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200bookshop书店创始人刘二囍:都活不下去了,质疑还重要吗?现实远远大于情怀

对话1200bookshop书店创始人刘二囍:都活不下去了,质疑还重要吗?现实远远大于情怀
2020年02月28日 08:57 时代财经

“过去一周,微店卖了将近50万,终于可以松口气了。”2月24日,1200bookshop创始人兼掌柜刘二囍在朋友圈中对大家表示感谢。

作为一家2014年开业,凭借“24小时不打烊书店”的模式声名鹊起的书店,2月15日,1200bookshop在公众号推送了一则自救推文——“疫情期间,1200bookshop一半以上的门店关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而保持营业的店面,营业收入惨淡,甚至不及往常的十分之一。”

尝试联络房东寻求租金减免无果后,书店创始人兼掌柜刘二囍意识到书店已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眼下必须自救。”

在这场自救行动中,读者可以选择购买储值卡、文创产品(帆布包)或盲选礼包,为1200“续费”。

25日,刘二囍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原来现金流只能坚持1-2两个月,现在撑到3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疫情期间,迫不得已向读者求援的民营书店不止1200bookshp。

在南昌,有28年历史的青苑书店在1月31日求援,推出充值购书卡活动;在青岛,不是书店发布文章《79%的独立书店撑不过三个月,我们在努力活下去》,推出各种各样的套餐、书店空间预约制度、充值送礼活动;在北京,由许知远、吴晓波等媒体人创办的单向街书店推出自救会员计划,发起众筹……

也有一些书店为了活下去,转型线上,直播卖货、建群秒杀。沈阳的离河书店建立了微信带货群,建群第一天,收入达到万元,建群一周,收入近2万五千元;苏州的慢书房创始人鹿茸哥称自己被疫情逼成了抖音主播,还做了线上沙龙。

疫情对中小民营书店的影响,未必只是眼前的生与死。

根据2月5日书萌发布的《疫情笼罩下的实体书店呼声:超千家实体书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全国1021家参与调查的书店中,有926家在疫情中停止营业,超过99%的实体书店目前没有正常收入(几乎没有收入以及收入下降一半)。

对于“如果持续暂停营业,目前资金储备可以持续多久?”这一问题,37.02%的书店表示只能支撑一个月,42.02%的书店表示能支撑三个月。

报告总结称:“基本可以判定自2013年以来的实体书店回暖复苏期将宣告结束,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大范围的中小实体书店应急调整甚至闭店现象。”

但刘二囍并不这么认为。他坦言,疫情对书店来说,这只是一个突然的插曲。从书店过去的蓄能来说,生命力并没这么短。而直播卖货是顺势而为,线上平台只是一个发声或者展示的渠道,书店的灵魂还是“实体”。

2月25日,刘二囍在店内工作/时代财经记者摄

曾经以背包客的身份在台湾环岛旅行结束后,2014年,刘二囍在广州开了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在1200bookshop,有免费提供给背包客居住的房间,有每周六晚举办的“深夜故事”。“营造一个有温度的空间”对刘二囍和1200来说,很重要。

而“温度”也是刘二囍认为在这次自救中获得巨大的粉丝支持的原因。“跟一般商业空间不同,书店要做益利,就是益先行、后利益,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为时代财经与刘二囍的对话:

“都活不下去了,质疑重要吗?”

时代财经:这次疫情,1200获得了许多读者的支持,但是一些没有名气的书店这次可能就倒下去了,是不是要成为网红书店才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刘二囍:一个体面的书店,或者一个实质上的书店通常都会深得人心。比如说南昌的青苑书店,这次危机中,书店会员一个晚上就充值了10万块。

这次自救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冲击,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会站出来帮助我们。我之前觉得卖5万、10万已经差不多了,结果大概有50万。

为什么大家会去帮1200?因为过去5、6年,书店不只是在做买卖,还产生了社会效应。

书店悄悄地影响到很多人,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这种社会效应积累之后,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来帮助你。书店不像餐厅、超市或者酒店一样,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死掉。我们能够挣扎一下,唤起大家的认同和喜爱,获得拯救。

时代财经:但这种行为也被一些人质疑是贩卖情怀。

刘二囍:都活不下去了,质疑很重要吗?现实远远大于情怀。

1200以及这次发起众筹的单向街书店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的关注?不是因为我们更被爱,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在努力地做自己的公众号。书店有10万个粉丝,我们的呼声更容易被听到。

时代财经:疫情期间,1200开通了抖音号,国内也有许多书店店长化身主播直播卖货。对于这种线上自救行为,你的看法是什么?

刘二囍:只能说是顺势而为,因为现在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去做事情。线上平台可能会成为一个发声或者展示自己的渠道,但这不可能是三个月之内就能做好的。现在只是大家以此为契机去做了这个事情而已,可能要积累几年才能有成效,而且线上卖货也很难产生大的竞争力。

我觉得所有的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是建立了一个线下空间,让人与人产生连接。如果只是卖东西,你就没有什么优势。线下的空间是实体书店的立足点。

疫情期间,依然有读者在1200bookshop书店内阅读/时代财经记者摄

“书店承载的社会价值很重要”

时代财经:你对1200有着怎么样的经营理念?

