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亏损,小鹏汽车争议不断,何小鹏却只想“上天”

裁员、亏损,小鹏汽车争议不断,何小鹏却只想“上天”
2022年06月14日 16:39 鹿财经

摘要:

1.2017年8月22日,何小鹏从阿里巴巴离职,并于8月29日正式加入自己投资的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对于媒体询问何小鹏为何中间只间隔了7天,何小鹏表示,这7天里,真正来说只休息2天,5天时间都在回答无数朋友问题:为什么要离开阿里巴巴。

2.那一年,何小鹏的儿子刚刚出生,他决定做一件未来能让儿子感到骄傲的事情——别的父亲都是长大以后给孩子买一辆汽车。何小鹏不一样,他想给儿子造一辆汽车。

3.一路走来,小鹏汽车多次被高光笼罩,也经常陷入争议,过往与马斯克的隔空骂战已经逐渐烟消云散,摆在何小鹏面前的问题更加直观——销量涨营收增的同时,小鹏汽车亏损也在不断扩大,应届生裁员和高管离职风波,更是被坊间演绎出了“离心离德”的戏码。

作者丨张勉编辑丨陆达

6月9日下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家的飞行汽车,相关图片显示,本次试飞的飞行汽车航行速度为5m/s,飞行高度为20m。

配文中,何小鹏表示,很多人都不相信飞行汽车可以做出来,要想最后说服他们,只有一个方法,真正做出来并且亲眼看到,请再给我们几年。

小鹏汽车要做飞行汽车,早已不是什么行业机密,去年11月份,何小鹏就在微博上晒出了小鹏飞行汽车拍摄的窗外景色,并表示:“连续几天体验低空飞行。400米左右最平稳,安全还是最重要。”

当新能源车的鏖战正进一步白热化的时候,小鹏似乎正打算悄然挖潜“第二赛道”。但网友们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小鹏汽车“不务正业”只是为了整点利好股价的噱头。

某种程度上,飞行汽车的这种局面,像极了何小鹏当年从阿里辞职,转而执掌小鹏汽车时曾面临过的尴尬局面。

UC,一战成名

1977年,何小鹏出生在湖北黄石,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同中国许多家庭一样,何小鹏的父母在辛苦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勉励和督促何小鹏用功读书,为的是将来能找到一份安稳的好工作。

少年小鹏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上学的时候非常努力,常常看书到半夜,彼时,这个高考前没有出过省,没有吃过麦当劳,也没有坐过飞机的少年,唯一的信念,就是去省外上大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终于,在1995年的夏天,何小鹏如愿踏进了位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初入大学的何小鹏与人交往时总是难免有些自卑,说话的时候甚至不敢直视他人的眼睛。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何小鹏开始有意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他每天都阅读一些口才书,甚至还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强迫”自己去跟外界交流。

这种在实战里磨砺出的自信,成为了何小鹏最强大的精神武器。因此,后来面临网友对“小鹏汽车”命名过土的质疑,何小鹏才能云淡风轻又坚定不移地表示,小鹏汽车不会改名字,因为在汽车行业,许多经典品牌都是使用创始人的名字,意味着将自己的信誉全部投入其中。

1999年,何小鹏从大学毕业,没有选择安稳的国企,而是选择进入亚信集团,从开发、测试到客户服务、售前售后都干了个遍。踏实能干的何小鹏得到了高层的信任,不仅提拔他为经理,还给了他价值3万美元的股权,相当于20多万人民币,而1999年,广州房价均价只有4761元/㎡。

遗憾的是,2000年,亚信集团在美股上市,仅仅半年里,总市值就暴跌了95%以上。何小鹏手里的期权也不再值钱。

2004年,何小鹏离开了亚信,何小鹏下定决心,自己创业。他拉上同学梁捷一起创办了UC优视。一开始,他们先做的是UC邮箱,但问题是,作为后来者的UC,很难与雅虎、网易以及新浪等“前浪”抗衡,UC一度陷入危机。

