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OYO发展太快遭外界质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OFO?

危机四伏!OYO发展太快遭外界质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OFO?
2019年07月04日 18:49 阿娱聊八卦

近几年,印度独角兽公司OYO异军突起,是名副其实的黑马,成为今年最吸引眼球的新兴企业。其以飞一般的速度进军中国,平均每3小时开一家门店,布局酒店超1万家,布局45万间客房,足迹遍布全国300个城市,仅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就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品牌酒店。

然而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OYO却遭受非议,遭到外界的质疑,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被传数据造假、资金断裂、OTA封锁等等。让人怀疑OYO靠什么成长那么快又为什么遭受非议。

为什么OYO会成为2019最吸引眼球的新兴企业?

从团队构成来看,OYO操盘员工主要来自ofo、滴滴等过去疯狂烧钱的企业,而投资机构主要是软银、红杉等资本,去年9月其拿到软银8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有6亿用于中国业务的扩张。

而在外界看来,OYO很像是酒店行业的“拼多多”,因为目前经济型就业营收下降,很多品牌都向中端酒店发展,但是OYO却反其道而行,所以狠毒人都在怀疑其是否会重现拼多多模式?

另外,一些极速发展机构不断入局,但是又有消息称如果2到3个月内没有资本进行再输血,那么OYO将凉凉。近日,还有消息爆出每年OYO要向美团支付4亿元的保底通道费,向携程支付2亿元。而这种交易性非绑定机构的竞争只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而OYO也有可能从中受损,不知道未来OYO能否变成下一个OFO?

OYO的增长模式是什么?什么是OYO的增长引擎?

2013年OYO在印度成立,仅仅用了7年就发展成印度最大的经济型酒店预订平台,在全球10个国家和500多个城市发展,创始人甚至放话称2023年要使其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酒店。

作为起源地,印度是OYO的第一个市场,大家都知道印度的低端酒店比较分散,环境脏乱差,没有标准化的服务,于是OYO创始人Ritesh Agarwal就针对此试图引入Airbnb的模式,但是因为后期因为不能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体验,才开始转变思路,发展平台+品牌玩法。

最初OYO模仿Uber,瞄准低端市场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低成本和相对表转化的酒店服务,并通过APP和OTA平台为酒店进行导流。运营上便采取15至20人左右的城市小分队模式,让小分队来管理当地的市场。

早期,OYO在印度将自己定义为品牌化的连锁酒店网络平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去年其获得的融资额在印度酒旅初创企业总融资中占比高达92%,其中有近50%来自孙正义愿景基金。由此可见,资本还是蛮青睐OYO的。

OYO的风险?增长模式背后有没有问题?

从现在的B端锁定效应来看,一年的加盟周期给OYO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现在很多加盟OYO的分散型酒店都渐渐退出,而C端方面OYO也陷入困境,尽管没有公布APP的活跃度和卸载率,但是消费者的忠诚度和用户体验是挂钩的,而OYO的用户体验离如家和汉庭等酒店相比相差很远。

同时,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OYO在印度发展的好不等于在全球都会发展的很好,而且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市场基础建设差,准入门槛低,所以现在OYO可以重新规划市场取得发展,但是在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红利期早已过去十几年了,所以说OYO在中国发展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另外,在流量入口企业OTA,艺龙艺龙推出OYU,美团推出轻住,2017年去哪儿布局Q+(最后选择撤退),都是采取的OYO模式。但是美团有自身的流量和数字优势,但是OYO并没有,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再加上美团和携程的“封锁”,人们根本就搜不到OYO这个酒店,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酒店。没了流量,OYO的发展自然变得更加困难。

解决问题突破发展

OYO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先分清自己是平台还是品牌,如果是平台的话,那么在中国估计就要凉了,如果是品牌的话,那么就要拥有良好的体验管理,留存客户。

不过,近期,OYO有关注品牌的发展,其CFO李维在近日的采访中表示,要建立OYO的品牌,品牌有两个分别是认知和美誉。而目前中国酒店的增长如要靠运营,很显然美誉度比认知度重要,所以OYO要面向终端用户,整合门店增加门店的价值,让消费者为OYO的价值买单。同时,也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品牌的增收。

总而言之,未来OYO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重重挑战,不知道未来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突破重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