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博士女神刷屏:有26岁任“双一流”博导,有毕业年薪156万!

华科博士女神刷屏:有26岁任“双一流”博导,有毕业年薪156万!
2020年08月07日 22:47 弗雷赛斯-freescience

说起近日刷屏最多的高校,可以说非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莫属了,但却一言难尽,可谓一家欢喜一家愁。

在浙大因努同学、高考满分作文和医学刘博士等被批的灰头土脸“满头包”之时,华科却迎来了高光时刻:不光全球仅4人,华科独占3人的华为“天才少年”最高薪天团连续多日霸屏,近日,又有网友发现了两位才貌双全,用实力演绎集智慧与美丽与一身的华科博士小姐姐这在满眼遍是格子衫(秃头)理工男的华科乃至整个博士圈,显得更加的耀眼夺目,也一改大众对“女博士”的传统印象与认知:

李晟曼——一位94年的小姐姐,26岁博士毕业即任职“双一流”高校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年薪156万,用实力证明“天才少年”也可以是美丽的“天才少女”

01

李晟曼,26岁博士毕业

“双一流”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李晟曼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晟曼,女,出生于1994年,工学博士,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获得台积电公司的关注。

屏住压力慢工出细活

博士最后一年才终出大成果

博士前四年的她就像龟兔赛跑里面的乌龟一样,一步一步慢慢地在自己的赛道上前进,当同时进组的同学在二年级或者三年级都有文章出来时,她还在重复一个又一个失败的实验。毕业的压力和实验失败的挫败感接踵而至,李晟曼安慰自己说:我这些失败的实验就算是为其他科研者过河摸过的硌脚的石头了,无论如何也是有贡献意义的。也是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支持着她度过求学生涯的每一天。由于项目的需求,她需要在西三超净间和国家光电实验室做微纳工艺,在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做测试仿真,实验区间横跨整个华科校园,每天在来回穿梭的距离超过20里,直到博士毕业她都将一直奔波下去,也是这样几年的磨砺和训练,她熟稔半导体工艺和测试的每一个环节,可独立操作仪器多达10余台,几乎包揽全线。终于在博士最后一年,4年的积累和沉淀为她带来了《Nature Materials》的青睐,后续实验成果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又带来了IEDM的捷报。正如导师吴燕庆老师评价的那样:李晟曼人如其名,果然是慢工出细活。

既是科研好手,也是运动健将

要想顺利完成博士学业,除了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体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做实验时,李晟曼的态度一丝不苟,极度专注。科研之余,她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活动,是一名运动健将。她一直坚信:唯有强健的体魄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游刃有余。作为实验室的大师姐,她认真组织并参加实验室每周三次的环喻家湖夜跑活动,5km左右的运动距离不仅锻炼了每个人的耐力,也促进了实验室同学之间的交流,并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默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这样规律健康的运动也帮助李晟曼得了不少荣誉,包括2015-2016年马鞍山冬季5km长跑的冠军,凯默杯羽毛球团体赛冠军,光电学院党支部羽毛球赛亚军等。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的科研生命会因此得到源源不断的活力。

26岁毕业即“独挑大梁

她说“科研事业才真正开始

对于自己的博士五年,李晟曼坦言要感恩许多,导师吴燕庆教授睿智的指导,课题组李老师,张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助,还有学校和光电学院强大的科研平台支持,这些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培养缺一不可。

2020年6月,李晟曼博士顺利毕业,随即入职了湖南大学,因为之前出色的科研成果和表现,刚毕业的她,已经正式成为这所“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博士期间导师指导到现在独挑大梁,李晟曼表示,她的挑战和科研事业才真正刚刚开始,真诚欢迎具有微电子、物理、材料背景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加盟!