好在,丁磊及时出手相助,还与何小鹏上演了一出惺惺相惜的戏码——坊间传闻,同样做邮箱起家的丁磊对UC邮箱非常认可,于是给了何小鹏80万元创业贷款,甚至还大方地把网易在北京的办公室借给了何小鹏。

邮箱业务遇挫后,UC及时转向了UC web,也就是后来的UC浏览器。

而彼时,何小鹏的隔壁,就是时任网易总编辑的李学凌。

有媒体报道称,是李学凌将时任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前身)TMT领域投资负责人的俞永福介绍给了何小鹏,最初的目的是让联想投资UC,虽然目的没有达成,但却促成了俞永福与何小鹏的“亲密关系”。此后,俞永福开始为UC融资事宜自发奔走,当他找到雷军的时候,雷军告诉他,如果你能加入UC,我就直接投资。

就这样,俞永福带着雷军给的400万元天使投资加入了UC,而何小鹏也将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俞永福,以示诚意。

拿到投资之后的UC攻城略地,尤其全力押注Android与iOS更是让UC迅速崛起。截至2011年3月,UC浏览器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7亿次,用户超过两亿;2012年末,UC注册用户达4亿,且将近1亿的用户为当年新增。

2014年,鉴于阿里巴巴对UC的投资已经使其占股过半,何小鹏决定卖掉UC。于是,阿里以300亿元全资收购UC,并成立UC移动事业群,由俞永福担任事业群总裁,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这也创下当时中国互联网并购纪录。

同年,何小鹏也加入了阿里巴巴。这一年,他只有37岁,财务自由。

在阿里的日子里,何小鹏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等职务——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何小鹏可以在阿里提前过上退休的生活。

可何小鹏说,目标达到之后很痛苦,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

何小鹏的迷惘,随着儿子的出生,也找到了答案。2017年2月,何小鹏儿子出生30分钟之后,他接到朋友、也是投资人的纪源资本符绩勋的电话。符绩勋不停地给何小鹏说,智能汽车窗口太好,正处于最佳的窗口期,一旦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原本,这样一通电话不足以让何小鹏感到心动,更不足以让他“下场造车”,但他看到刚刚出生的儿子,忽然想到,等到他儿子长大,十岁、二十岁的时候问他:爸爸你是做什么的。他该如何回答?

别的爸爸都说,儿子长大以后,要给他买一辆汽车。何小鹏不一样,他想给儿子造一辆汽车。那一刻,他也决定走出舒适区,找到一个更大的变化的场景。

造车,二次创业

2014年4月份,特斯拉向首批中国用户交付了Model S,而当时还是UC创始人的何小鹏就是首批交付的Model S车主之一。同年,贾跃亭宣布造车,李斌成立蔚来汽车,互联网造车大幕正式开启。

当时的何小鹏也想要投资造车,但市面上并没有合适的标的,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在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担任科长的夏珩,拉着夏珩的师弟何涛、同事杨春雷一起组建了创业团队,又联合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管,共同投资了小鹏汽车。

2014年年中,小鹏汽车团队已正式成立,不过一开始,公司的名称叫做“橙子汽车”。而何小鹏正式加入小鹏汽车,是在3年之后。2017年8月22日,何小鹏从阿里巴巴离职,随后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

而在何小鹏加入之前,小鹏汽车就已经做足了铺垫,比如2015年进行三电一屏等技术研发,2016年推出首款纯电动SUV——小鹏汽车BETA版,2017年建立广东肇庆生产基地、获得22亿A轮融资、与海马汽车合作代工生产、拿到工信部销售门票等等。

何小鹏的到来,为小鹏汽车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作为UC的天使投资人,雷军曾在一场论坛上称,“2007年投了UC三四百万人民币,占了20%股权,阿里43亿美元收购UC,挣了1000倍。”等到小鹏汽车成立后,雷军通过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又投资了小鹏汽车两轮。

