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提名院士,直博生人手一篇CNS,胡海岚履新浙江大学脑科学学院院长

三次提名院士,直博生人手一篇CNS,胡海岚履新浙江大学脑科学学院院长
2022年01月13日 21:26 弗雷赛斯-freescience

1月3日下午,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脑科学与脑医学系召开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宣布会。聘任胡海岚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系主任,全面主持工作

胡海岚:女,1973年生,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浙大医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199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取得该专业学士学位,之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之后在冷泉港实验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09年择优入选中国“百人计划”, 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作为研究骨干参与973“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与中科院先导“脑功能连接图谱”等多项重大计划。自2015年5月起任职浙大。

所获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

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得主

获邀在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加拿大盖尔德纳奖颁奖现场作报告

入选科技部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医学大奖 IBRO-Kemali国际奖获得者“亚洲第一人”

三度被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杰出女科学家奖

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24届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名单。五位获奖者中有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她就是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执行主任胡海岚。胡海岚教授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奖,她的工作促成了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已遴选出122名获奖者,还在超过115个国家资助和表彰了3800余名富有潜力的青年女科学家,奖金为每人10万欧元。

201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发布一条官微: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胡海岚教授,获得国际大奖,《人民日报》评价胡海岚是“亚洲第一人!实力与颜值双爆表。”迅速成为网络热点,直接上了微博热搜。

今年8月1日,现年47岁的胡海岚,度入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胡海岚就已两度入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8月1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出炉,胡海岚教授入围

荣耀与各类大奖不断背后,其实,在此之前,胡海岚教授已经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这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成果这个美丽的“小姐姐”究竟有多牛?

“名气并不重要,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你是第一个发现了自然未知中某个环节的人。

“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景色,不忘初心。

——胡海岚

胡海岚实验室主攻“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在情绪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情绪效价的神经编码、抑郁症发生的核心分子机制,以及社会等级的神经环路基础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

情绪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Cell,2007)

情绪效价的神经编码(Nature Neuroscience,2014)

抑郁症发生的核心分子机制(Science,2013,Nature 2018*2)

社会等级的神经环路基础(Science,2011,Science 2017,Neuron 2021)

01

背靠背发两篇Nature

突破世界性难题,为抑郁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这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成果。2011、2013年,胡海岚团队先后两次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分别揭示社会等级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和抑郁症的分子机制。2014年,胡海岚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情绪效价编码的工作。2015年,胡海岚受国际权威综述期刊Trends in Neuroscience和Annual Review in Neuroscience邀请撰写综述。

2015年,胡海岚教授应邀《细胞》杂志子刊《神经科学动态》杂志写综述,当时的封面就是胡海岚实验室的主角——小鼠。

2017年7月,胡海岚课题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长文《胜负经历重塑丘脑到前额叶皮层环路以调节社会竞争优势》(History of winning remodels thalamo-PFC circuit to reinforce social dominance)。这一成果,胡海岚团队发现“强者愈强”的现象与大脑活动密切相关,“强者愈强”可以被人为控制。

2019年2月15日,胡海岚教授团队又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Using the tube test tomeasure social hierarchy in mice”的研究论文,通过管实验对小鼠的行为测量揭示了社会支配关系。

2021年11月18日,胡海岚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on在线发表题为“Dynamics of a disinhibitory prefrontal microcircuit in controlling social competition”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开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mPFC)不同抑制性神经元和作为皮层信号主要输出的锥体神经元(pyramidal neuron, PYR)之间的连接与调控关系,及其在小鼠社会竞争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该研究聚焦于占小鼠皮层抑制性神经元约80%的三大主要抑制性神经元,小清蛋白(parvalbumin, PV)阳性、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VIP)阳性及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 SOM)阳性神经元,发现由VIP-PV-PYR 组成的微环路通过抑制与去抑制的功能性连接,在社交情境下精细地协作调控dmPFC锥体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影响小鼠在面对社会竞争时的行为表现

2018年2月15日,胡海岚教授研究组在Nature发表了2篇背靠背地研究论文,在业内引发轰动。题目分别为“Astroglial Kir4.1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及“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从左至右为:桑康宁博士、杨艳博士、胡海岚教授、董一言、崔一卉博士和倪哲一,其中杨艳、崔一卉、桑康宁和董一言为第一篇Nature的共同一作,崔一卉为第二篇Nature的一作

抑郁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达11%,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额每年以百亿美金计,但即使如此,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均缓慢。该团队从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着手,揭示了新的抗抑郁机制, 在Ketamine blocks bursting in the lateral habenula to rapidly relieve depression一文中,首次揭示外侧缰核的一种特殊放电方式——簇状放电是抑郁症发生的充分条件,而氯胺酮的起效原因正是有效阻止了这一脑区的簇状放电,且发现了T-VSCC是一个新的抗抑郁靶点

