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道】B站能撑起二次元一片天吗?(下篇)

【企业之道】B站能撑起二次元一片天吗?(下篇)
2020年03月31日 10:59 蓝海经济观察

文/李方

B站为何异军突起领军二次元盟主?

说到B站,不得不先提一下他们的“跨年晚会”。

不知大家看了晚会视频啥感觉?

我的观点:这是2019年(按阴历算)最好的一场晚会了,没有之一。

原来到年底各大企业都要竞相办“年度大会”。后来形成另一层意义上的企业竞争大比拼,当然是哪家企业干的好,哪家企业的大会就红火!

近年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恐怕就是2016年乐视搞的《生态全球年会》。那次会上贾跃亭一首《野子》真唱“野”了,“大风越狠,我心越荡”,结果唱完就“荡”到海外去了。

2019年一是可能没有哪个企业还有心气唱歌,二是就算搞年会一般就是吃顿饭完事了。

唯有哔哩哔哩公司搞了这么宏大的一场演出。其气势与影响力显然在当年乐视之上了。关键一点是得到了Z世代(95-05年一代人)的衷心拥护与爱戴。

直播同时在线观看8000万,总播放量超过4300万次,弹幕总数接近130万条,几乎都在“卧槽牛逼”与“崩溃泪目”中反复切换,微博上更有无数“自来水”、“最懂年轻人的晚会”的感慨。

最难得的是事后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头条转载共青团中央文章《这场“跨年晚会”很懂年轻人!》评论称:这是年轻人的声音,是一代人的声音!

好吧,为什么B站这个纯草根创业公司,在短短10年里突然成为了二次元头部企业?

说他“突然”并非虚言,10年里好像前6年还是个默默无闻的草根,从2016年开始财务呈指数上升态势,基本上是4年功夫从一棵小草长成了大树。

注意:B站的成长爆发期与我们经济“下滑期”有点重合,特别是近2-3年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呢。它的突起就不能不引起投资界与企业研究界的格外注意了!

要想研究这个企业,必须要研究三位创始人——徐逸、陈睿、李旎。

三人中最核心的显然是徐逸,他是最早的创始人,早到公司只有2个人的时候。

首先徐逸属于绝顶聪明的那种孩子,他16岁就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一看就是连蹦带跳玩着上来的。绝顶聪明同时还极为低调的孩子那就凤毛麟角了。徐逸就是那片凤毛。

他的低调是从始到终的,在哔哩哔哩纳斯达克上市大火特火后仍然低调。低调到在网上居然没有“徐逸”的百度百科词条。这个好像在上市公司创始人里是头一份!

刚才说了徐逸这位准90后(89年的)是玩着长大的,包括他在大学的4年里也是如此。

正好06-09年那4年正是A站最火之时,像这么好玩的地方怎么能没有小帅哥徐逸呢?可是玩着玩着A站就不好玩了,网站经常崩溃,而且一崩就是几天,弄的这帮忠实粉丝很不爽。

徐逸原本并没有创业的想法,可是在A站上玩得不爽却使他萌生了做个替代品的想法。说干就干,找几个哥们攒几台电脑走起。

徐逸和他几个哥们就在大四那年创建了一家名为mikufans的“类A站”二次元视频平台,那就是B站的雏形。

这个网站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初期也仅有最为基础的几个功能而已,包括评论,弹幕,看视频和投稿。这个用三天时间建起来的网站至少填补了A站抽风犯病时粉丝们的无聊。

后面的事态发展越来越明显,A站一天天烂下去,B站一天天好起来。

A站持续性的出现网页访问问题,并且也多次因为盗版问题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封站,再加上内部董事会成员在运营方向上的不协调。后来董事会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我们缺乏一个能够恰似徐逸那样的,对二次元文化拥有着自己独特见解和发自内心般狂热喜爱的加持者。

B站就是这样在A站溃败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取代了后者位置。徐逸这个爱玩的大男孩也从一个没想创业的人,不经意间做成了中国最大二次元网站的CEO。