除了雷军之外,阿里巴巴也支持了何小鹏的再次创业。小鹏上市时,何小鹏持股31.6%,为最大股东,阿里则持股14.4%,是最大外部股东。

在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DAVID 1.0便火速下线。在当时,后者作为取得国家工信部产品公告的产品,一度被视为获得官方认可的新能源汽车“领军者”。

但由于设计团队以及公司高层认为其产品力未达到预期,这款车最终没有走向市场。“当这辆车下生产线时,站在两边的人都哭了。一边是汽车人哭了,因见证一辆车下线而感动。另一边是互联网人哭了,没想到这车会这么差。”这是小鹏团队跟何小鹏分享的故事。

更加严峻的困难是资金,虽然何小鹏不断凭借着自己的“鹏友圈”拉来了不少融资,但在造车面前,这些足以让互联网公司兴奋之至的金额,却只是杯水车薪——“以前觉得造车烧掉100亿太夸张,自己跳进去后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进入汽车行业之后,何小鹏直言自己低估了造车的烧钱速度。

此外,整个大环境也进入了转折点,2019年3月,国家大幅下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构成了严重冲击,加之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发生了自燃、电池召回、股价暴跌、巨额亏损等问题,引发资本对造车新势力资金链和发展前景的质疑。同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也未能幸免。

这些,都使得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一直处于难产的状态。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26日,小鹏G3首次开放预订,截至2018年12月底整体订单量超过万台。但其公布的11月进入规模化量产、交付的时间却并未成真,多番周折之下,小鹏汽车承诺2019年4底前陆续交付首批订单。

然而,更大的隐患在后面,G3交付之后短短几个月,小鹏无预警地发布了小鹏G32020款,相比老款G3,新款配置更高、续航里程更长,价格却更便宜,这让很多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小鹏汽车的老用户感到背刺,随即开启维权行动,要求小鹏汽车补偿损失。

面对众人的谩骂和质疑,何小鹏立即道歉,还因此对所有的老用户进行了补偿,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但舆论场中,更为严重的指摘,来自于小鹏汽车的引路人——马斯克。

2017年至今,小鹏汽车为自研自动驾驶系统Xpilot,从特斯拉处挖了不少自动驾驶研发人才,如特斯拉Autopilot2.0的核心打造者之一、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负责人谷俊丽(现已离职)、前特斯拉计算视觉科学家曹光植等人,这引发了特斯拉的不满。

2019年3月,特斯拉状告小鹏汽车剽窃Autopilot的代码,并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

小鹏汽车随后发布声明称,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其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特斯拉用一个怀疑的,民事诉讼,通过打击工程师的方式来进行对小鹏汽车的攻击。

这起诉讼持续许久,特斯拉要求访问包括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源代码的整个存储库,甚至是小鹏汽车高级管理人员的硬盘内容。但地方法官拒绝了这些要求,称特斯拉的请求材料「具有投机性和不确定性」。

争议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2020年的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宣布下一代汽车将使用激光雷达。有关报道发布在推特上,马斯克发布评论称:「他们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并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后面又补充了一点:「要明确的是,这只是小鹏汽车的问题。中国的其他公司没有这么干。」言下之意,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抄袭了特斯拉。

不过,某种程度上,马斯克的亲自下场,也使得小鹏被更多人所关注,甚至颇有点当年乔布斯状告魅族,结果反倒把后者也给拉上了神坛一样的巧合感。

半场,困难重重

2020年8月27日晚间,小鹏汽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理想(NASDAQ:LI)之后,中国第三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据悉,此次上市,小鹏汽车以114.2亿美元的发行估值以及17.2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刷新了新能源车企的IPO纪录。一年之后,小鹏汽车又通过港交所募集了140亿港元。

2021年,小鹏旗下高端车型小鹏P7销量继续突飞猛进。9月,小鹏新车交付量首次破万,达到10412辆,其中,主力车型P7交付7512辆;10月,小鹏销量10138辆,同比激增233%,首次登上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的榜首;11月,小鹏再次刷新记录,交付量突破1.5万辆,其中P7交付7839辆。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的销量也在不断走高,3月新增订单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小鹏P7则在今年3月率先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首个突破10万辆下线的纯电车型,创下月交付量突破9000台的纪录。

