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取消“中差评”机制 商家受益 苦了消费者?

淘宝取消“中差评”机制 商家受益 苦了消费者?
2020年09月29日 21:32 AI的范儿

最近,手机淘宝被“操刀大改”,除了增加了不少信息流内容,进行类似“小红书”种草引流外,最大的一个变化便是“淘宝C店的中差评展示端口”被切掉。如此,也就意味着,淘宝中差评时代结束。

相信,很多网购的用户在网购时,都会选择销量进行排名,当然也会参考一些已经成交用户真实评价。这也是不少淘宝商家,特别忌惮用户给店铺中差评的重要原因。不过,这对一些淘宝商铺的确有“震慑”,对消费者相对也公平。最新的手机淘宝,中差评价被“和谐”掉了。在手机淘宝评价处,好评、中差评标签不再单独展示,而是以“感觉不佳”标签进行了取代,给人感觉十分委婉。

事实上,淘宝“中差评”体系早在2003年上线,当时借鉴了eBay网,一度成为淘宝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经过了多次改革,核心功能却没有改变。对于取消“中差评”体系,业界人士也给了一系列解释。目前,中差评体系倾向于用户端,但是却没有考虑买家信用问题,最终导致买家的评价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甚至存在“职业差评师”,损害行业正常竞争。

不仅如此,淘宝取消“中差评”机制,也是在面对外部的压力。如果淘宝店铺存在“恶意差评”,对一些店铺,特别是小店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严重影响宝贝转化率。如今,在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多方势力的竞争下,必须要留住一些中小卖家,以免转向其他平台再运营。在天猫的兄弟平台“天猫”上,早就没有了“中差评”评价机制,正常在运行。

放眼淘宝老竞争对手京东,在前段时间同样取消了差评机制。而淘宝取消“中差评”机制,并非“堵住”用户的嘴巴。在“感觉不佳”的选项中,依然会显示一些中差评,只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极易容易忽略掉。淘宝如此做,的确是为平台商家考虑,隐形中忽略了用户。这种文字游戏,难免令人唏嘘。不过权衡利弊,取消中差评机制,保留“差评”内容,也成为一种业界趋势。

在宣扬“买家秀”的同时,也要强调“买家评价”,淘宝取消中差评机制,但细心消费者同样会查阅“感觉不佳”选项里面的内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