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7个关键问题

10万亿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7个关键问题
2022年09月16日 17:12 市界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下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

这是一个浪潮,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一个契机。从产业内的局中人,到产业外的投资者,无不在思考这个契机可能蕴藏的投资机会和演变路径。

从整车逻辑这个大框架出发,市界将通过一系列与智能电动汽车话题相关的论坛活动,和大家一起认识、思考这个行业,寻找其中的投资机会与亮点。

9月14日晚,市界发起了上市公司竞争力系列论坛第二期——《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首位邀请到的嘉宾是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讨论的主题是:新能源整车的投资逻辑。以多年研究经验为基础,陈宇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整体认识,也回答了市场颇为关注的几个行业问题。

陈宇拥有15年私募投资经验和22年资本市场经验,曾任招商地产董事会秘书、 白云山董事。2009年创办的神农投资是中国第一批阳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

陈宇认为,智能电动车是我们这个时代背负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两大技术变革交汇点的这样的一个产品,且目前的技术演进尚且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现在的特斯拉可能也就类似于当年的诺基亚”。

针对当前整车企业上游原材料涨价等问题,陈宇的观点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制约智能电动车演进的材料和技术上的一些瓶颈,之后都会符合摩尔定律,在对应时点被迅速击穿”。

至于造车新势力为何会被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暂时反超,陈宇将其理解为“新势力擅长的发力点被束缚住了,只能被迫在车的产品理念和设计上发力,但未来会有变化”。

活动的尾声,陈宇对投资整车企业的具体思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也以专业投资者的身份,给出了针对当前特殊历史背景的投资忠告。

直播中讨论的问题包括: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目前整体进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面对上游涨价,整车企业如何破局?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整车企业投资逻辑是什么?

如何看待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对造车新势力的反超?

智能电动汽车何时才会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交锋?

如何选取整车企业投资标的?

其他投资经验及忠告?

以下为嘉宾论坛分享实录:

Q1:一年前陈总提出过“大战正酣,岂言退兵”的观点,认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风口行业之一,目前您认为这个行业整体进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了呢?

陈宇:前三次工业革命,每次大概间隔100年左右,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很快也要到来,并且其中包括了三个主导方向: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

因为重要技术的突破最终一定要落到产品上,以产品带创新,以创新推产品。所以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必须要有一个落地的抓手,显而易见,智能电动车就是目前可见的最大的一个落地场景。

这是一个10万亿级别的市场,人人都要用,而且会通过智能和电动两个方向的迭代,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体验、创造巨大的价值,因此这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我们能够在未来几年再一次发起大幅度推进人类社会飞跃式发展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大概率会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新能源变革的一个产物,智能电动车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背负两大技术革命交汇点的这样的一个产品。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和投资人,如果在这个时代没有关注、投资智能电动车,那么他大致会错过一场时代的盛宴。就好像“过去20年没有投资腾讯”的缺憾。

但从一个宏大的科技进化史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无论从新能源还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目前这两个技术的演进都只是开始而已。

类比来看,当下这个阶段往多了说,至多也只是春秋时代,还没到战国,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能看到百舸争流的画面。大概率这里面有90%以上的竞争者十年以后都会折戟沉沙,但最后谁是秦国、谁是楚国,今天我们都看不清楚,要到最后才能知道答案。

Q2: 传统燃油车的造车规模效应比较明显,但新能源车目前存在电池成本相当高的问题,而且当前形势来看还会继续创新高。面对这种成本不可控的情况,您认为整车企业如何破局?从投资者的角度,又该如何看待这种问题?