但高光之下,隐患犹存。

虽然小鹏汽车在2021年的全年终端累计销量为98155辆,同比增长了360%,以微弱的优势,超了蔚来和理想,拿下2021年的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冠军。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小鹏汽车卖的越多,赔的越多。

与蔚来和理想相比,2021年小鹏的净亏损最大,达到48.63亿元,同比增长78%;蔚来的亏损同比收窄24.3%,为40.16亿元;理想亏损额最少,仅为3.21亿元。

今年一季度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5月23日,小鹏汽车发布一季度财报,其营收74.5亿元,同比上升152.6%,但环比减少12.9%;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7亿元,同比扩大115%,环比扩大31.8%。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资金为417.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为12.21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包括辅助驾驶、软件开发等方面,占营收比重的16.37%。而市场营销费用则高达16.42亿元,同比增长127.7%,占营收比重的22%,超过了研发的费用。

此外,有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整体毛利润偏低,只有12.2%,基本上和去年第四季度的12%保持在同一水准。而同为造车新势力车企的理想汽车,2021年整体毛利润为21.3%,蔚来汽车则是超过了17%。

有消息称,目前小鹏汽车每卖出一辆车,亏损额就达到了4.9万元。每开一家店,亏损超460万元。

客观地看,这也与小鹏汽车整体溢价较低有关系,作为对比,蔚来和理想几乎所有车型售价都在30万以上,而小鹏汽车则横跨了18-30万的档位,在销售量不能拉开绝对差距的前提下,也导致小鹏汽车总体盈利能力不如前者。

更为严峻的是,进入4月以来,受外部环境以及多地整车生产基地陆续出现停产等情况影响,小鹏汽车单月环比交付量大降41.6%,盈利能力承压。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4月中旬,何小鹏在社交平台上所述。

虽然随着5月份多地复产复工,小鹏汽车交付量有所回升,5月份完成交付10,125台,同比增长78%,但这并不足以消弭小鹏汽车正在经历着的应届生裁员和高管辞职的风波。

据财经杂志报道,一位此前接到小鹏汽车offer的应届生去年和小鹏汽车约定今年2月入职,但春节后人力资源部门以内部调整为由,一直拖着未能给其办理入职。在他放弃其他公司岗位后,4月份却接到了小鹏汽车的解约通知。

据悉,小鹏汽车给出的赔偿方案是补偿5000元给被裁员应届生,返还三方协议资料。但这一赔偿并没有获得应届生的认可,并被认为是甩点钱就跑、不负责任的表现。毕竟对于被毁约的校招生来说,自己他们已经错过了“金三银四”的春招黄金期,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在参加工作时宝贵的应届生身份。由此,也有人指责小鹏汽车未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而在此之前,小鹏大肆扩招的情景还历历在目,2020年,小鹏汽车员工总数为5084人,截至2021年底已超过1.39万人,而从员工职能分类上看,研发人员、销售人员数量增加最多。

除了应届生被裁之外,小鹏汽车也迎来了高管离职潮,有消息称,小鹏汽车目前负责出海业务的副总裁何利扬已于近期离职;另外负责出海业务的营销副经理张一博、原北区总经理、销售高级总监张传金也于近期离职。

在一些悲观的声音里,小鹏汽车与何小鹏本人,已经被渲染出了“离心离德”的戏码。

而在多番动荡之下,再回头看何小鹏淡定发布的飞行汽车,也着实不能责怪网友,认为何小鹏“不务正业”了,毕竟,后者烧钱不说,民用更是遥遥无期。

最为关键的是,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都还没有完全玩转的前提下,就开始想着上天的事情,似乎确实有些“太早”。

但在何小鹏眼里,小鹏是立志要成为「造车探索者」的企业,因此,打造飞行汽车,是必由之路。

毕竟,鹏这种生物,本身就是要飞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