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6系列再次被确认:全系直屏+LIPO封装,或重塑旗舰屏幕新标杆

小米16系列再次被确认:全系直屏+LIPO封装,或重塑旗舰屏幕新标杆
2025年03月27日 19:22 迪吖科技

智能手机行业的设计美学始终在“视觉冲击”与“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平衡,尤其是屏幕形态上,更是进行了很大的转变。

比如从曲面屏的沉浸感,到折叠屏的形态突破,再到直屏的实用主义回归,每一次设计转向都暗藏着厂商对市场需求的深度洞察。

而说到屏幕形态上,这几年的小米手机一直都在以标准版采用直屏,Pro系列采用曲面屏设计的方式和大家见面。

但随着直屏设计越来越火之后,关于外观形态上的变化再次迎来了新的消息,对于米粉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选择。

据多位爆料者称,小米16系列将迎来重大设计变革:Pro与Ultra版本将告别沿用多年的四微曲面屏,转而采用直屏设计。

同时还全系搭载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屏幕封装技术,目标是将屏幕黑边压缩至1.1mm以内,四边等宽设计或将重新定义全面屏的视觉极限。

要知道自2019年小米9之后,小米数字系列旗舰机便以曲面屏作为高端标识,曲面屏带来的无边框视觉延伸感,曾是冲击高端市场的“黄金法则”。

然而这一设计也伴随着争议:误触、绿边、贴膜困难等问题始终未被彻底解决,部分用户甚至直言“曲面屏是徒增成本的伪需求”。

那么当小米16 Pro与16 Ultra均采用直屏设计,屏幕尺寸提升至6.8X英寸,而标准版小米16则延续6.3英寸直屏之后。

这也意味着直屏的回归并非简单的“倒退”——更大的屏幕尺寸搭配极窄边框,既能保留大屏的视觉优势,又能规避曲面屏的体验痛点。

若说直屏设计是小米16系列的外在颠覆,那么LIPO技术的全面应用则是其内在的技术跃迁,也是主要卖点所在。

这一由苹果iPhone 15 Pro首次引入的屏幕封装技术,通过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工艺,将高分子材料与屏幕、中框无缝结合,在保护屏幕排线的同时大幅缩减边框宽度。

据透露,小米16系列的黑边(BM区)将小于1.1mm,黑边+边框总宽度控制在1.2X mm以内,且实现四边等宽。

而且进一步突破,意味着其屏占比有望突破95%,接近“真全面屏”的终极形态,届时视觉效果自然也会很好。

只不过LIPO技术的成本不容小觑,甚至“相当昂贵”,看来小米的目标是以更高成本换取极致视觉体验,而非通过简化设计控制成本。

其实除了屏幕形态之外,小米16系列的外围参数也是非常的清晰,比如屏幕均支持120Hz刷新率和超声波指纹解锁。

并且核心配置将首发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骁龙8 Elite 2),基于台积电N3P 3nm制程工艺打造,性能与能效比相较前代有显著提升。

而且这颗芯片沿用“2P+6E”八核架构,主频或突破5.0GHz,GPU性能提升显著,配合LPDDR5X内存与UFS 4.1闪存,性能表现没有什么压力。

影像也很强,将全系标配潜望式长焦镜头,标准版或配备50MP潜望长焦镜头,支持5倍光学变焦;Pro版则可能升级至两亿潜望方案。

搭配徕卡算法优化、AI影像引擎与澎湃OS 3.0的底层优化,在夜景、人像虚化及视频防抖等场景的表现令人期待。

续航方面也有不少的惊喜,其中标准版电池容量或达5600mAh至6000mAh,支持90W有线快充;Pro版则可能升级至6100mAh至7000mAh电池,搭配百瓦快充。

同时两款机型都会支持无线快充能力,以及支持IP68级防水防尘功能,且支持全功能NFC、红外遥控、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等。

可以说小米16系列无论是配置参数还是屏幕形态都很强,这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行业规律:智能手机的形态演进始终围绕“用户体验”这一核心。

无论是曲面屏的兴起还是直屏的回归,其背后均是厂商对用户痛点的响应与技术可行性的权衡,也是刺激用户产生选择欲望的关键。

总之,当行业陷入“内卷化”创新时,回归用户体验本质或许才是破局之道,若真如爆料所言,小米16系列能以LIPO技术实现“四边等宽超窄直屏”,并维持合理的定价策略,其有望成为2025年旗舰市场的一匹黑马。

对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