徐逸虽然“不经意间”让B站取代了A站,可他心里明镜似得。他知道:要想让B站真正走远走上正道,甚至再梦想一下在美国上市?还需要真正的领路人。仅仅他一个“狂热爱好者”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角色后来真的在他的客户群里出现了。他就是另一个帅哥陈睿。

陈睿比徐逸大10岁左右,属于75后。在江湖上混的显然比徐逸久很多。做过金山毒霸总经理,猎豹移动的联合创始人。

陈睿的最大特点是思维敏锐超前,他非常肯定地意识到Z世代年轻人追捧的亚文化将成为主流。

所以二次元在中国一出现他就盯住不放了,从2010年陈睿在猎豹移动做老总时在朋友推荐下就上了B站了。

当时他顶着巨大的业绩压力,除了每天干活,就只有上B站这么一点乐趣,连续上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他当时就非常深刻地感觉到这个产品很特别,因为它会让人有一种沉迷的感觉,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沉迷。

再后来,陈睿有了一种愿望想帮助B站做点什么。

2011年陈睿联系上了B站的创始人徐逸。当时徐逸才22岁,正带着其他三个小伙伴挤在杭州一间租来的民房,吃喝拉撒和B站运营都在这里解决。说“运营”还不太准确,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注册公司,网站收入主要来自搜索引擎的广告,一个月也就几万块钱,而每个月网站的维护成本超过10万块。

他提出要给徐逸投资。

没想到起初徐逸还不同意他注资呢,一是小帅哥也不太懂投资咋回事,二是也怀疑陈睿的动机,他是不是真对二次元那么热爱呢?后来在了解了一段时间后才同意了陈睿的加入。

陈睿继续观察到:2013年时,B站用户已经几千万了,可是在互联网圈里信息几乎为零,百度上查不到他们是谁。

到了2014年开春,一些媒体开始报道B站了。而且他还细致地观察到原因:是他在B站上的“队友”们进入了各大媒体,他们开始向他们老板极力推荐这个年轻人的新天地!

此时陈睿意识到:哔哩哔哩在他们不经意间已经步入正轨。

陈睿与徐逸的关系此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徐逸早就意识到靠他自己是不能把哔哩哔哩做大的。陈睿的加盟使徐逸认识到他的贵人来了。随后毫不犹豫地让陈睿做了大股东、董事长,他自己做CEO,只负责运营,公司战略、融资还有管人的事都交出去了。

作为董事长的陈睿认识到:

B站的创始团队曾经都是小众人群,如果还去划核心跟非核心用户,就跟创立B站的理念违背了。从没想刻意把B站做成一个流行的大众产品,或者一个多么成功的商业案例。这些都是跟着用户的需求走,为什么要做一些B站相关的周边产品?因为用户喜欢,花钱不就是买个高兴吗?为什么要做去日本的旅游项目?因为热爱动漫的人都有一个去日本旅游的梦,他不需要去传统的景点或者商场购物,就想去看看那些动漫里出现的东西。

最终陈睿跟徐逸一样,不经意间都从一个用户成为了最大二次元平台的创始人。

最后一位美女创始人似乎不是“不经意”出来的。她叫李旎。

“旎”字一般人都不会念,读“拟”音,意思是旌旗随风飘扬,如果形容女孩子就是柔美飘逸之意。看来她父母在取名时是费了心了。

不过名如其人,李旎没有辱没这个好听的名字!漂亮归漂亮,她和另二位创始人得的一个“病”——低调。她大学期间就是学生会主席,可是永远都是那个站在后面默默支持别人的小领导。

毕业时她这种显然是各大企业争相要抢的人才。可是小旎谁家也不去!非要自己成立一个咨询公司,向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虽然她婉言拒绝了所有邀请她的企业老总,可是有一个老总对她是紧追不舍,这个人就是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CEO傅盛。

傅总也不是一直傻乎乎的猛追,而是换个打法:他把李旎与她的团队请到了一个活动上。在酒过三巡之后他问李旎“要不要跟他干一番事业”。

与以往老板都是要她做什么具体事不同,这句“跟他干一番事业”击中了她内心柔软处。她终于决心投身猎豹,成为当时互联网公司最年轻的HR高管。几年后,又是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陈睿一句“跟他干一番事业”,当然还加了一句更直击天顶的话:你太累了,人生还是需要一份做得开心的工作。你过来,我们可以做一些快乐的事情。