陈宇:事实上,技术演进和迭代的速度大家不用担心,今天我们看到的制约智能电动车演进的材料和技术上的一些瓶颈,之后都会符合摩尔定律,在对应时点被迅速击穿。这些事情在过去几次工业革命中我们都看到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电动车其实有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车、电动和人工智能。

第一个要素是车,造车这个事情人类通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解决了,而且电动车从机械结构来讲要比燃油车还简单。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人家说以市场换技术,其实已经换差不多了。我们造的车至少驾驶水平不会比韩国车、日本车差太多,大概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相比德国车还有所欠缺。所以这个不成问题。

第二个要素就是电,目前新能源推动的电力技术方面,中国是处于国际上比较领先的一个地位,包括电池电驱电控,这三样东西恰巧是中国人的强项,所以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瓶颈。

电力方面需要注意几个方向的突破,一是如果所有人不开油车开电车,电的消耗量太大了,我们必须摆脱化石能源,突破到新能源。

而新能源方面现在中国也是主导,目前我们的光伏转化率已经有20%多,再叠加异质结、TopCon、钙钛矿等技术,就有可能提到30%。在我们可预见的未来30年到40年里,极有可能电就不再是一个瓶颈了。

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是电池,目前电池的技术水平其实也在快速迭代,从铅蓄电池、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电池,下一个方向可能是固态电池,到最后一定是一个低成本的结果。

第三个要素就是人工智能,它更是没有什么消耗,一旦技术上迭代到一定程度,它的边际效应是非常强悍的,1个人用和10亿人用成本差异是不大的,无非就是在云端上耗用算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旦突破了技术上的瓶颈,全面铺开以后,智能电动汽车将同样具备现在我们传统燃油车所具备的规模优势,最后它也一定是给我们创造价值。

如何理解这个“创造价值”呢?就是未来合乎我们期待的智能电动车,理论上它的综合应用成本应该是远远低于现在的燃油车。

比如,智能电动车如果解决了自动驾驶,就可以省下司机或车主本人的驾驶劳动力成本,当然,我们需要另外支付一部分自动驾驶的服务费用,这中间的差额就是我们直接获得的价值。

再比如,将来如果全部都是无人驾驶的车,我们可能连车都不需要买了,直接通过打车软件叫车,门口就有一辆无人驾驶的车等着我,上车之后,我们在车上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假设一辆车30万,我们连每年3万的折旧都省了。一年下来花1万块打这种无人驾驶的车,不是更划算?

可以看到,技术的演进一定是极大节约我们的成本,提供效能。就像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前,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好几天,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节约的时间就是价值,就是生命,就是金钱。

从这个这个角度上来讲,智能电动车也一定是便宜的,这种便宜有双重含义,一是它的制造成本大概率不会明显提高。二是它大概率会给我们创造巨大的价值,以至于我们会忽略它的成本。

就好像1万块钱的手机,给我们创造的价值是远远超过手机价格本身的,否则不会农民工也买,大学生也买,教授也买。

将来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动车,绝对是比手机要伟大十倍的产品,是所有人都必须的东西。

Q3:像您刚才谈到的,汽车智能化的这种发展,到后期可能个人购买的需求会下降,那总体来说这个产业的规模、未来的空间可能就没有现在想象的这么大。作为投资者来讲,对整车行业的投资逻辑会不会出现一些变化?

陈宇:首先,智能电动车提供的是一个传输工具的功能,我们这个需求在未来可预见的三五十年里大概率是不会消失的。

其次,基于这种运输功能,智能电动车产生的智能化需求,将成为这个产业创造的最主要的价值。换句话说,自动驾驶这一件事,本身创造的价值量就特别大,因为它节约了我们的生命。

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智能化服务需求,才是未来智能电动车运营企业创造价值和赚取利润的主要来源。

具体来说,未来的车可能就分两种,一种可以自动驾驶,一种不能自动驾驶,前者就需要付费获得服务。

如果看华尔街分析师给特斯拉写的报告,你会震惊地发现,特斯拉最高点的时候市值将近5万亿人民币,其中2/3的估值来自于智能驾驶。

交通工具这个东西的市场规模,在特斯拉出现之前就已经成定式了,换句话说,交通工具制造得再好,全世界的车企加在一起,它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无法增加了。

