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1月11日的结束,中国电子商务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双十一”也即将宣告结束,相比往年双十一的火爆,今年的双十一,显得格外“润物细无声”,甚至有可能是业绩最差的一年。
为什么说是史上最长的“双十一”?因为,早就从10月8日开始,不到一周的时间,包括拼多多、抖音、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已先后宣布启动“双11”大促,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
根据星图数据,截至10月30日,2024年“双11”全网累计销售额达到8450亿元,从2009年由天猫发起的“双十一”活动,再到成为所有电商的大型促销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
不过,“双11”这个购物狂欢节近些年来逐渐开始发生演变和分化。
往年惯常的价格战已经“无法持续”,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力进一步下降,极致的低价也已经难以给各大平台带来太大销售额增长;另一方面是,价格战已经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对品牌和商家来说,这并不利于长期生存。
而且,早在几年前,几大电商平台已经不对外公布“双11”的销售成交的总额,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也害怕影响资本市场的股价和整体环境对平台的信心。
很明显,类似“双11”这样的大促活动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流量,但显然已经呈现逐年下滑的现实,这既是电商已进入更加成熟和规范平稳发展时期的标志,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避免,只能面对。
火爆一时的“双11”越来越卖不动,每年都被网友吐槽:打着优惠的口号,实际上跟平时的价格一样,有些甚至还贵,割一,两次就好了,年年割,谁会那么傻。
确实,当消费者熟悉了电商平台的套路之后,也很难从这场价格战中得到更多。
因为大家都清楚,当电商价格比拼到无利可图,商品的质量与服务难免受到影响,消费者很可能会得到质量低劣的商品,这在客观上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意愿。
而“双11”这样的名义上的促销活动,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很明显,今年之后,可能会越来越淡。(图片来源网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