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军营没有部队在里面,为什么不能拆?还能用来做什么?

废弃军营没有部队在里面,为什么不能拆?还能用来做什么?
2025年03月31日 16:51 科学探索之路_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废弃军营,这些曾经承载着国家防御使命的建筑群,如今在城市化浪潮中虽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却并不允许被拆除,那它们为何不能随意拆除?又该如何焕发新生呢?

废弃军营不能拆的深层原因

废弃军营首先是一段承载着战士们回忆的历史,记录着纷至沓来的整齐脚步与汗如雨下的岁月。有的甚至出自著名设计师之手,拆除它们,也十分可惜。新疆石河子市的军垦旧址就被改造成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们前往参观,看着这些未被拆除的旧营房,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洗礼。

而法律层面,废弃军营的产权归属国家,受《军事设施保护法》和《军队房地产管理条例》的严格约束。未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用途。

这背后其实是国防安全的考量,一旦军营被拆除,周边土地可能被商业开发,未来战时需要快速重建时,连原有地形地貌都难以复原。这些营区就像是国家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能重启。

另外环保因素也不容忽视,拆除建筑会产生300-500吨/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而保留军营仅需简单维护,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而有些废弃营区经过生态修复,变成了市民公园或生态保护区,既美化了城市,又保护了环境。

废弃军营的多元重生之路

所以废弃军营并非食之无味的鸡肋,而是充满潜力的资源宝库,新疆石河子军垦旧址的改造堪称典范,破旧营房被改造成沉浸式军营体验馆,复原开荒场景;训练场变身红色剧场,周末演出总是一票难求。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历史厚重感,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而在科技创新前沿,废弃军营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北京某旧营区改造星谷科创园,利用原有防空洞建设实验室,吸引30余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年产值突破15亿元。

此外,废弃军营更是在文化传承领域大放异彩,山东某海防营区改造成老兵记忆馆,通过老物件陈列、口述历史影像展,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国防精神。上海某旧营区则变身城市书房,保留瞭望塔等军事元素,成为网红阅读空间。

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不过,废弃军营的再利用也需要把握好度,某地曾计划拆除一座百年营房建商业综合体,但专家评估发现其墙体结构保存完好,最终改为工业记忆博物馆,这种保护完好的若是当作废弃建筑物拆除,实在是太过浪费。

而如今技术手段也在助力保护,比如南京某部队用BIM技术建立营区数字档案,即使建筑被改造,历史信息也能永久留存。深圳某旧营区改造时,采用生态混凝土修复污染土壤,既符合环保要求,又降低改造成本。

未来,废弃军营的命运或许会呈现更多可能性。随着国防教育的深化,更多营区可能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城市更新加速,一些营区或将成为融合军事主题的文旅综合体。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引用资料:

[1]废弃军营为什么不能拆?有什么用吗?变更军事用途又有何规定?.科技风向局 2025年01月06日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