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年代,荣获一等功究竟有多难?有活着的一等功吗?

在和平年代,荣获一等功究竟有多难?有活着的一等功吗?
2025年02月15日 10:12 科学探索之路_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一等功,拿命换;二等功,有伤残;三等功,流大汗。为何和平年代,荣获一等功这么难?

活着的一等功

部队里拿一等功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国家安定,国与国之间直接的对抗很少。但根据规定,一等功的评定标准是“功勋显著,有重大贡献和影响。”

以前在战争年代,子弹不长“眼睛”,有很多士兵因此牺牲,有一部分人可以被追授一等功。

实际当中,在和平年代,这样的机会很少,除非是军人执行极其危险的任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毕竟中国实力这么强劲,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脑子一热和中国开打。

杜富国大家都听说过吧,人们都称他为活着的一等功。因为有一次他在执行扫雷任务时,眼见着地雷马上要爆炸了,他为了保护战友,结果自己被炸成重伤。

之后杜富国永远的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最终被授予一等功。但是你如果去问杜富国后不后悔这样做,他绝对会说不后悔。

除此之外,还有王建东。王建东是因为发现飞机将要坠毁,将飞机引导至无人区,自己跳伞逃生,最终身受重伤。据统计,目前中国大概只有两百多人拥有一等功的荣誉称号。

总之,一等功的评选程序非常严格,名额也十分的有限,已经评选上的一定是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集体,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对于荣获一等功的本人和家属都十分有意义。

如果说能够活着评选一等功,那一定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送孩子去当兵的家长千叮咛万嘱托,希望孩子立功,但又不希望孩子因为牺牲立一等功的原因。

战争时期的一等功

不过,一等功并不好拿并不只是在和平年代不好拿,战争年代同样不好拿。

给大家举个例子。1985年,我们有一个名叫韦昌的战士在中越边境作战。

一次,越军对其进行偷袭,他的战友全部都牺牲了,而他被击中左眼、右胸被子弹穿透,全身上下共有22处负伤。

在当时的场景下,眼见着阵地即将失守,韦昌顾不得疼痛,只能先将脱落的左眼塞回眼眶,同时继续指挥着炮兵向敌人开炮。

就这样,韦昌在阵地上坚持了11个小时,直到大部队赶来......

被救下的韦昌在医院里昏迷了整整一周,幸运的是,他捡回了一条命,不幸的是,他彻底失去了左眼,右眼也近乎失明。韦昌全身上下的二十多处伤口,到现在还有弹片没有被取出。每次刮风下雨都疼的难以忍受。

假设一下,这样的一等功给你,你会要吗?你愿意为战友、为国家随时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吗?

敬畏军人

所以,无论是活着的一等功,还是追授的一等功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这些军人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和平年代里,抢险救灾有他们、维护社会稳定有他们,似乎我们看见了一身军装,心里就安稳了许多。

参军的人们远离自己的家乡,放弃了原本可以舒适的生活,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牺牲。

冲锋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国家对他们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也是应该的。

参考资料:红色文化网:《活着的一等功》

16条评论|4,866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当兵确实有优势,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当兵的可能得一等功,普通人顶多见义勇为
夏蝉匿黎明:都是拼出来的,这事儿眼红也没用
2月15日15:21举报18回复
Colorful_GOGO江苏盐城
拿三等功站着,拿二等功坐着,拿一等功躺着
2月15日15:00举报722回复
厉害,必须点赞
2月15日15:02举报501回复
最新评论
只有一个三等功真是遗憾
2月15日15:04举报13回复
文艺兵能拿好几个二等功,走正步也能立功,意外不意外,吃惊不吃惊
2月15日15:04举报158回复
厉害,必须点赞
2月15日15:02举报501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