这话再次击中她的柔软处,跟着陈睿一起去了当时只有40人的B站。跟他们的小弟弟徐逸一起从头开始“折腾”。

还别说,这三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三人都是低调做事的人,而且很快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正好都是各自的强项:公司战略和投融资肯定是大哥负责,公司运营那没有谁比徐逸更明白的了,而“大内总管”那活自然是小旎的了。

小旎做得最多的事是组织构建:人力资源团队、财务法务团队、市场公关团队等一个个部门从头搭建,还包括整个平台运营、对外整体商务合作和投资并购事宜,这些还只是面上看得见的工作,背后更多的是和陈睿与徐逸的协同,以及对自我的重新定位。

小旎认为自己是:我是一个喜欢考虑实操的人,陈睿和徐逸比较乐观,乐观的时候会看得比较远,但我要想清楚这个事究竟怎么做。

她是要考虑“落地”的人。她也是短短6年里两次经历美国上市敲钟的人。

12年她被邀请进猎豹,14年猎豹移动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她随后跟着陈睿去了B站,2018年3月,B站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李旎肯定又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忙的一个人。

她说:他们俩(陈睿和徐逸)的价值观很相像,都很理想主义,做事不是个人成就驱动,也不是金钱驱动。这些说出来可能很容易,但其实是很难的。

也因为那两个人都是理想主义的,她就不能再跟着去“理想”。她的优势恰好是“务实”“落地”。以至于最终李旎给自己的价值定位是“B站的守护神”。

这个组合真是太完美了!

总结:

B站确实是不经意间在A站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三位创始人也是不经意间走到了一起,三个都没有想做老板的人最后“被”做了老板。

最后一句:

B站的成功是三位创始人共同创作的杰作,他们三位珠联璧合般的默契给B站的成功做出了最佳注解!

中国二次元产业前瞻

中国的二次元产业不用过多分析,肯定是一片阳光明媚艳阳天!我们从以B站为代表的的二次元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已经看出了端倪。

我们再从二次元用户与核心用户的增长,以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都可以量化地看到二次元市场的迅猛发展趋势。

中国的二次元产业发展首先一个巨大的动力是社会发展了,这种社会发展是全球性的全面性的,不受地域、种族、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的束缚。这就造成这种发展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逆的大趋势。

就好像100年前中国的交通工具是马车与人力车,而现在则是汽车、高铁、飞机类似。你现在再让人们出远门坐马车与人力车已经不可能了。

在文化领域也一样:50-60年代的孩子是听着《小喇叭》广播和孙敬修爷爷讲故事长大的,现在你再让00-10后的孩子听这些肯定也是不可能了。

这是个最重要的前提。

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人们的生活习惯完全改变了,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完全改变了。

50-60年代孩子接受信息除了口授就只有收音机了,那时收音机还不是每家都有,孩子们对这个几乎是接收外部信息唯一的通道极为珍视,如果家里没有也要挤到小伙伴家里一起听。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实在是太方便了,等于是把全世界海量信息全部向人们开放了。孩子们可以通过看视频、听广播、玩游戏、线上学习系统等全方位接收信息。此时假如网断了,孩子们会立刻不知道干什么了。相当于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全部关闭了。

可想而知,对于伴随互联网和二次元长大的孩子们,虚拟世界几乎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全部,现实世界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生活渠道,而真正吸引他们的那就是虚拟世界的一切!