同期发表在Nature的另一篇论文Astroglial Kir4.1 in lateral habenula drives neuronal bursts in depression,胡海岚团队又揭示了另一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存在于胶质细胞中的的钾离子通道Kir4.1,对引发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至关重要

02

科研有很多意外和惊喜

一个不符预期的现象可能就孕育一个重大发现

胡海岚实验室团队成员

在聊到是如何发两篇背靠背的Nature时,胡海岚教授这样说: “其实最初是从蛋白质组学里发现的kir4.1分子入手的,我们曾开玩笑地说过这个可以发一篇Nature Medicine。因为组学的数据我们曾经发过一篇science文章(BioArt注:胡海岚团队和当时在美国Scripps 研究所John Yates实验室的廖鲁健、黄超兰博士合作,通过高通量的蛋白质谱筛选到一系列在抑郁动物中表达变化的缰核分子,其中一个蛋白激酶βCaMKII的相关成果于2013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这篇文章)在新意上可能有一些削弱 。但是没有想到,做着做着就做成了两篇Nature,象刚才大家在报告中听见的,在课题推进的过程中又冒出来很多意外但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所以,做科研过程中确实会有很多这样的意外或者惊喜,一个不符合预期的现象当中可能孕育着一个重大的发现。”

胡海岚实验室主页:http://www.hailanhu-lab.net/

03

课题组直博生人手一篇CNS

2018年6月,胡海岚教授曾受邀参加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BS)团学联主办的“研途”大师讲坛,接受学生采访时讨论到“您的每一位直博毕业生都有一篇CNS?”

胡海岚回应:“到目前为止毕业的直博生有五位。她/他们确实都发了一篇一作,或者共同一作的Science。另外还有两位,一个是硕士做了我两年的实验室管家然后考博,还有一个是在四年级的时候转组过来,他们两位合作发了一篇Nature Neuroscience。”

复旦讲座现场

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时,胡海岚谈到她的一个心得,那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她举例做Nature Neuroscience一作的学生,之前有非常强的解剖学背景,很多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都特别厉害,转组过来后说希望两年就拿到博士学位,但是第一年又花了很多时间做之前的课题,一年之后他担心拿不到阳性结果达不到目标,于是“胡海岚小姐姐”就帮他想了一个课题,在全脑的尺度观察正面和负面情绪所激活的神经环路。这样一个基于解剖学的课题肯定会得到一定结果,又能充分利用他的技术优势。事实上又多花了一年半左右他就把这个工作做完了。

所以从学生来说,要想办法发挥自己的优点。

胡海岚课题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交流的机会。除了组会(大概会开大半天,包括Journal Club),吃饭的时候也会交流最近得到了什么结果,计划什么是有意思的方向。胡海岚认为及时的交流对仍然在成长的、尤其是基础弱一些的学生(国内学生和国外训练有素的博后相比,基础还是要弱)特别重要,因为在科研的过程中很多环节上,如果能及时得到老师或者同学们的指导和反馈和指导,会节省很多不必要走的弯路。会议中和同行的交流也至关重要。实验室氯胺酮的课题至少两次受到了会议上听到报告的启发,这两个报告和研究并不直接相关,但正好在关键节点上让我们豁然开朗。

04

天才比多数人更努力

关于时间和天赋,胡海岚在复旦大学的分享会上这样说:

问:您实验室的组会是每周一次吗?您实验室训练的强度是什么样的?

答:如果我不出差的话,是每周一次。前年我去访问过一个韩国的研究所之后受到了一些刺激,那边的学生非常努力,所以回来后我对学生们也提了一个每周50小时的期望 ,因为搬家后有段时间实验室比较松懈。(BioArt注:施一公教授在科学网博客中写的《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一)时间的付出》一文中曾引述蒲慕明先生曾经一封非常著名的email中的一句话“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并表示“这封email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我觉得基本的时间付出是需要的,但同时你也要注重效率。

问:您回国之后在短时间内就做出了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是您和团队一起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努力,另一方面可能个人天赋或者说科研嗅觉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问您觉得从事科研过程中天赋和努力的占比是怎么样的?或者说努力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答:具体的比例不好说,但在所谓的天赋里面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个如果天生欠缺的话可能不容易弥补;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对科研重要问题的品味和把握,我认为是可以在Ph.D和post-doc训练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向同行大家的学习来获得的。天赋中等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科学家我看见过很多,但不努力的天才非常少见。所以,努力是必须条件,而天赋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综合自联合国官微、胡海岚实验室,复旦大学、列文虎克网、翰林咖、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人民日报、brainnews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