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防务圈炸开了锅——2025年釜山防务展上,韩国现代重工甩出个"未来航母"概念模型,号称要搞无人机专用航母。
可这艘被戏称为"复刻版赤城号"的HCX-23 Plus刚亮相,就被军迷们扒得底裤都不剩。明明打着AI智能的旗号,骨子里却藏着二战时期的设计老古董,活像给智能手机装了个诺基亚按键。

要说这艘航母最魔幻的地方,当属它的"双层甲板"设计。上层甲板搞滑跃起飞,下层塞了个电磁弹射器,乍看挺像给无人机开流水线。但稍微懂点军事史的都门儿清,这跟80年前日本"赤城号"的三层甲板是换汤不换药。
当年日本人把战斗机和小艇塞进三层甲板,结果实战中下层甲板根本塞不下正常尺寸的飞机,最后只能拆了改直通甲板。如今韩国给无人机整这出,不知道的还以为AI能帮无人机自动折叠机翼省空间呢。

更让人挠头的是舰岛消失术。现代航母那可是海上的指挥中枢,美军福特级航母就算全自动化,也得留着舰岛当"大脑"。韩国倒好,直接把雷达、指挥室全塞进舰体里,活像给航母做了个全身CT扫描。要我说这设计纯属"为了隐身而隐身",真要打仗的时候,操作员怕不是得钻进舱底才能看见甲板全貌。
说到雷达布局更是个"薛定谔的安全"。甲板底下塞满相控阵雷达,舰尾还掏了个凹槽放垂直起降无人机。这设计要是真造出来,无人机降落偏个半米就能把雷达撞成筛子。到时候别说打仗了,怕是连无人机带雷达一块儿沉海底,直接给大海表演个"电子烟花秀"。

别看韩国现在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藏着不少小心思。自家CVX航母项目卡了五六年,预算砍了又砍,军方还互相扯皮。这时候搬出"无人航母"概念,既符合军工复合体的捞钱套路,又能蹭上AI热点收割眼球。就像给过气网红整容,换个马甲继续圈钱。
不过要说韩国完全没进步也不对。他们倒是把电磁弹射、AI调度这些新鲜玩意儿往航母上招呼。但问题在于,1.5万吨的排水量想装电磁弹射器,就好比让自行车驮火箭发动机——动力根本跟不上。更别说还要塞坞舱、弹药库、指挥中心,这航母怕不是要上演"俄罗斯方块",把各种系统硬塞进有限空间。

对比咱们福建舰的发展路径就很有意思。人家稳扎稳打搞电磁弹射、无人机协同,连斜角甲板都调试了十几年。再看看韩国这艘"概念航母",设计图纸刚亮相,军迷们已经开始研究怎么用乐高拼模型了。要我说搞军事创新不能光追求眼球效应,得像种庄稼似的,先打好地基再盖楼。
纵观这次防务展,韩国HCX-23 Plus与其说是未来战舰,不如说是军工资本的"行为艺术"。它提醒我们:军事科技发展不能靠PPT造航母,更不能把历史教训当耳旁风。真正的战斗力,永远建立在扎实的工程验证和实战需求之上。

下次再看到什么"颠覆性设计",咱们不妨多问一句:这玩意儿真能经得起风吹浪打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