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据@北京商报消息,4月22日,记者独家获悉,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
编辑 | 数据君
据@北京商报消息,4月22日,记者独家获悉,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 “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

“仅退款” 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网络热搜榜首,引发消费者和商家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机制变迁:从行业创新到全面收紧
“仅退款”指的是消费者无需退货即可直接获得退款。2021年,“仅退款”由拼多多引入国内电商平台,2023年底至2024年初,淘宝、抖音、京东、快手纷纷加入“仅退款”阵营。但这项售后服务机制在实践中被滥用,众多商家反映利益受损。
机制实施三年来,恶意滥用问题集中爆发。某服饰类商家透露,其店铺 “仅退款” 订单中,72% 属于 “白嫖党” 利用规则漏洞(如剪标后声称质量问题),导致年损失超 200 万元。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调查显示,63% 的中小商家遭遇过 “仅退款不退货 + 商品损毁” 的双重损失,28% 的商家因不堪重负选择退出平台。
监管导向:从 “用户至上” 到 “平衡治理”
取消“仅退款”早有预兆。2025 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表示,将重点治理 “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商户货款两空” 的行业乱象,强调 “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商家经营安全间找到平衡”。这被视为政策转向的明确信号。
据了解,淘宝天猫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松绑“仅退款”规则,打响行业“反内卷”,其后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相继进行规则优化。
2024 年 7 月,淘宝针对“仅退款”出台新规。对店铺综合体验分≥4.8分的商家,平台不会主动介入、支持收货后的仅退款,而是鼓励商家先跟消费者协商。此外,淘宝还优化了仅退款申诉环节,商家发起申诉后,平台会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商品进行抽检,若检测通过,平台将赔付损失给商家;平台也将升级已收到货的仅退款行为识别模型,拒绝有异常行为的消费者提交的仅退款诉求;对于较高金额的仅退款,平台客服会人工审核。

京东也在2024年末推出相关政策。若商家交付给消费者的商品存在大量劣质、描述不符、包裹异常等问题情况下,平台将有权决定,是否同意消费者在申请退换货后,执行仅退款或退货退款,以及交易纠纷环节的仅退款或退货退款。
1月6日,抖音电商宣布,对于申请“仅退款”的用户,抖音电商将主动介入,关注其合理性,会从严处理,维护商家合法权益。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平台1688则在3月宣布,从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另外在2024年7月26日,淘宝开始优化“仅退款”机制,依据店铺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
目前电商平台售后一般设有“退款无需退货”和“退款退货”入口。“仅退款”政策取消之后,平台或将只保留“退款退货”,“收到货”情形下退款是否退货将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
当 “仅退款” 成为历史,中国电商正站在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这场始于用户体验优化、终于生态平衡重建的政策调整,能否真正实现 “消费者安心、商家放心” 的双赢局面,还需在后续落地中接受市场检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