进展;小米的小爱同学搭载到了更多小米和生态链产品上,侧重于家庭互联,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小米和小米生态链产品。天猫精灵侧重于阿里大生态布局。

而从去年开始,微软小冰似乎加速了商业化进程。2019年第七代小冰发布会上,小冰宣布已经在金融、零售、纺织、IoT等十个领域落地,客户包括万得资讯、罗森、万科、万事利、中国联通等。

李笛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说,相比国内其他的语音助手,微软小冰的价格通常至少是他们的三倍,但是通常都赢,已经入驻了4.5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

作为一个创新项目,以往微软小冰在公司内部是没有KPI考核的。但在那场发布会上,一位内部人士明确表示,微软小冰的确是已经有了KPI的压力。

独立之后,小冰团队需要自负盈亏。找人、找钱和找方向都是横在这家新公司面前的挑战。“2B和2C完全不同,而真正有生命力的其实是B端的场景需求,我特别期待小冰会怎么来平衡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商业化战略到底会怎么更新。”前述长期追踪小冰人士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