现在全世界所有传统燃油车企市值加起来还没有特斯拉一家的市值大,就是因为特斯拉的市值大部分都来自于智能驾驶。

Q4:8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企销售排行榜的前15名中,造车新势力除了特斯拉之外只有5家,而且之前市场非常看好的“蔚小理”居然都被挤出了前十名,貌似这些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正在呈现更猛的势头,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陈宇:这是必然发生的一个事情,前面说过智能电动车它包括三部分,造车新势力本来不太擅长造车,所以他们要同时解决三个问题,但传统车企它只需要解决智能和电动两个问题。

新势力理论上最擅长的是智能,但现在智能进入到城市NOH(城市内驾驶辅助系统)L2这个水平,即城市内能够驾驶的水平,而法规方面还需要完善和推进。换句话说,AI方面现在还没有迭代到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新势力擅长的发力点被束缚住了,只能被迫在车的产品理念和设计上发力,能力施展不开,所以会在这个阶段被传统车企反超。

不过长远来看,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都是带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创造的企业,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类比互联网行业,事实上没有一家传统的企业最后成为绝对巨头,以电商为例,苏宁、国美显然不能和京东、阿里比较,原因就是互联网的新势力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枷锁,投入进来以后拥有极高的效率。

但是造车这件事略有不同,因为这个行业首先你要会造车,新势力需要在这方面消耗大量的精力,而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在法规方面还存在问题,技术上也没有形成那种“一迹绝尘”的效果,这就导致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局面。

从现阶段的竞争来看,传统车企它本来就是造车的,目前只要解决一个车辆的电动化问题就可以,基本没有在解决车辆智能化问题。还可以通过进入这个赛道,获得一定积分和补贴,把市场份额先占住,所以一些车企即便亏钱也要做。

也因为这样,短期数据上看好像传统燃油车又“起来”了,但实际上传统燃油车企业里面,真正解决混动的都没有几家,更不要提智能驾驶了。

造车新势力暂时受挫是必然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两条主线快速地技术迭代,必然有一天我们会看到造车新势力(不一定是今天的新势力)最终的崛起。

Q5:虽然您觉得未来传统车企也好,新势力也好,其实还没到真正交锋的阶段,但能不能大概判断一下这个爆发的时间点会在什么时候?

陈宇:我觉得它会很快,但可能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快。如果和电脑的演进史相比,现在大致相当于2000年左右的计算机时代,所以大致推算的话还有10年左右。

未来的智能电动车可能会出现类似于苹果电脑、苹果手机这样的革命性爆品,但就算是今天的特斯拉,我认为也还没有到那个水平,现在的特斯拉可能也就类似于当年的诺基亚。

Q6:因为我们的用户很多都是做投资的,都比较关心整车企业的投资标的,虽然从您的分析来看其实未来变数还很大,但能不能给出一个方向上的判断?

陈宇:回到根本上,智能电动车主要是三个核心要素——智能、电动、车,所以我们可以找一找,目前谁在这三个方面做比较突出?其中谁又在管理效能方面比较突出?按照这个逻辑去取选择投资标的。

再者,在一个大的市场里,通常能够上规模的企业只会存在三家,大致上是第一占70%,第二占25%,第三可能占5%。

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可以每年问自己谁车造得好,谁电动做得好,谁智能做得好,然后选出三家车企来,每家买1/3,基本上这个组合就不会跑输。

Q7:最后您能不能给我们的投资者分享一些经验或者忠告?

陈宇:这个世界正在出现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投资的环境也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做投资就一定要牢牢抓住世界变化的主要矛盾。今年以来单一指数涨幅超过两位数的,就是能源指数,新能源也是这条线上的。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而且历史的河流不可能倒退,这个时候一定要认清现实,有“投资为纲”这根弦在的话,就可能乱世出枭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