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过去不久的3.8妇女节,小米恐怕让6亿女性失望了。
事关小米生态链总经理陈波的一条微博,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图源:微博
显然,小米高管把社交平台当意见收集箱,想要听取女性用户的声音,融入到市场研发调研之中,在妇女节当天也展现小米对女性的品牌关怀。
原本很暖心的场景,因为括号内的文字,让女性心凉了半截——
卫生巾真的做不了。
咱就是说,短短八个字,杀伤力无限大。这一次不再含蓄委婉,而是正面表态了。
众所周知,推出小米卫生巾就是广大女性用户最强烈的心声。
去年,一场 #卫生巾量尺寸大赛# 炸出行业潜规则,不少家喻户晓的大牌产品实测缩水17%。
不仅长度缺斤短两,还有品牌客服硬怼消费者“嫌短别买”,甚至打出了“比男友还会吸”的低俗宣传口号等等,一系列荒诞操作让女性傻了眼。
图源:ABC美妆旗舰店
大家千算万算没有想到,竟然会被卫生巾狠狠背刺。
不过还好有我们的雷总,在卫生巾翻车的一片骂声中,广大女性不仅涌入了雷军直播间,还在相关话题下留言,希望小米也生产卫生巾。
并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尊重女性,棉花干净,长度足够”。
大家相信照着这三个诉求落实到位,小米卫生巾就能打败市面上99%的竞争对手,开拓又一强劲商业版图。
大家不光在口头上给雷总“画饼”,还发挥想象力,各司其职,主打一个营造“真实感”氛围。
有的给产品命名,雷巾、红米、小米SU吸、小米舒七、聚能七等等,各种谐音梗信手拈来。
有的设计广告海报,只见雷军优雅地躺在小米卫生巾上面,配上不踩“雷”,真抑“菌”的广告标语,你还别说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
图源:抖音网友
有的着手产品包装,极简风、高级风、少女风,满足各个年龄段女性的审美。
图源:微博@美富白宝宝52&@只加盐&@禾鸣湖
有的忙着打通生态链,建议把黑科技安排上,小爱语音提醒更换、APP监测吸收量、用完变红米自动回收,要让智能科技改善经期生活。
还有的甚至释出了概念广告片,博主@依云比比把小米卫生巾的广告都拍出来了。
短片包含了品牌经典符号配色,紧抓用户痛点,全方位科技感展示等等,水平之专业,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图源:抖音@依云比比
在大家的努力下,万事俱备就差小米卫生巾产品上线了。
而面对网友的热情,小米高管也给出了回应,不过确是“婉拒了哈”。
图源:抖音
虽然被泼了冷水,但网友们并没有放弃,搬出了“当初回应造车时也是这么说的”的真香语录,还有抓住“短期”的关键词, 还是坚信小米会认真考虑卫生巾。
现如今,小米高管正面回应“卫生巾真的不做”,无疑是彻底击碎了最后的幻想。
“小米卫生巾”,似乎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了。
2
论卫生巾的市场潜力,远比大家想象的要高。
作为女性经期必需品,卫生巾在我国的市场渗透率已基本达到100%,也即将成长为一个千亿级市场。
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卫生巾市场规模已达到991亿元,预计2028年将超1200亿元。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十分稳定且仍有增长的市场。
那么,为什么小米宁愿错失1200亿大生意,也不做卫生巾?
事实上,背后也有着小米严谨理性的一番商业考量。
第一个,行业资质与监管要求。
卫生巾属于医疗器械类目,生产资质需单独申请,且对材料安全、卫生标准有严格监管要求。
比如,中国《妇女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真菌不得检出,生产环境需达到10万级洁净车间标准。
小米若跨界入场,需重建从原材料溯源到灭菌工艺的完整体系,目前小米尚未布局日用品相关领域,缺乏相应资质与经验。
第二个,技术与渠道供应链的差异。
以上第一点,可能有人会觉得自研不行那就换贴牌。
但现实是,卫生巾的核心材料木浆、高分子吸水树脂的技术专利已经被金佰利、花王等巨头垄断,国内企业多数集中在代工环节。
而小米生态链技术积累集中于家电及科技产品,引以为傲的选取成熟品类进行设计优化的"爆品改造"模式,到了卫生巾这个全新领域,就失去了原本优势,被低毛利劝退。
图源:财经三分钟
况且,卫生巾行业线下渠道占主导,与小米擅长的互联网销售模式不匹配。
第三个,卫生巾产品的“特殊性”。
卫生巾集体“塌房”,行业舆论风波不断,口碑大不如前。
网友对小米卫生巾寄托厚望,势必会提出高于市场产品的要求,一旦没能达到用户预期,很容易引发品牌危机,由单品类波及到整个品牌形象,得不偿失。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小米不选卫生巾,而是把重心放在家电和科技产品上了。
在评论区,网友纷纷提出建议,“化妆镜和母婴用品”“洗脸仪、护眼仪都可以”。
显然这些更贴合小米品牌拓展的逻辑,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品牌优势,做到网友对其“用户至上”形象和创新能力的认可。
卫生巾市场很大,但不适合小米。
3
俗话说,听劝的品牌最好命。
大众对小米卫生巾呼声热烈,也和小米的“听劝营销”有关,就连雷军自己都说,自己成了许愿池,对自己定位认知清晰。
图源:雷军直播间截图
还记得那个全网疯传的灵魂手绘吗?网友疯狂@雷军说想要个能分开洗袜子、内衣裤和衣服的神器。
结果小米实验室直接上演现实版"俄罗斯方块"。
图源:小米官网
虽然最终因为空间不够用没能实现三区隔离,但雷军在直播中无奈摊手“真的塞不下了”的样子,像极了我们面对甲方爸爸提需求的表情包。
大家吐槽传统出风口直吹太难受,小米直接把风口朝上设计,从此实现“吹风不见风”的温柔攻势。
这波操作看似简单,却是把用户体验拿捏到毫米级的细节控。
图源:小米官方
要说执行力,还得看SU7上市时的名场面。
有网友在评论区开玩笑“雷总换漂移头像就买车”,结果24小时后雷军的社交账号真的变身秋名山画风,直接把网络热梗变成了现象级传播事件。
以及小米汽车工厂正式揭幕的时候,网友集体把注意力歪到雷军的工装外套上,小米马上嗅到了周边商机,限量 800 件瞬间秒空。
图源:雷军微博
既能接住网友玩梗,又能精准判断市场价值,雷军仿佛成为了24小时在线的“需求雷达”。
用户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提建议,是因为大家发现自己的声音真的能被听见。
就算没被采纳,也能感受到被重视的诚意。
这种双向奔赴的互动模式,才是小米能持续破圈的核心密码。
当然,小米的听劝也不是盲目接受所有建议,而是在充分考虑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网友的意见进行筛选和整合。
像这次网友“许愿”小米卫生巾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