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下千亿营收军令状的今麦郎,正在经历从行业黑马到前后受困的阵痛。
方便面江湖中,康师傅、统一风头正盛,白象奋起直追,而今麦郎被甩出前三队列。
饮用水领域里,农夫山泉、怡宝垄断瓶装水市场,今麦郎爆款熟水难成护城河。
增长停滞,创新乏力,IPO八年未果,范现国的千亿宏图,能否圆梦?
方便面市场中,康师傅和统一称霸许久,而潜伏已久的白象,终于在这两年杀出重围。
今年年初,一句“吃白象中国面,看央视总台春晚”的广告语,让白象走进了家家户户。
白象去年的财报还没有公布,不过,多方数据显示,24年白象的业务收入约为130亿元,另外两个老牌霸主,康师傅和统一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84.14亿元和98.49亿元,白象强势超越统一,跻身行业第二。
而曾经的行业老三今麦郎,被三家甩在了身后。
在我们撰稿时,今麦郎仍未公布24年的营收情况,不过,根据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数据,从23年一季度到24年四季度,今麦郎的市场份额保持在6%-8.5%之间,排名始终在第四位,前三名分别是康师傅、统一和白象。
另外,23年12月到24年11月这一时间段,同之前的11个月相比,白象市场份额增长达到1.58%,同比增速29%,同期今麦郎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0.46%和17%。
两相对比,今麦郎的数字着实有些难看。
但在十几年前,今麦郎的江湖地位,正如今天的白象。
1994年,范现国创立华龙食品集团,凭借低廉的价格和洗脑的广告词,打造起便宜实惠的口碑,占领农村市场。
2001年,华龙面已经坐稳行业前三,仅次于康统双雄。
和后来兴起的互联网、科技行业相比,快消行业行业的成长想象空间并不高,或者说多数靠卖产品盈利的行业,模式都很固定:低端走量,高端走利。
或许是出于品牌升级的考虑,2002年,范现国力排众议,放弃华龙品牌,启用今麦郎商标,走上了一条从农村进军城市的道路。
但结果和范现国的预想大相径庭,今麦郎不仅没有在与康师傅、统一的城市市场竞争中讨到彩头,反而让主打平价大骨汤面的白象,抢占了农村下沉市场。
痛定思痛后,范现国决定重新去打价格战。
今麦郎先后推出“大今野”、“一桶半”、“一袋半”等产品,主打一个“花同样的钱,量大多半好开心”。
2015年起,今麦郎靠着直击消费者“一桶不够,两桶还多”痛点的“一桶半”,夺回自己在下沉市场的地盘,一度成为速食食品类的佼佼者。
在这一年,今麦郎的另外一款产品——1元软装水,也杀进了大众的视野。
其实,不少快消食品品牌都是双线作战。
比如康师傅和统一,一手抓速食,一手抓饮品。
去年两家的财报中,康师傅饮品业务营收达到516.21亿元,比23年多卖了6亿多元,同比增长1.3%,统一也不遑多让,24年其饮品业务的收入高达192.4亿元,是自家方便面业务收入的两倍多。
2006年,今麦郎与统一合资成立今麦郎饮品有限公司,一脚踏进了饮品市场。
可问题是,彼时的饮品市场,已经是红海市场。
农夫山泉、哇哈哈等老牌企业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康师傅即饮茶销售额市占率高达53.6%。
今麦郎直到15年,才凭借着1元低价水杀出重围。
2016年,今麦郎又推出了“凉白开”这一熟水概念,正好戳中中国人喝开水的痛点,当年就卖出了500万箱。
今麦郎靠着双线低价,过了一段时间好日子,2019年今麦郎的营收达到218.5亿元,和行业第二的差距近在咫尺。
在隔年的第二十届方便面大会上,范现国放出豪言,“过去30年是康统争霸,2020年将开启康今对决时代!”
然而这辉煌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今麦郎的营收到了23年,已降至165.7亿元。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方便面行业由于生产技术壁垒较低,一旦某个产品成了爆款,其他品牌就可以迅速推出类似产品,比如今麦郎这两年的爆款板面,白象和统一很快就跟了上来。
而且从整体行业趋势来看,方便面市场也呈萎缩态势。
外卖、自热火锅、螺蛳粉等产品的出现,抢走了方便面的市场份额,绿皮火车这一方便面场景也被高铁和飞机取代。
其二,今麦郎能拿出手的饮品并不多,也就蓝标水、凉白开和今矿这三款。
范现国认为蓝标水是过敏的口粮水,凉白开开创了熟水品类,而今矿是含有高偏硅酸的矿泉水,三者各有千秋。
然而现实是,农夫山泉拿着一元以下的绿瓶水杀入市场,蓝标水的性价比荡然无存。
凉白开概念高级,但在水源地和价格上都没有太大优势,还有康师傅的喝开水和农夫山泉的白开水争夺市场。
今矿虽然打出差异化,想要保持增速,还是要依靠低价策略。
当量大管饱不再是核心竞争力,行业整体的创新和增长空间见顶,没有技术护城河的低价策略,只是饮鸩止渴,彼时的今麦郎,又该何去何从呢?
作者:小好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