刘二囍:如果不是具体到某一家店,我会觉得书店跟一般的商业空间不一样。 商业空间是在做生意,首先要追求利益。但是书店要做益利,就是益先行、后有利,要先做有意义的事情。书店本身就是盈利能力不好的空间,如果你很想追求利益的话,可能当下追求到了,但不会长久。

在书店的前三年,我的股东经常给我支各种赚钱的招。我当时就说,不要急于赚钱。5年之后,我才开始觉得要赚钱。只有先把益做好,才有资格去谈赚钱。

我觉得1200,尤其体育东路这间店,它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很重要。 我会把体育东路这家1200作为我理想中的一个书店。它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它是发挥益的存在。对于另外几家分店,我更注重它们在商业上的表现。

时代财经:体育东路这家1200的独特性体现在哪?

刘二囍:1200既要做独立书店,又要做连锁书店。独立书店这个概念诞生于台湾,当地的独立书店就是相对于连锁书店而言的。体育东路这家店是我想要做的独立书店,其他的店相对来说更可能是连锁书店。因为它开在商场里,赚钱、谋求利润是很重要的事情。

体育东路店体现了很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哪怕这家店不赚钱甚至是亏钱,我也要想办法让它活下去。其他的店如果亏钱就关掉。事实上,这间店基本上是收支平衡,其它店稍微盈利。

体育东路店是仅存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没有这间店,就没有沙发客、没有24小时,那就配不上1200这个名字了。

时代财经:你刚说到理想书店,你心中的理想书店是什么样的?

刘二囍:我理想中的独立书店具备两个要素。第一就是不以市场为导向,不是什么书畅销就卖什么书,而是卖你想要大家看的书,引导这点很重要。

你在其它书店,包括1200其他商场店,会看到他们把畅销书放在最前面。但你站在1200(体育东路店)入口处,左手边诗歌,右手边哲学,往上走是音乐、电影、历史,走到最后,你才发现我把畅销书放在末端。

1200bookshop(体育东路店)入口处/时代财经记者摄

另外有一点,我一直觉得一个独立书店应该进行社会参与。书店不应该只是做书的搬运工,也应该产出一些价值观。

时代财经:你对体育东路这家书店的定位又是什么样的?

刘二囍:1200刚创办的时候,Slogan是“为一座城市点燃一盏深夜的灯”,意思就是,不仅要有人文,更要有人情味。其实1200会受到很多关注,并不是因为书选得多好,人文有多好,而是营造了一个有温度的空间,温度对1200非常重要。

以前基本上每个周六的晚上12点,我们会在这家店举办“深夜故事”的活动,但最近停掉了。 

很多书店会请一些腕儿、大咖去分享,这些人可能已经是有所成就,或者名声在外,但我们找的分享嘉宾可能是素人。很多人第一次登上演讲台就是在1200。

你可以说1200是更有故事性的一间店,也可以说它更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

“书店不可能像互联网冲击的时候那样批量倒闭”

时代财经:你每年都会抽一些时间到处走走,去观察各地的书店,在这种观察和研究中,你觉得国内外书店的发展态势分别是什么样子?

刘二囍:看过这世界的书店之后,要说在商业能力上,日本跟中国最强,欧美的都很老套,东南亚的书店还是中国二十年前那种很传统的样式。

如果看商业运营,要去日本看,但是要看书店里所散发的精神气场,欧美书店的沉淀是足够。它们可能都有一百年的历史了,而国内书店顶多就30年。

时代财经:为什么欧美的书店可以有厚重的积淀?

刘二囍:国内的书店要面对更严峻的互联网冲击。因为网络都是倾销的,打折卖给你,这种不平等的竞争逼着书店走向复合型,必须要卖咖啡、文创。

而在欧美,首先书比较贵,卖书就可以活得还不错。再有就是,欧美很多书店都是自己的房子。这对我们太难了,一个书店老板怎么可能买得起经营铺、一栋楼?

在1200bookshop,图书饮品和文创是三大收入来源,图为文创区/时代财经记者摄

时代财经:从外面回来之后,会有落差吗?

刘二囍:也没有落差,从商业模式上看,国内这种复合型就是好的,欧美书店反而有点暮气。把别人的优势拿过来,跟我们优势去结合,我们就变得更好了。

时代财经:这次疫情会不会让书店转到另外一个阶段?

刘二囍:从经济上来说,我觉得整个社会都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对书店来说,这只是一个突然的插曲。

如果这个疫情即将结束,我认为书店不可能像互联网冲击的时候那样批量倒闭。国内的书店从2014年开始复苏,虽然时间有限,但生命力没这么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