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玄戒SoC:架构疑似被确认,剑指骁龙8 Gen2.5!

小米玄戒SoC:架构疑似被确认,剑指骁龙8 Gen2.5!
2025年04月05日 20:42 迪吖科技

近年来,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加剧,"国产替代"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核心命题,从华为麒麟芯片的回归到各大厂商自研技术的突破,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不过想在技术方面突破确实很困难,尤其是做到完全自研,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都需要多方进行合作才可以。

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争议声,尤其是小米玄戒,自从市场中出现爆料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传了出来。

重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旗下的玄戒半导体(Xuanjie Semiconductor)再次成为焦点,且架构变化也疑似被确认了。

需要了解,目前官方还没有传出关于小米玄戒芯片,因此笔者是根据第三方博主的爆料进行的总结,具体还是以官方为准。

详细来说,小米玄戒SoC的架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高性能与多场景适配的深度考量,比如CPU部分采用"1+3+4"的三丛集架构。

超大核:1颗主频高达3.2GHz的Arm Cortex-X925核心,基于Armv9.2指令集打造,专为高负载场景优化,例如大型游戏、AI计算、影像处理等。

大核:3颗主频2.6GHz的Cortex-A725核心,定位次旗舰性能,承担多任务处理与中高负载运算;能效核:4颗主频2.0GHz的Cortex-A520核心,负责后台任务调度与低功耗场景,保障日常续航。

这一设计与此前的高通骁龙8 Gen3(1+5+2)形成差异化竞争,更强调单核性能与多核协作的平衡,尤其是超大核的超高频率,相比骁龙8 Gen3的X4核心(3.3GHz)差距微乎其微。

而GPU部分选择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IMG DXT系列,具体型号为DXT 72-2304,主频1.3GHz。

根据Imagination官方数据,DXT系列采用多核集群设计(MCU),支持硬件级光线追踪与Vulkan 1.3 API,每时钟周期可处理2304个像素。

值得注意的是,IMG GPU此前已应用于紫光展锐T820等国产芯片,此次小米选择与Imagination深度合作,既避开了ARM Mali GPU的专利限制,也彰显了国产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本身还采用的是联发科信号基带,毕竟自研基带这件事本身就非常的困难,因此也可以进行理解。

而工艺方面也是变得很清晰,消息称采用台积电第二代4nm工艺(N4P),相比初代N4,晶体管密度提升6%,能效优化22%。

这一选择既保证了性能释放的稳定性,也避免了激进转向3nm工艺带来的良率与成本风险,且和此前的爆料不一样。

因为一开始的爆料信息称小米玄戒芯片会采用台积电3nm,但从市场策略看,N4P工艺已在高通骁龙8 Gen2、联发科天玑9200+等旗舰芯片上验证成熟,有助于小米快速实现量产。

况且综合现有参数,小米玄戒SoC的目标非常明确:在性能上对标高通骁龙8 Gen2至Gen3之间的"次旗舰"市场,同时通过国产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同时小米玄戒SoC的野心不止于手机,根据爆料,其设计目标包含三大场景,第一个就是移动终端:首发机型小米15S Pro将主打"性能旗舰"。

要知道这款机型的配置参数还是很激进的,不仅支持UWB数字钥匙,整体的配置参数也是延续了小米15 Pro。

无论是内置6字开头的电池容量还是支持2K分辨率特性的AMOLED屏幕,都意味着产品本身的体验很值得考虑。

第二个场景就是平板与笔记本:凭借多核调度能力,适配小米平板7 Pro等生产力设备,也意味着普及率更高。

第三个则是智能车机:针对小米SU7等车型定制车规级版本,支持智能座舱、ADAS辅助驾驶等需求。

这一布局与华为麒麟芯片的"1+8+N"战略异曲同工,旨在通过自研芯片打通小米"手机×AIoT×汽车"的生态壁垒。

尤其在车机领域,高通骁龙8295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小米若能用玄戒SoC实现替代,将极大增强其对智能汽车供应链的话语权。

总而言之,小米玄戒SoC的曝光,再次印证了一个趋势:国产手机厂商正从"堆料整合商"向"技术定义者"蜕变。

尽管前路漫漫,但每一次架构创新、每一款芯片量产,都在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积累突围的资本,对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吗?欢迎回复讨论。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