所以结论就是二次元产业不用做什么数据分析,对于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人来说几乎就是一切。人们除了与现实世界直接关联的工作与生活之外,大片的精神空间就主要来源于二次元世界了。

这一点已经被全球的现实所证明了的。

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新一代,除了在战乱国家外部环境不能保证的那部分以外,可以说全部被二次元世界“一网打尽”。甚至可以包括像朝鲜与古巴这样的国家。

对于中国的二次元产业,毫不例外地成为二次元世界的一部分。由于地缘关系,二次元产业发源于日本,中国也是较早受到二次元文化影响的国家之一。

年轻一代都知道二次元的圣地是在东京秋叶原,他们要去日本旅游最大的动力不是去富士山泡温泉,也不是去吃遍所有好吃的日本料理,而一定是去东京秋叶原逛遍所有二次元商店,购买心仪已久的动漫游戏、音像制品、手办等等。

可以说,日本二次元文化对中国Z世代的影响与渗透是彻底的、毫无保留的。

我们可以从前面对中国ABCDEFG……站的介绍就可见一斑。除了个别几个,大多数都很简单粗暴地复制了日本二次元产业内容,但即便这样仍然是大有市场。

所以,如果说中国二次元产业发展有隐忧和挑战的话,恐怕主要就在两个方面:

一是简单地模仿与抄袭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没有深入地在消化与吸收二次元文化精髓基础上,去考虑如何挖掘中国文化元素,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二次元IP。这方面我们的差距还甚大,除了B站开始有所尝试开发外,其他二次元网站几乎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动作。

二是源自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如何与中国国情融合?被中国主流文化所接受?这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挑战与中国所有产业升级转型情况类似:也是我们常说的如何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这个过程不用说,一定是极难的。我们就看目前唯一一个最体现“中国创造”的企业——华为的境遇就知道了。

笔者在上一篇“产业研究系列”文章里提到:目前华为手机做到了50%芯片(18个)已经实现国产化了。可是这种情况下还被美国认为华为是靠“偷窃”先进技术取得了竞争优势。

注意:华为在中国企业里原创性技术研发已经做的最好了,可想而知一般企业在这方面做的有多差?制造业企业如此,互联网企业又何尝不是呢?

首先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三巨头BAT起家业务哪个不是模仿美国技术的?包括新三小巨头TMD(头条美团滴滴)起家业务哪个是真正原创的呢?

文化产业比照制造业与互联网产业略为好一些。一是我们还是有基础,二是政府管理比较严格。前些年还是能做出一些原创的“贺岁片”,可是近年的一些国产“战争片”与“科幻片”仍然可以看到好莱坞大片的痕迹。

到了二次元产业——动画、漫画、游戏产业就更难了。

以动画片为例:中国的动画片在上世纪60年代有过一些自己的东西,创作出了诸如《大闹天宫》《神笔马良》《人参娃娃》等优秀作品。可是到了90年代以后,在全球现代动画片产业的冲击下,中国自己的动画片产业有点找不到北了。

不说在技术与制作手段上的差距,就是在IP创意上、思想境界上、表现力与感染力上差距都甚大。感觉看了外国优秀动画片后,国产的没法看了。

所以二次元产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动画片产业应该是有个“毁灭性打击”的阶段,近几年才有所改进,慢慢做出了国际水平的动画片。

2017年年中《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等国产动画出征日本,并相继斩获到了喜人的口碑成绩。或许将2017年认定为“中国二次元走向世界的元年”也一点都不过分呢。

所以,目前中国二次元产业现状也是在迅速崛起。当然要想彻底赶上或超过国际水平,恐怕还要二十年的努力!

第二个挑战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不好深入探讨。简单做个分析:

二次元产业属于文化产业领域,这是典型的“上层建筑”领域,一定是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

二次元产业来源于西方国家,他的内容肯定带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色彩。这对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显然具有很大的挑战。

前面我们分析了二次元产业是世界范围的大势所趋,想躲是躲不过去的!怎么办?我们只能按照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次元产业。

这点中国政府是想得很明白的,也针对这个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与政策。

这些是前些年部分产业政策。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对二次元产业高度重视。也下了很大决心,一定要在这个领域搞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IP来!

从前面提到的B站“跨年晚会”来看,政府也是高度关注的,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专文《这场“跨年晚会”很懂年轻人!》一方面表达了政府对晚会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参与指导这个文化盛会的方向。

不管怎样,中国的二次元产业大门已经打开,我们也可以断定这是个大有可为的、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

我们可以预言:中国二次元产业在20年后一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也预祝中国二次元产业早日成功!

(全文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