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 “不甘于本分”与“守本分”的奋斗史

刘强东—— “不甘于本分”与“守本分”的奋斗史
2022年11月08日 08:01 财经看点网

【文/财圈社 小宋】大部分人们都认为比起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人,刘强东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但白手起家的刘强东,最开始并非一无所有,反而拥有着企业家眼中最宝贵的“财富”。1973年,刘强东出生于宿迁市的一个船工家庭,祖辈以行船为业,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叫刘强茹。其实刘强东祖辈为实打实的富裕之家,爷爷将扬州的瓷器贩运到徐州,再将徐州的煤炭贩运至扬州。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刘家资本上交了国家,文革期间父亲刘志成高中辍学,自此家道中落。至于家道中落到什么程度,刘强东称,只能顿顿吃红薯,偶尔吃上一顿猪油拌米饭都堪称人间绝味,值得欢呼雀跃。粉碎四人帮后,1983年改革之风吹到农村,刘志成夫妇买了一艘小船,操起老本行跑船养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他和妹妹跟外婆一起生活。只比妹妹大两岁的刘强东,担起了照顾妹妹的主要责任。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刘强东从小养成了独立自强的性格。

从小的欲望等级和欲望源泉就远高于和他同一阶层的孩子们。那时,刘强东跟其他的孩子没什么不同,土里土气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凉鞋。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安于一辈子就当一个穷小子。父亲刘志成经常教育他刘家不是天生的穷困,自己的爷爷是一个有脸面的富贵商人。所谓能不能做不重要,敢不敢想才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伊始。在刘志强的言传身教下,导致了刘强东从小就不甘于目前生活水准,他心中努力的火焰便是要使自己这一家回到爷爷那一辈的富裕,甚至超越爷爷那般的富裕。在村里生活时他想当村长,再大点的时候想要当县长,当官。刚考上宿迁中学的刘强东自己攒钱一个人去南京开眼界,刘强东后来回忆道,当看到南京最高楼金陵大厦时,内心是震撼的。一个人围着那个大楼连续走了好几圈,“要走得更远”的想法更加深植在他的心中。

为什么口碑好?因为守本分刘强东做生意的商业理念,也早在年少时期便根植起来。“放暑假的时候,坐在沙子上看父亲跟别人谈买卖,看父亲如何强调诚信。那时候不叫诚信,叫‘守本分’,其实就是诚信的意思。为什么我们家在村里口碑好?就是因为‘守本分’。做生意的圈子很小,买来买去,谁好谁不好大家都知道。“

