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对于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打击能力远超导弹,中国最新问世的鱼-10鱼雷,不仅是全球首款隐身鱼雷,威力更是可以轻松击沉万吨巨舰。
自从鱼雷在战场上大放光彩后,全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始进行研发。而鱼雷从一开始不稳定的随时炸弹到现在纵横水下的利器,背后是一代代人的努力。
世界鱼雷发展史
从1887年沙俄发射的第一枚击沉土耳其战舰的鱼雷开始,鱼雷在海战中的重要性便在不断提升。诚然众国都意识到了鱼雷的意义,但目前能够造出鱼雷的只有9个国家。

鱼雷,它是一种水下武器,接触时就会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它的前身只是19世纪的一种名为撑杆雷的武器。
早期的鱼雷没有制导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在水兵确认了方向后,它才会沿着一条直线一路前行。
一战后,声呐技术得到了发展。利用水下声呐反射来的信息,鱼雷可以进行调整,大大加强了它的精准度。
只可惜这个精准度不止对外,有许多内部的战舰,也因为乌龙的鱼雷而报废。除此之外,它在水下不仅要携带氧气瓶,而且攻击距离极短。在当时,一度有戏言称其为水下铁棍。
1880年德国施沃尔茨·考普夫公司也开始生产鱼雷,同之前的白头鱼雷一样。这款鱼雷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航速可达22节。

它采用了公司的译文作为名字,也就是黑头鱼雷。在当时那个年代,德国在这方面确实首屈一指。
故而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便将德国的技术人员全部打包回国,研发出了第一代MK37-1电动线导鱼雷。这款鱼雷可以说是里程碑一般的存在,之后的所有鱼雷身上都有它的影子。
中国鱼雷发展史
中国鱼雷能够发展,少不了苏联这个老大哥的帮助。我国鱼雷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对世界先进的鱼雷引进分析,最后一个阶段才开始自主研发。
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我国从苏联手中购买了一批鱼雷,其中就包括苏制53鱼雷,这些装备组成了我国第一支鱼雷快艇部队。
当时美国仍在不间断骚扰我国海域,然而我国全国上下所有艇舰加起来都没有美国的大。
故而如何打好不对称海战,就成了中国的首要考虑难题。中国将“两艇一雷”作为了我国的武器发展目标,其中一雷指的是鱼雷,两艇则是携带鱼雷的潜艇和快艇。

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还是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中苏两国交恶,鱼雷的进口也被迫终止。
1965年,我国在苏制53鱼雷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了鱼-1。
这款鱼雷口径533毫米,有效射程仅有9公里。它采用高压瓦斯气体作为燃料,这种材料虽然安全,但仍有随时熄火的风险。尽管鱼-1有诸多劣势,但它仍是中国鱼雷从0到1的见证者。
在后续的日子里,中国还根据不同战场的需求,研发出了从鱼-1到鱼-10这一系列的鱼雷。这些鱼雷的原型有从外国购买的机器或者图纸,也有缴获而来的。
电池版本也在不断更换,从铅酸电池再到铝电池,稳定性,续航性也在不断增加。

这一系列的鱼雷成功向世界彰显出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实力,从根本上防止其他国家试图以此制裁中国的阴谋得逞。
鱼-10鱼雷
鱼-10鱼雷是在它的几位前辈之上发展而来的,作为中国典型的先进鱼雷,它现在已经装配在中国海军之中。在它的身上,中国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可谓如虎添翼。
鱼-10口径533毫米,重1.5吨,射程达60公里,可以实现超视距作战。它是典型的重型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声学相控阵”型智能化鱼雷。
在鱼雷接触到船只时,这个声呐系统,可以探测出船只最薄弱的地方。借此,鱼-10可以轻松将一艘舰艇炸成两半。

在信息社会,鱼-10也同样拥有信息交流的能力。它额外配置了一个远程光纤制导,这让它可以从空中的卫星,预警机等获取信息,及时自主或人为地调整方向。
在动力方面,鱼-10采用了先进的HAP三组元推进剂,这让它可以掌握无极变速能力。对于鱼-10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最主要的是,鱼-10的隐形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鱼-10在水下航行时产生的声音仅有5分贝,比美国的MK-48还要静音。
噪音每减少一分贝,鱼雷击中的几率就会增加25%。可想而知,鱼-10的击中率将会是一个如何恐怖的数字。
这一能力,让美媒甚至不惜夸大中国的实力,称其能直接炸毁一艘军舰,而老美的真正目的还是宣传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但这样却恰恰暴露出了他们内心对中国的恐惧。
我国对于鱼雷的研发不会停下,对于美国而言,就意味着他们从此之后,面对的将是海空双重的威胁。

我们研发像鱼雷这样的重武器,也只是为了更好保护自己的国土不受侵犯。
目前中国鱼雷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研人员将带来更多先进军工武器。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