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谁是今年科技圈的头号明星,宇树科技,一定是被提及最多的。
宇树科技爆火之后,王兴兴的创业故事也被外界知晓。“宇树离不开王兴兴”成为外界普遍的观点。
但最近,雷锋网的一篇文章《「孤臣」宇树:明星公司的另一面》,扒出宇树科技和王兴兴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
沉迷技术,就爱加班
据宇树的研发人员描述,王兴兴对亲密关系与物质“似乎都没有太大欲望”,几乎每天都在公司加班到深夜、最后一个才离开。
有一次,王兴兴加班到深夜。外面下大暴雨,他骑小踏板车回家的路上被送外卖的撞得满脸是血,但被撞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回公司。还是当时公司里没走的人帮他打的120去医院处理伤口。但第二天,王兴兴还是回到公司办公。

王兴兴的加班也渗透进公司的组织文化中。宇树的工作时间从标准 996、标准单休,到早九晚九、大小周的工作机制,全员投入。曾有人提出设立家庭日,被婉拒。直到几年后,因为离职员工频繁提到双休问题,七周年纪念日时,宇树取消了大小周制度,但每日工作 12 小时的惯例延续至今。
2
高度扁平化,
王兴兴直接带兵打仗、指挥前线
“高度扁平化”是王兴兴的管理风格,集 CEO 与 CTO 一身,与每位研发人员直接 1v1 单线联系,向下点对点布置任务,每月挨个询问进度情况。
同时,宇树的产品一号位其实也是王兴兴本人。王兴兴把关着产品的审美,并审视着产品的迭代方向,为此高度投入工作。
招聘上,王兴兴也会亲自面试、甚至亲拟笔试题,涉及产品、机器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等方向。据员工杨坤向分析,这是为了考验候选人的价值观和产品思路“与王兴兴合不合得来”。
有投资人表示,“王兴兴有非常强的控制欲,不愿意放权,什么都是他说了算,大家必须 follow 他。”这也导致宇树在AI算法投入克制,就算宇树很重视大模型与机器人的结合,但王兴兴很难找到一个,能与他合作,又愿意接受他集权管理的 AI 算法方向的合伙人。这导致宇树的机器人基础模型推进了两年,依然没有显著的成就。
3
人才流动性高
但在宇树科技发展渐入佳境的同时,宇树科技的人才流动性也在提高。
根据多位猎头透露,2025 年的年终奖发完后,宇树的员工又走了一批。除了外部竞争对手的觊觎之外,加班成为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多位宇树前员工表示,“宇树的加班文化太严重了,自己的身体垮了,所以选择离开”。许多宇树的资深员工出去后能担任各个机器人公司的高管,忍受宇树高压、集权的氛围不再是员工的必选项。
另一边,由于工作强度太大,员工基本没有学习新技术、进行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空间。这导致很多宇树员工认为自己相比一些在硕博期间就一直在学校里探索前沿技术的应届生,“毫无竞争力”。
并且,宇树也不会用薪酬留人。部分在 2020 年之前加入的新人员工曾拿到 2/1000 的期权,后来被不断稀释,也有硬件岗位的关键人物因为期权被王兴兴扣掉而愤愤离开、两人不欢而散。与之对应的是,宇树推行为期两年的竞业,竞业补贴为薪酬的 50%,同时内部鼓励举报,举报离职同事跳槽竞对有奖励。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