我们可以往下看到,“守本分“这一理念,贯穿了刘强东的一生,从大学时创业到京东的做大做强,都离不开”守本分“这三个字。1992年,刘强东高考考了总分688分,拿下当年的宿迁高考状元。其实他的分数完全可以去清华北大,为什么最后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因为他听说中国很多官员都出自人大社会学,而在当时的国内大环境下,当官意味着发家。然而进了大学的刘强东才发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鸿沟——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就业率为全校倒数第二。别说就业难,就连找女朋友也难。认清现实的刘强东,不甘于坐以待毙。坎坷的青年创业路他的目光转向于编程,课余时间自学编程教材,有时直接睡在机房。天赋外加努力,让他在编程方面也小有成就。后来,他不仅给一家外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还给老家的政府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总共赚了十万块。随着钱包越来越鼓,他在毕业后选择在餐饮领域创业,认为这个领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目标锁定,他以不同于一般年轻人的魄力说干就干,用24万元盘下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农村出来的质朴孩子,从未考虑过人心的贪婪。刘强东只想着好好对员工,他们自然会给自己好好赚钱,却未曾想其中有两位员工通过虚报进货价格,来中饱私囊。不到一年,刘强东再次一贫如洗,还欠下16万外债。首次创业失败后,他一度对人性产生怀疑。原来魄力和诚信是企业家重要的素质,但这不是全部。他只能开始找工作赚钱还债。那几年他进入一家日企,工作安稳,开始了漫长的还债之路。还完了欠款后,他又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当初带着全村的希望来到北京,难道不是为了干出一番大业绩吗?这样打一辈子工,什么时候才能带领全村人致富?如果就此安于现状,那当初拼死拼活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刘强东不愿意,他不要一个普通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他要高于身边人的生活,就像他的祖辈一样,有着高于身边人的生活。1998年,他辞去了在日企的工作,带着仅有的1万多块钱来到了中关村,与女友龚晓京一同租下这间店铺,并起名为京东多媒体,售卖光碟和刻录机,这其实就是京东商城的前身。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店铺,但利润一点都不低。像光盘刻录机这些商品,行业的利润高达300%,这也导致当时的商家为了赚更多的钱真假混买,良莠不齐。怀揣着“守本分“的生意经,刘强东店里每件售品都绝对保真,这在当时的中关村市场里可以算得上是个另类。虽然价格比其他店里高了一点,但因为质量过关所以顾客都愿意回购,而且口碑也越做越好。在有了上次餐厅创业失败的教训之后,这次刘强东谨慎了很多,无论什么事情都会亲力亲为。后来他在其他地方开分店,每道程序都要自己亲手把关。到2003年已经陆续开了12家门店,遍布中关村各个角落。当他踌躇满志之时,非典来了,关闭了中关村所有店铺;淘宝来了,实体店铺备受打击;女友走了,那个以自己名字和刘强东名字命名京东的女友。淘宝虽是当时刘强东店铺营业额一落千丈的罪魁祸首,但同时也让刘强东获得启示“他认为互联网行业是未来大势所趋,认为线上才是未来。“奋斗路上的一意孤行似乎与从小就有不同于该阶层的追求有关系,刘强东后来在奋斗路上的种种想法都难以令人接受和认同,然而刘强东认准了什么,便会不顾一切地去追寻。时间也会证明,他的几次重要决断,是正确的。非典过后,刘强东一扫之前继续扩张连锁店的想法,反而关闭线下所有门店,从零开始走向线上商城之路。2004年1月,“京东商城”正式上线。虽然只赶上了当时电商的浪潮的尾巴,京东商城上线之后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后来刘强东经过市场分析,选择主攻电器,同时保持初心,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这让京东商城收获了无数消费者的信赖,京东才算是在电商时代中站稳了脚步,市值一度达到了2亿美金。

到了2008年,淘宝一家独大,而当时的刘强东不能也不愿意使京东成为第二个淘宝。因为他发现制约电商的因素就是快递物流。为了让京东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刘强东提出了自建物流,当时几乎没有人赞成他这个想法。但所有的劝阻都没能拦住他,身边的反对声不断,刘强东仍旧一意孤行。于是,刘强东学习亚马逊,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体系——京东物流。这条烧钱的路刘强东走了十五年,哪怕中间经历了金融危机,京东市值从2亿骤降至3000万,哪怕整个京东集团都在陪着这个项目亏损,刘强东也没有从这条路上下来。如今,京东物流成为了京东商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甚至还在物流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京东物流与京东商城相辅相成,成为了高质量的代表。如今若是随便问一个中产自己最信任的线上商城平台为何,那么得到的答案一定是物品质量高,物流质量高,售后服务质量高的京东。

2014年,伴随刘强东在美国敲响钟声,公司上市,成为中国电商领域一颗闪耀之星。刘强东也沾了沾光,身家暴涨至374亿元。一路走来,刘强东在他的事业上可谓是披荆斩棘力排众议,最终路途璀璨。从宿迁一个小村庄到北京人大,从中关村再到美国上市,他在事业上一以贯之,维持和坚持了少年初心,而这份初心是他走向今天成功之路的基石和宝藏。成功后回首一路的不易,不知道刘强东还会不会时常想起“守本分“的含义。就像刘强东自己说的那样,“千万不要企业成功了,钱赚了,到头来因为违法犯罪人进牢里了。”

49岁的刘强东如今退居幕后了了,不过从集团发布的公告来看,他还会继续参与集团方面战略决策部署,会将更多精力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