联系方式:smli@hnu.edu.cn

02

姚婷:“天才少年”也可以是“天才少女”

博士毕业即年薪156万

/

姚婷

/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

姚婷,湖南益阳人,长沙长大的湘妹子,毕业于长沙市周南中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系统结构专业直博生,已顺利毕业。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介质(NVM,SMR),数据库和键值存储系统。在CCF A类会议FAST、ATC,CCF B类会议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科研成果。2017-2018年在美国天普大学访学。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实习,任高级研究员。2018年、2019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9年9月参加NCIS 2019优秀博士生论坛,2019年9月获CCF存储专委会卓越论文奖。目前从事全NVM键值存储以及基于NVM的混合存储系统研究。

姚婷也是华科入围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人才之一,入选年薪156万档。

在“天才少年”几乎清一色的IT男中,她作为集智慧与美丽于一身的少女,用自己出色的实力证明了:“天才少年”也可以是“天才少女”

“外界普遍误解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姚婷说。

相比于“天才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地道的湘妹子姚婷说自己更像是“成长型选手”。

对于156万年薪,姚婷表示,想让家人生活好一点。但也直言:

“156万元放在深圳这个城市来说很难说做个什么”

以下节选自华科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对姚婷的专访:

姚婷专访(有编辑删减)

Q你认为自己是天才型选手还是努力型选手?

A我觉得自己算不上努力型选手,也不敢自称天才型选手,我见过比我努力的人,也见过比我聪明的人。我的工作模式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保持绝对的高效和专注,喜欢在沉浸式的学习状态里工作。如果要总结的话,我觉得我是成长型选手,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

A看起来像是一个乖乖女,因为很让父母省心,但其实一直是自己在做决定,个性上也还是比较有棱角。

Q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对你的期望高吗?曾经有没有达不到父母期望过?

A父亲对我的期望比较高,母亲只是希望我踏实走好每一步,保持积极健康快乐。

有,初三因为学习态度散漫成绩下降让父亲失望过。记得他当时告诉我对我的成绩感到失望,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盯着我学习,如果放任自流就要自己承担后果。因为第一次听到“失望”这么重的字眼,对我冲击很大。后来基本没再让父母为我的学习操心,可能本质上我接受不了别人对我失望。

Q当你懈怠或者疲倦时,你的精神力量是?座右铭是什么?

A精神力量是家人的信任和爱,对自己的“知不足”。

座右铭是:“You cannot find yourself in the past or future. Life is here and now.  --Eckhart Tolle”

Q你是一个很果断的人吗?选择一条路就会走到黑、还是遭遇挫折后会后悔自己的选择,想要是自己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

A重大决定前会犹豫,但选择了就不会后悔,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Q读研究生、博士期间对没有陷入过迷茫或者科研成果出不来时的困顿?你是怎么解决的了?其中导师、同学、团队分别对你有哪些帮助?

A有,通常会先和我的导师万继光教授讨论,总结当下的问题、确立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如果遇到来实验室交流的教授,会和万老师一起向他们汇报研究工作,请教一些科研上的困惑。导师会从宏观角度帮我指导一些关键问题的方向,一起讨论科研中遇到的具体设计问题,还会帮助我整合硬件资源、提供合适的实验平台;团队能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同学通常一起放松一下,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Q研究生阶段遇到过的最大打击是什么?而你是如何克服的?

A论文拒稿,开始怀疑自己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我的导师万继光教授讨论后,万老师带我一起向来实验室访问的德克萨斯大学阿林顿分校的江泓教授请教。两位老师先是对研究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鼓励我不要灰心,然后帮助我确立了提升研究工作的修改方案。通过调整核心设计的呈现逻辑、增强实验测试等,在经历了几轮反复修订后,最终文章在今年4月被ATC会议录用。

Q导师做过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A在美国联合培养的时候中了一篇在加拿大举办的会议论文,我的导师万继光教授怕我顾虑到访学期间学校无法资助出国开会,让我不要有顾虑,他会给我提供经费支持。非常感激老师一如既往地支持,正是这些机会使我能够拓宽视野,确立更进一步的目标。

Q通过什么途径参与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的实习?为什么会想到去日本西部数据实习?在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的实习让你收获最大的是?

