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正式成立交叉科学部

重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正式成立交叉科学部
2020年11月30日 09:58 弗雷赛斯-freescience
“这标志着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又迈出新的一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学高端学术论坛上表示。 
当天,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学部正式成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机构设置”一栏近日更新显示,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8个传统学部之外,已新设立了交叉科学部。

截至10月30日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交叉科学部一栏尚未公布详细信息。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10月20日发布的职务任免通知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9月8日党组会议研究决定:陈拥军同志任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免去其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副部级事业单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科学技术部负责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法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对独立运行,负责资助计划、项目设置和评审、立项、监督等组织实施工作。

今年10月21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曾强调,科技部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

在此之前,交叉学科已于今年8月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此之前,我国共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门类。

报道称,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具有双重原因:一是基于知识生产的需要。交叉学科相对于过往边界划分明确的单一学科而言,因可以提供更多元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更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尖端、前沿的研究越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而基于交叉学科的思维和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二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里,设立和调整学科,归根结底还在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需要高校及时作出反应。因此,国家新设交叉学科门类也是从政策的角度来引导高校调整学科布局,进而通过学科育人,培养出社会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核心是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李静海分析,学科交叉融合大势所趋,全球广泛关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3月,中央编办批准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交叉科学部。

“经过调研,我们总结出,交叉研究的困局主要有: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 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陈拥军说,调研得出的启示则包括:问题是交叉研究的目标和驱动、人才是交叉研究的主体和关键,管理是交叉研究的牵引和护航,政策是交叉研究的遵循和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的科技突破点,新的研究范式;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基础,孕育独具特色的交叉科学文化,打造引领科学基金发展的‘中国模式’。”陈拥军说。

交叉科学部将创新立项、评价与资助方式,打造我国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例如,部分类别项目执行“预申请制”,以确保申请质量,部分类别项目引入“学部人员—专家”共同指派的评审机制,等等。“交叉科学部决不能照搬其他科学部的模式,必须进行资助管理创新。”李静海强调。

学科交叉不能拔苗助长

交叉科学部的成立只是开始。正如李静海所说,既要对它充满期待,更要给予包容和支持。

陈拥军说,交叉科学部的成立,满足了在传统学部难以找到归属感的交叉学者们的迫切需求,让在传统学部难以立项的极具交叉特征的项目有了立项的可能性,为传统学部难以促成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强调,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拔苗助长,要防止一哄而上。

“学科交叉的关键在于提出好的研究问题,要实行目标导向。”韩启德说,学部初期要下力气去主动发现并组织好的项目,但更重要的是创造有效的交流平台,发挥纽带作用。

韩启德还建议,要完善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评审专家选择、意见申诉、评委培训等制度。

作为科研人员代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认为,学科交叉研究更加需要思想和精神,更加需要相互信任的学术环境,更加需要放弃“三认三不认”的习惯做法。

“学科交叉并非简单地让几个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做研究。赵宇亮说,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思想,“在发达国家,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创新文化这些概念已经融入科学家的行为中,而在我国,还需要启蒙,不仅是对研究者,对政策制定者同样如此。”

赵宇亮还分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规章制度建立在层层设防的前提下,“‘俄罗斯套娃’式的政策把科技创新主体给‘套’死了。”他直言,促进学科交叉研究,需要充满信任和宽容的环境。

此外,赵宇亮说,我国学术评价长期遵从的“认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单位、非通讯作者”的“三认三不认识”极大阻碍了学科交叉。

“应采用国际通用做法,凡是做出贡献者应一视同仁。”赵宇亮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PaperRS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