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谢斯临
过去一年,中国游戏行业喜忧参半。
喜的是,《黑神话:悟空》这样高品质单机游戏的出现,终于填补上了中国游戏在传统3A大作领域的空白,并随之收货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该游戏不仅拿下素来有“游戏界奥斯卡”之称的TGA年度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大荣誉,更是在Steam平台上卖出2210份,全球收入超80亿元。
以至中国音数协会副秘书长、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都在2024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直言,他们今年接到美国等国家使馆的拜访或咨询。“大家都不约而同关心《黑神话:悟空》之后,中国是否有更多企业开发类似3A大作。”
同时,在新品爆款频出以及常青游戏回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游戏市场的规模稳中有增。《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年内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游戏用户规模6.74亿人,同比增长0.94%;中国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三项关键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在这些成功产品大放异彩的同时,游戏行业2024年也经历了诸多震荡。不少老产品停服新产品被砍,据游戏日报统计,2024年有超过114款游戏停运,其中过半运营时间不足两年,新游死亡率颇高;即便是腾讯、网易、字节、快手这样的大厂旗下游戏部门都曾历经重组,中小型厂商间的大浪淘沙更是不断发生。
在这背后,游戏市场已然逐渐由增量转向存量。一款产品不仅要跟画面、玩法越来越优良的新品搏杀,还要与运营稳固的常青游戏抢夺用户,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时代财经此前发布的《2024年1-11月中国常青游戏榜》数据显示,共有《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等30款游戏上榜,合计收入超过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1亿元),占中国地区10月游戏收入Top 50总预估收入78.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4亿元)的70%左右,相比上半年的28款、65%,常青游戏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王旭向时代财经分析表示,未来游戏行业将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条件的大企业继续保持高投入在精品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需要对成本控制的中小企业向休闲化轻量化转型,降低游戏制作成本,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意在市场中生存。
精品化轻量化趋势共存
《黑神话:悟空》以其出奇的成功,向市场证明了中国团队打造精品3A大作的可能性。在这背后,是不可逆转的游戏精品化趋势:随着买量成本的飞涨以及玩家需求的持续提升,游戏厂商必须不断向内容和技术的高地发起冲击。
如吉比特CTO胡兆彬就认为,在当今游戏产品同质化、市场买量成本日益攀高的情况下,游戏企业的应对策略应是回到研发的本质——做让自己和用户都感到兴奋的产品。“差异化道路是产品可以生存的唯一出路,核心是让玩家感受到产品背后的创造力和诚意,而不是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模板化设计’。”
腾讯副总裁张巍同样分析表示,技术变革跟商业模式的转变,让中外游戏企业从一根竹竿的两头向中间靠拢。
一方面,在技术“新裂变”的影响下,品质的标准线不断抬高,优胜劣汰的速度比以往更快,国内游戏厂商只能持续加大投入,以精品突围;与此同时,GaaS模式(即服务型游戏)也在全球市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先进新,海外厂商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游戏厂商,将用户的游戏体验摆首位,在战略布局、产品开发上更多考虑长线运营的思路。
“要打造下一代全球性的游戏精品,‘3A+GaaS’可能是绕不开的方向。就像海外厂商需要抛开传统思维,向GaaS化靠拢一样,中国自研游戏向3A化、跨端化升级,也是大势所趋。”张巍表示。
特别是在当下手游行业已经卷的无以复加的情况下,有需求有市场只缺好产品的国产3A领域仍旧宛若一片蓝海。唯一的问题,是精品化的道路往往意味着持续向上叠加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研发周期,这往往只有少数巨头、大厂能够承受。在此情况下,中腰部游戏厂商遭受挤压严重,为求生存只能不断下沉,转向更为休闲、放置的玩法,以此用更低的成本满足玩家愈发碎片化的游戏需求。
这一点,在SLG、策略品类的复苏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一原本强调重肝重氪的游戏品类,在2024年开始向休闲化转向,寻求更多泛用户的认可,并从中相继诞生了将模拟经营与传统的SLG玩法融合的创新性产品《无尽冬日》,以及强调品类年轻化的SLG游戏《三国:谋定天下》等爆款新游,显著拉动了这一品类在游戏市场的影响力。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动游戏当中,策略类(含SLG)新游流水总额达72.9亿元,同比2023年的18.2亿元增长超300%,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背后,王旭分析表明,是用户的降肝减氪需求驱动了策略类、放置类产品的增长。特别是在买量主导下,大R用户已被已有产品固定,中小R用户留存与付费成新游突围关键。而展望未来,王旭认为,角色扮演等类型降肝减氪发展同样具有可行性。
小游戏也要追逐长线运营
轻量化的极致便是小游戏。在游戏市场越来越卷的当下,这个成本低廉、反馈迅速,且还在增长的新兴品类依旧吸引了绝大部分从业者的眼光。小游戏行业专场论坛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参会者甚至只能堵在会场门口听会。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已达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其中,内购产生的市场实销收入273.64亿元,占比68.7%;广告变现收入124.72亿元,占比31.3%。
这一市场缘何能够持续的迅猛增长,冰川网络副总经理曾保忠分享认为,是因为游戏行业抓住了一些以前不太玩游戏的、或者说非主力游戏的用户。这些用户可能是抖音用户,刷短视频,享受更简单粗暴、快速获得爽快感的娱乐体验,而不是玩游戏。但通过平台间的打通和发行模式的创新,游戏行业将触角伸向了这些非游戏用户。
但就如同移动互联网增长的红利迟早会被消耗殆尽一样,这样的增长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特别是在抖音等算法推荐平台的催化下,小游戏接触非游戏用户的效率已被极大提升,增量用户的红利将会更快的走到尽头。
在此基础上,小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转向。已经在传统游戏市场得到过验证的长线运营、出海两条路径,随之成为新的关键词。
如Unity中国副总裁肖蓓蓓就发言指出,此前,小游戏依托微信生态和社交优势迅速崛起,满足了用户碎片化娱乐需求,经历了技术红利期、流量为王期、内容爆发期,并为中小厂商提供了机会。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团队面临创意和成本的双重挑战,过往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随着玩家的品味基调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卷,小游戏也最终会和app游戏一样,主打精品化、长线化运营。”肖蓓蓓表示。
伽马数据发布的《2025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潜力报告》”)同样指出,长线运营是小游戏削减买量成本、改善获利情况的重要方向。虽然在激烈竞争之下,上线不足6个月的产品入榜数量增加,但从运营时长超1年的产品来看,小游戏生命周期整体呈上升趋势,意味着头部游戏已先于整体注意到长线运营机遇。
此外,《潜力报告》还指出,小游戏出海或成新的发展趋势。背后机遇至少有三点,其一小游戏上手门槛低、碎片化等特点同样符合部分海外用户游戏习惯;其二,相较于国内,海外小游戏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压力小,企业入局难度相对低;其三,小游戏的核心趣味点同样受App用户偏好,即便产品难以以小游戏形式触达海外用户,企业也可通过App版本进行变现。
“从2024年情况来看,已经有十多款小游戏成功出海,并创造了近十亿美元的收入,因此,小游戏出海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家都在寻找机会的赛道。”王旭表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