A2019年参加FAST会议的时候认识了西部数据的系统研究组的manager Damien Le Moal博士,他对我的研究工作很感兴趣,希望能进一步合作做一些有趣的探索,因此邀请我去实习。西部数据是全球知名的硬盘厂商,作为研究系统结构和存储的学生,能够近距离了解存储器件特性和工业上的细节是非常难得的体验。最大的收获是,独立开源了ZNS盘的访问接口Libzbd,让我相信自己做好研究的同时也能成为一名好的工程师。

Q对待学习你有拖延症吗?是喜欢做好计划按部就班,还是喜欢随遇而安?

A似乎随着学习年限越来越高也染上了拖延症。我是个激进派,做计划很详尽,时间很赶,目标很高。往往是没有按时完成的小节点正反作用于我,让我更专注、更高效地继续工作,但是心态上又会不够好。希望能改掉这个毛病。

Q对于现在年轻人报怨的996,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A其实我本身并不排斥压力和竞争,我妈妈也常说我是需要压力才能更快进步的人,但我内心里是希望这一代的年轻人能活得更松快些。

Q研究生期间空闲时,你会做什么,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占据你空闲时间最多的休闲娱乐是?

A和朋友聊天,骑行,看一些放松的综艺,运动,尝试一些新东西比如射箭和滑冰,偶尔做一些手工。

Q有锻炼的习惯吗?比如健身或者打羽毛球等,健身是有严格的规律计划还是零散的?

A有,博士四年级之前报了健身房,一周运动一至三次。博四之后,压力、工作量都太大,运动变得零散。

Q性别曾经影响过你的专业选择吗?父母在专业选择上给过建议吗?

A都没有,是根据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和爱好做出的选择。

Q选择读研读博,是自己很坚定的选择的吗?是初进大学校园就认定的目标吗?还是后期有什么事情影响了你?

A我算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喜欢自己做决定,但选择读博除外。听到直博五年这个选项的时候还是有点被这个漫长的五年吓到。选择直博有很多因素,是研究中心谢长生教授的肯定和父母的鼓励才让我做出了这个选择。

Q你是如何考虑要出国的?受到哪些资助和帮助?在国外待了多久?得到哪些收获?有哪些体会,可以谈谈吗?

A自己比较喜欢变化,在实验室两年半后希望自己有更大的突破,所以选择出国。出国受到CSC和天普大学何绪斌教授的资助,还有导师万继光教授的支持。2017-2018年在美国天普大学联合培养了一年,收获是有更多机会参加顶级的学术会议,参会时能够更直接地获取各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体会是拓宽了眼界,增加了一种生命体验。

Q对于学术论文的撰写,你有什么心得和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比如有什么独特的看文献的方法或者论文选题?

A看论文一般会分析它能够中稿的亮点和优势;然后用一页文档总结论文的问题、方法和贡献。写论文似乎没有什么别的诀窍,就是多读论文,记下通用的、好用的表达,保持逻辑清晰,大胆地写作,反复地修改。

Q你的科研成果非常丰富,在此之外工程项目接触得多吗?如何看待科研与工程项目的关系?以前接触过企业工作吗?

A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都是和公司合作的项目,因此有一定的工程属性,但是科研工作所提炼的问题往往更抽象、更纯粹。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实习,任高级研究员,做开源系统的研发工作。虽然同样是研究性工作,但公司更看重解决产品或系统本身的问题,研究的问题更为实际和具体。

Q实验室女研究生多吗?你觉得外界对于女博士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A不多,大概3比40?我觉得普遍误解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哈哈。

Q你受到过大众眼中关于女性“什么样的年龄段做什么样事情”这种观念的影响吗?

A受到了这种影响,有时会因此增加一些焦虑的情绪。如果人生有一条时间线规划了每件事的时间节点,我本身很愿意遵循它,但是还是保留内心的期待和向往,只是追求但不强求。

Q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因为性别带来过歧视吗?能否谈谈你对一般女同学在找工作中所遇到的性别歧视的看法和建议。

A听说过某个互联网公司说不招女博士。只能做出出色的工作,通过自身能力说服周边的人,慢慢打破这种偏见吧。

本文由科研大匠综合自华科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华科官微等,仅用于学术分享

弗雷赛斯

-浙江大学硕博创建于2015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