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军贸市场有个大新闻——东南亚"万岛之国"印尼突然对中国战斗机来了兴趣。就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前脚刚走,印尼就放出风声要研究买中国的歼-10C,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精彩。
毕竟就在两个月前,印尼刚花81亿美元买了42架法国"阵风",结果转头就被自家邻居巴基斯坦用中国造的歼-10C揍下三架"阵风",这下彻底动摇了军购决心。

要说印尼这国家,地理位置实在特殊。全国一万七千多个岛屿就像撒在太平洋上的珍珠项链,守着马六甲海峡这个全球贸易咽喉,军事压力可想而知。这些年印尼军费年年涨,2025年国防预算都快到120亿美元了,但空军主力还是美俄老古董——33架二手F-16和16架苏-30,平均机龄都快20年了。眼看隔壁马来西亚买了F-35,菲律宾引进韩国KF-21,印尼坐不住了。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印度空军"阵风"被巴基斯坦的歼-10C揍趴下的视频在网上传疯了,巴铁宣称用霹雳-15导弹打了个12:0。这事儿可把印尼军方看傻了眼:原来2亿美元一架的欧洲顶尖战机,关键时刻还不如中国4000万造价的装备?

更扎心的是,印尼国内网友炸开了锅,社交媒体上全是"白花纳税人的钱买破铜烂铁"的骂声。
这时候中国果断出手了。咱们不是光卖飞机,直接端出"全家桶"套餐:歼-10C战斗机打包42架二手货,再配上054AY护卫舰、S-26AIP潜艇,连火箭炮和无人机都准备齐全。最狠的是价格,单架歼-10C只要6000万美元,比法国人便宜三分之二不说,还承诺帮着建维修中心、培训地勤。这买卖搁谁谁不心动?

不过印尼也不是冤大头。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现在空军用着美俄法四国装备,要是再加上中国,后勤压力能压垮人。光是导弹适配就得折腾好几年,更别说飞行员得重新学中国战机的操作系统。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陶凡托最近表态很微妙:"我们尊重多元选择,但预算就像紧箍咒。"这话里话外,既要给法国人台阶下,又给中国留着门缝。
有意思的是,印尼早就是中国武器的老主顾了。从反舰导弹到近防炮,海军装备库里有不少中国制造。去年雅加达海军基地还停着中国造的956EM驱逐舰,这次要是真能谈成战斗机订单,相当于给两国关系加了把安全锁。更绝的是,印尼前国防部长普拉博沃现在是总统,这位军人出身的大佬,对军事现代化那叫一个执着。

不过现实问题也不少。印尼空军现在缺的不是飞机数量,而是体系作战能力。买再多歼-10C,没有配套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照样打不出配合。就像买了智能手机却不会装APP,空有先进装备使不出全力。中国这时候抛出的"一揽子方案",正是看准了这个痛点。
国际军火市场历来是政治博弈场。法国总统前脚刚签完81亿美元大单,转头印尼就放风要买中国装备,这操作堪比商业谈判里的极限拉扯。有军事专家分析,印尼可能是在用中国订单倒逼法国降价,毕竟81亿美元买42架飞机,平均每架2亿美元的价格实在虚高。要是真能砍下15%折扣,加上中国装备的实惠,印尼说不定能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不过要说印尼真能下决心换掉"阵风",还为时尚早。毕竟法国人也不是吃素的,最近马克龙访问期间又送了艘潜艇订单。更现实的可能是,印尼会搞"双轨制"——用中国装备补充日常巡逻,保留"阵风"应付高端冲突。就像有人买了特斯拉跑滴滴,同时又留着保时捷周末兜风。
这场军购大戏看得人眼花缭乱,背后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在军备采购中的精打细算。中国武器能杀出重围,靠的不是低价倾销,而是实打实的战场检验和体系化解决方案。

就像网购选品要看买家秀,印尼这波操作给其他国家做了示范:与其迷信品牌溢价,不如选个靠谱后盾。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