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科学假说”的3种叙事方式

国自然“科学假说”的3种叙事方式
2022年04月04日 21:06 弗雷赛斯-freescience

科学假说是国自然标书的灵魂。

分子机制又是科学假说的关键。

我们假设分子机制是:A→B→C

那么分子机制的“故事”该如何娓娓道来呢?这里推荐三种写法,分别是:正序、倒序和两头堵!究竟哪种写法更好呢?

(一)正序:A→B→C

就像一部电影一样,不用反转,就是一部纪录片的手法,从大数据分析提炼出A的差异表达和功能作用,然后沉默A或者过表达A之后,发现了B分子,B分子是C通路或者表型的明星分子,这种叙事方式最波澜不惊。

如果我们以这篇文章的思路为例,这种叙事方式类似于下面这种逻辑:

已知的基础知识:

①铁死亡可抑制肝纤维化,抑制铁死亡,发生肝纤维化;

SLC7A11是铁死亡的抑制因子;

HIF-1α是转录激活因子。

A(HIF-1α)→B(SLC7A11)→C(铁死亡)

故事如下:

(1) 索拉非尼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激活而改善肝纤维化;

(2) 在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过程中,HIF-1α表达降低;

(3) HIF-1α通过激活SLC7A11的转录,SLC7A11是铁死亡的抑制因子;

(4) 索拉非尼通过抑制HIF-1α触发HSC铁死亡;

(5) 阻断HSC铁死亡可消除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作用。

(二)倒序:C→B→A

(1) 索拉非尼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发生了铁死亡;

(2) 索拉非尼通过体外触发铁死亡抑制HSC激活;

(3) 阻断HSC铁死亡可消除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作用;

(4) 在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过程中,SLC7A11表达降低;

(5) 索拉非尼通过抑制SLC7A11触发HSC铁死亡;

(6) HIF-1α通过激活SLC7A11的转录抑制HSC铁死亡;

(7) 索拉非尼抑制HIF-1α的表达水平促进HSC铁死亡;

(三)两头堵:A→?→C,原来中间分子是B(SLC7A11)!

这种叙事方式的逻辑的硬伤最少,最符合逻辑推理的习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

(1) 索拉非尼抑制HSC激活而改善肝纤维化;

(2) 索拉非尼处理肝纤维化的小鼠后肝发生了铁死亡;

(3) 阻断HSC铁死亡可消除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作用;

(4) 在索拉非尼诱导的抗纤维化过程中,HIF-1α表达降低;

(5) 索拉非尼通过抑制HIF-1α触发HSC铁死亡;

(6) HIF-1α通过激活SLC7A11的转录抑制HSC铁死亡;

青椒哥觉得,国自然标书,采取“两头堵”的形式会更合理一些,也更符合实验的正常逻辑顺序,你觉得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